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成。民居相望,百堵俱作。蓋舉大功,動大眾,未有若此 其速者也。侯又以西浦龍泉,源流浩大,西民恆苦漂 蕩,東民不霑餘澤,乃導民開河,引泉至城西北隅,會 東北龍女泉,由東南入於海。自是西民無水患,東民 資灌溉之利,計用民三千人,甫三日畢工,惠利溥矣。 府居僻壤,商賈不通。侯於西城南門開小河,通海子, 商貨自臨安來者,舟行由江川海門橋直抵南門,由 是集商旅,聚貨財,民多稱便。侯視國如家,忠誠任事, 苟可利民,不遺餘力。民竭力從事,亦如子弟之於父 母。故凡有興作,咸不謀而自來也,豈待發徵期會哉? 雖然,侯為民厚矣,然非兩臺主議於上,則謀不成,謀 不成則事不就。乃今萬年之功,成於一舉,安宅之固, 人荷平安,長老子孫,不騫不崩,所以貽之者非淺鮮 矣。故曰:「必有非常之人,然後能建非常之功。」其中丞 公、侍御公之謂乎!《記》云:「有功德於民,加地進律。」又云: 「法施於民則祀之。」徐侯施於民者如此,雖百世祀可 也。

《遷澂江府治記》
童璽

元以郡為路,澂江滇以東一路也。我朝溷一天下,始 易為郡焉。而𥳑命指揮使胡思領篆,來視郡事於金 蓮山頂。前守王君彥修之、溫君廉復遷於山之前,嗣 是來守者舉不利。夫守弗利則易數,數則情向異,異 則政紛更,更則民無措手足,郡固宜遷而未得其地。 歲丙子,余以比部出守斯土,初謁郡將入境,于肩輿 中遠矚五里餘面,崇巒疊翠,綿亙而來,矗兀而起,或 偃仆而伏。中環如半月,外翼如蟬聯。因訪征夫,曰:「上 為暘溥山,下即普照寺。」予默然,是可以遷郡矣。既下 車,整理庶務之餘,偕同寅夏君必用登暘溥,迺瞻前 有點蒼,如賓主對居,南峙玉筍,北縈華藏,如拜如揖, 如迓如。退。與鄉官楊祐輩籌之曰:「善。」載謀諸父老,皆 愕然,間有一二,唯唯而退。詢其故,謂郡治屢遷,民心 怨違。余以易寺為郡,財用不慮,餱糧不需,徒庸不計, 而胡不可。眾又惑以寺有佛且古,不宜變置。予復慰 諭之曰:「天地生育萬物,祖宗創業垂統聖人,明道立 教,功莫大焉。而崇報之所,亦儉於壇廟也。佛即有功, 莫過於此三者。」矧其說邪僻,用之。修齊治平,無一可 者。地故,人其人,廬其居,火其書,排之當急不可緩,是奚 不可以易耶?以是駭者定,疑者釋,詢謀始僉同。乃易 佛像,乃徙僧徒,乃因仍其故址,乃修補其圮壞斯牧 有堂,帑有庫,寮寀有廨,吏胥有舍。復移金蓮寺為儀 門,為監房。堂之後,梯石數十層,易觀音閣為東山亭, 可「以望雲物也;堂之東鑿池引泉,為小西湖,可以滌 煩襟也。規模遠邃,制度弘壯,無財力之擾,樸斲之煩 也;無節梲之巧,丹雘之華也。」既遷之明年,歲豐時和, 民安物阜,或以為兆。遷郡之祥於不替,民亦私相較 議。「前之遷郡,取諸州邑,裹糗糧,負楨幹,肩摩相望。至 則丁丁焉,斧斤役役焉,版築勤勤焉,歲月噫,吾民鼓 舞倦矣。今工必償直,程不踰時,而成功反多,多益速, 郡之遷得其所哉!」既而以郡地蓋學宮,移郡堂為明 倫堂,復築城垣,砌石門,植樓櫓,疏河堤千餘丈,濬洪 濤而北注之海,取次而成。《子夏》曰:「信而後勞其民。」《柳 子》曰:「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斯可以興信。」今 眾務畢舉,民不告勞,予之德未及、信未孚,而人和,固 如是耶?是郡經營于丁丑秋八月,落成于戊寅春三 月。董其工,則經歷楊萬鎰、照磨陳軏、義官余成昇、李 文聰、白祐、李綱,亦皆有事於茲郡者。是宜具顛末,永 鐫諸石。

《科第題名碑記》
何俊

「賢才之生也固甚難,而得蒙甄錄也為尤難。何哉?蓋 天下內析為南北兩直隸,外釐為十三省。一省有數 郡邑,一郡邑有數鄉都,一鄉都有百餘家。其間俊秀 子弟見拔於有司,入學而為士者,多不踰數十人,少 者三五人。」夫賢才之生既甚難,而士之育養於學校 者又有定數。縣不下四十,州不下六十,府不下八十, 「教官日課而月試。憲臣比年一考較,朝廷三年一大 比,各學於百十人中簡其學行之優者十數人,貢於 藩司;藩司於千人中簡其學行尤優者數十人,貢於 春官;春官於數千人中簡其學行超群者數百人,貢 於大廷,大廷又品其才之高下,而後爵祿任用焉。」非 得蒙甄錄為尤難與?士夫之得蒙甄錄既尤難,可謂 貴且重矣。然不有以題其名,又何以垂于不朽,而激 勸將來哉!澂江滇南之名郡,「雖漢彝雜處,然山川毓 秀鍾為人物,英邁豪傑,忠厚淳篤,不亞中原。自國朝 洪武三十一年間設學校而歲貢聿興,永樂辛卯而 科目聯第」,殆今百有餘年,人益知重儒術,士益知慕 聖道,文風大振,絃頌聲續,由科而出者凡若干。顯庸 于時,揚歷中外,表表偉偉,皆為聞人。成化癸卯春,太 守夾江張君裕之以名進士由南都民部正郎出守 是郡。公務之暇,慨念題名碑缺,無以光前振後,乃與 同寅府判安岳于君瀛合謀鐫石,令教授秦和羅絢、 司訓湘陰劉貫,考其歷年之科貢,疏其姓名之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