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景東府學校考        通志

景東府儒學 在城外。舊為衛學,明正統七年建。萬曆十五年,通判尹學孔遷於府南三里錦屏山下。二十四年,巡撫都御史陳用賓奏改為府學。明末猓寇焚燬。

皇清順治十七年,同知薛藎暨紳士買「徐指揮舊宅。」

權為廟學。康熙六年教授倪垣修葺。二十一年署掌印同知事楚雄府通判汪遴卿再遷於「開甲書院」 即錦屏山下舊址。二十二年奉

旨郡邑重修。二十四年本府掌印同知趙清楨修。《大》

成門。二十七年,本府掌印同知湯傳楷撤徐氏舊宅,改建「明倫堂。」

新城書院 明萬曆間,通判尹學孔建,今廢。義學 一在本城,一在河東土府前,一在城外文德坊,一在蠻井村,一在者干鄉。康熙二十九年,掌印同知湯傳楷捐俸延師訓課。

景東府戶口考        通志

康熙三十年分,原額人丁一百六十丁,額徵丁銀六十八兩八錢。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景東衛分歸府徵收原額軍舍人丁并編審清出,除頂補老故外,共丁三百六十五丁。額徵丁銀一百七十五兩二錢。

景東府田賦考        通志

原額民田一百二十七頃三十一畝六分七釐七毫五絲一微五纖。查額內尚有荒蕪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秋糧本折米七百三十五石八斗三升四合七勺一撮九粒八顆二粟。

實徵《條編》銀五百五十七兩四錢五分五釐八毫六絲三微六纖二塵八漠。

附額徵

差發銀一百六十六兩六錢六分六釐,全徵。差發米二百六十二石九斗一升七合,全熟商稅、牛稅銀一百五十六兩,遇閏加銀十兩,全徵。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景東衛分歸本府,徵收原額屯官馬料田地共一百七十九頃四畝七釐四毫四絲。查額內尚有荒蕪田地,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秋糧本色米一千三百三十石一斗二升四合二勺。

實徵折色秋糧米穀,共二千五百四石一斗七升八合二勺四撮九圭,各折不等。該折色銀四百六十二兩二錢七分三毫四絲四忽二微九纖附額徵,除懸額無徵外。

原額草場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一十兩三錢。

原額學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七錢五分。以上額徵,共銀一千三百六十一兩四錢四分二釐二毫四忽六微五纖二塵八漠。又《人丁》項下額徵銀二百四十四兩。二項共銀一千六百五兩四錢四分二釐二毫四忽六微五纖二塵八漠。

一起運

「布政司」 項下起運銀五百七十七兩六錢五分一釐八毫六絲三微六纖二塵八漠。

《糧道》項下,銀四百六十二兩二錢七分三毫四絲四忽二微九纖。

一存留

《俸工》項下官役俸食,共銀五百一十七兩五錢二分。

「支給」 項下鞭祭等銀四十八兩。

一本色

額徵秋糧二千六十五石九斗五升八合九勺一撮九粒八顆二粟。

附額徵項下

額徵差發米二百六十二石九斗一升七合。以上米石、聽糧儲道支用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