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3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譙樓 原在縣治,知縣徐綱建,張子翼重修,向移於南門樓上。

「修竹亭 」 在城東七里,出東山巖之右,僧五空剏建。「溫泉亭 」 在城南二里溫泉上,今廢。

摩雲閣 在修竹亭之上,邑人龐右魯修之。《興業縣》。

舊鬱林州治 在縣治西,宋置。

古《潭粟》縣 在縣東。

古蔚平縣 在縣北

廢石南縣 在縣南。陳置石南郡。隋改為縣,屬潁州。唐廢入興業。

廢鬱平縣 ,在縣北三十里。隋置,屬鬱林郡。宋與德興縣俱併入興業縣。

蛟塘 :在城南五十里。

飛泉亭 在東山,今廢。

觀德亭 在舊學社圃內。知縣胡綱建,今廢。讀書樓 在舊學。明天順間改名「奎文閣」 ,今圮。玉井 在縣北十里塘山村前。水涓涓清冽。昔晉葛洪為勾漏令,好神僊之術,望其氣,知井有丹砂,採入勾漏洞修煉,後解組隱羅浮山。

陵墓附

本府。蒼梧縣附郭。

漢太守士燮墓 ,在府城西北四里。

唐吳武陵墓 在府城桂芳橋上。石刻「咸通」 二字。

南京工部尚書吳廷舉墓 在府城東二十里界首山麓。諭祭葬。有湛若水所撰《神道碑》。藤縣

秦丞相甘羅墓 在甘村。按:羅為茂之孫,年十二,相文信侯,說張唐者也。《史》稱「下蔡人。」 但藤在七國,邈然處於南服外,安得有羅墓乎?或亦沿襲之誣也。然世既傳之,亦姑志之,以備參考。唐刺史李堯臣墓 在縣南葛坡嶺。

宋祭酒李用謙墓 在縣東「古粒鋪。」

宋學士李奉政墓 在縣東白石江西岸。秦氏雙女墓 在縣東山李衛公祠後。相傳秦觀僑居於藤,沒葬於此。今土阜崇嶐不毀,人以為「節烈之一驗」 云。

元吏部尚書普顏帖木兒墓 在縣谷山之右「登兢」 村。

節婦龍氏墓 在縣西南蓮洞村。

尚書吳鏞墓 在登兢原。按鏞募兵為恢復計,莫有應者。追兵甚急,度勢不可為,抽矢射之,連斃十餘人,心力俱竭,因登陸自刎,時夏六月二十有七日也。天氣炎蒸,土人殮之。殮時猶有氣,遂葬於登兢之原。

余全墓 在縣南鴨兒灘。

大理正卿王聚墓 在縣西二十里例山村。萬祥墓 、喻漢墓 並葬縣南山之陰。二墓相距三十餘武。

岑溪縣

古王墳 在永安鄉。「古猺王地。」

漢孝子丁蘭墓 在縣東鳳山。按蘭漢歸義鄉人,少喪母,不及養,乃刻木肖母,事之如生。後以孝廉辟為河內令,官至太平府知府,立祠「和尚港」 ,一丁蘭也。在淮陰則曰陳州人,在光州則曰「丁母墓」 ,在固始,今又在岑中,世遠無可考核,然一人而三地爭有之,或亦高其孝行也歟!鬱林州。

左參政陶成墓 在州城西二十里三山下。諭祭。

博白縣

唐總管龐孝泰墓 在縣飛雲山。

宋寺丞徐噩墓 在凝霧山。

「檢校散騎堂侍兼御史大夫李時亮」 墓 在縣鳳凰山南。

陸川縣

羅侯墓 ,在《六冷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