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可渡。按《縣志》,「其河原無堤岸,夏秋霪雨,東西沖沒,田禾皆沙石堆積。」

環川河 在縣北。源發蒙化甸北,名曰「西河。」 沿巍、寶至太極山環流出,會定邊河。

白崖河 在縣東北十里。源發雲南縣梁王山,經白崖迷渡,至東湧三河,會環川水。

阿集左河 在縣南五十里。源發無量山,流經石洞寺,至雀田哨,入景東府大河。

瀾滄江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按《縣志》,發源於外域,入永昌、順寧、蒙化,經沙羅無量山,下景東、寶甸,入錦龍江。江內縣轄,江外即雲州界。其水深洶湧,兩岸壁立,奇觀也。

南安州

健林蒼山 在州東三里。昔黑爨祖瓦晟吳立柵其上,子孫漸盛,不隸他部。高氏封威楚,方隸焉。按《明一統志》,「健林蒼山在州東五里,山半有泉,相傳泉池有乖龍,可祈年豐。」 今訛為「阿姑娘山。」

烏龍山 在州東北五里。林深谷秀,下有龍泉。按《州志》,「有禱即應。」

鳳凰山 按《州志》:「在城南四里,形勢如鳳。」 按《明通志》:「有土主廟,居鳳翅上,神甚靈應。」

茶山 在城南五里許。按《州志》:「在城南七里,其上間產山茶,故名。」

表羅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產銀礦。按《州志》,「今山空硐廢。」

羊連山 在城西六十里。學宮對之為文筆峰。黑初山 ,山高千仞,五峰聳立,連亙百里。按《州志》:在𥔲嘉西一里,一名虛初。高千仞,五峰聳列,綿亙百里。

卜門山 形勢險峻,郡路經之。三十六折而上,按《州志》,在𥔲嘉東北三里。臥象山 ,在舊𥔲嘉縣,按《州志》:「形如象臥,故名。」 元設千戶所於上。

妥稍河 在州西四十里。流經楚雄東界,合沙甸河下流。

沙甸河 在州西南八十里。流經易門界,入元江。

黑石河 在州南二百餘里,流新平界,入元江。卜門河 在舊𥔲嘉縣東北三里,一名大場江。流新平界,入元江。

上江河 在舊𥔲嘉縣東五里,即府大江下流。白沙泉 在州東三里。按《明通志》:「本溫泉,可浴,土人殺犬厭之,遂為寒泉。」 按《州志》:「泉水湧溢,灌溉田畝。每歲春初祀之。」

石井 在州東北二里。隨取隨滿。

果羅泉 ,在舊𥔲嘉縣西四里,鎮南州。

鸚鵡山 在州西南一里。林木叢蔚,鸚鵡巢其上。

見性山 在城西北十五里。按《府志》:「群山環抱,二水交流。僧直往建寺於此。蒼松翠柏,鳥語花香。遊人至此,萬念俱空。」

十八盤山 :在城北十五里。山高路遶,盤迴十八折方至其巔。

金雞山 在城東五里,高出群峰,昔有金雞見其上。按《明通志》:每日將升山巔,如火輪。

石鼓山 在城東三十里。上有石,形如鼓。舊縣名本此。

五樓山 在石鼓之南。嵯峨峭拔,上多奇石。按《府志》:「凡有災祥,其響如雷。」

會逢山 在城東南十里。按《府志》,又名象山。峰巒聳秀,草木叢茂,上有石洞,深不可測。

石吠山 在城南三里。舊傳有石鳴如犬吠。按《明通志》:「上有一石如犬。相傳凶年將至,則石有聲,若犬吠然。」

五麼山 :在城南三里。

白龍河 在州南,即苴水,一名「虹江。」 源出苴力鋪,經州治,匯府治大河。

馬龍河 在州治西南一百八十里。源出蒙化,由定邊會府大江。

清水河 在州東十里,流入白龍河。

丹桂泉 在州東五里,路有黑泥橋。

汍泉 在州東五里觀音洞傍,頗甘。

龍潭 有四:一在州北十五里,水出山隈。一在州南三十五里力戈村。一在州西北二十里雙甸。一在阿雄鄉七村。按《府志》,相傳「有葉墜潭,鳥即㘅去黑井。」

金榜山 ,在黑井東。翠嶂如屏,傍有瀑布絕頂峰 。山峰峭峻,高入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