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東至路南州界九十里

西至晉寧州界十里

南至寧州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宜良縣界七十里

按《縣志》,「東四十里至席家渡界。」

南十里至撫仙湖

西:十五里至「秧草灘界。」

北:七十里至「獅子箐界。」

西南三十里至陸衝江川界。

東南:四十里至海口界。

西北三十里至提古鋪,呈貢縣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江川縣

東至撫仙湖五里,又水路至晉寧州界五十里,西至新興州界四十里。

南至寧州界二十里

北至河陽縣界,二十五里。

新興州

東至江川縣界,二十里。

西至昆陽州界五十里

南至嶍峨縣界,五十里。

北至昆陽州界五十里

路南州

東至廣西府界,八十里。

西至宜良縣界四十里

南至寧州界九十里

北至宜良縣界二十五里。

形勝附

本府。河陽縣附郭。

《舊志》:三隅負山,一隅臨水。州邑四城,各守其境,以衛郡治。原非用武之地,足稱饒沃之區。金蓮、玉筍,突兀東西;撫仙、星雲,瀠泂內外。挾湖山之勝,名魚稻之鄉。

《縣志》:「金蓮、玉筍,突兀東西;撫海、明湖,瀠洄南北。山明水秀,頗擅靈異之奇;關險城完,允扼金湯之固。控滇池于上流,當臨元而接壤。」

江川縣

北枕關嶺,南繞星湖。海門橋通一線之路,為三郡要衝。

新興州

奇黎在西,《靈照》在東。為會城之南屏,實㽛町之北障。

《州志》:「東西環山,南北通谷,玉溪為帶,鐵爐為塞,良田鱗次,桑麻萬家。攬通海巖壑之奇,瞰昆池碧澄之秀,作會城之倉廩,實魯魁之鎖鑰,生聚日繁,人文蔚起,稱南中名郡」 云。

路南州

按《州志》:「四山環繞,二水瀠洄,前揖紫玉,後枕鹿阜,左繞盤江,右控獅嶺竹峰高直千尋,為澂陽之東鎮焉。」

澂江府星野考        通志

府總

滇屬井鬼之野,界梁州之域,從來占星野者恆因之。河陽古附益州,候在太白,此天官家言。然太白主益州之說,蓋通秦蜀而言,非專為滇指也。矧河陽處滇之一隅,地不周數十里,其上而應乎天象,于滇不過分井鬼之萬一,于河陽又不過分滇之萬一,而統屬乎井鬼也明矣。

澂江府山川考一       通志

本府。河陽縣附郭。

舞鳳山 在城北,自羅藏之中支逶迤而來,如鳳首覽輝。左右兩山,勢同展翼。明隆慶間,知府徐可久遷府治于其下,一郡鎮山也。

羅藏山 在城北十里。高五百餘丈。上有龍湫,時興雲霧。舊為梁王寨,亦名梁王山。按《縣志》:「在城西北五里。山脈自東北數百里迤遞而來,高千餘丈,其脊如疊石而成。橫貫子午,重巒複巘,群巖眾壑,起伏分布,綿亙二百餘里。」 東南之巔有龍湫,雲氣興輒雨。中峰之南,元時梁王嘗立砦于上,斷甓殘磚,猶有存者。躡其巔,層青接漢,疊翠排空。昆池、仙湖、星湖、明湖四水波光映帶,左右可眺數百里,山川尤屬大觀,謂羅藏朝雲,即此。按《明一統志》:在府治西北。《東漢志》:云裝山出銅,後訛曰藏。又《蠻語》虎棚為羅藏,謂造棚以射虎也。其上寬平,南有泉流為羅藏溪,南入撫仙湖。北有泉,流為錦溪,經陽宗縣西,西有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