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2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先主許之,遣大中大夫宗瑋報命。冬十二月,漢嘉太 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 攻臨邛縣,遣將軍陳曶討元。元軍敗,順流下江,為其 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 尚書令李嚴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 年六十三。

《諸葛亮集》載先主遺詔,敕後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閒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亮上言於後主曰:「伏惟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燾無 疆,昊天不弔,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 妾號咷,若喪考妣。乃顧遺詔,事惟太宗,動容損益,百 寮發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復如禮。其郡國太守、相、 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 不敢有違,臣請宣下奉行。」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 諡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葛洪《神仙傳》曰:「仙人李意其,蜀人也,傳世見之,云是漢文帝時人。先主欲伐吳,遣人迎意其。意其到,先主禮敬之,問以吉凶。意其不答,而求紙筆,畫作兵馬器仗數十紙已,便一一以手裂壞之。又畫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徑去。先主大不喜,而自出軍征吳,大敗還,忿恥發病死,眾人乃知其意。其畫作大人而埋之者」 ,即是言先主死意。

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 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 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 必不容已,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後主本紀

按《蜀志後主傳》:「後主諱禪,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 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立為王太子。及即尊號,冊曰: 『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禪。朕遭漢運 艱難,賊臣篡盜,社稷無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繼 大統。今以禪為皇太子,以承宗廟,祗肅社稷。使使持 節丞相亮授印綬,敬聽師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 可不勉與』』!」三年夏四月,先主殂於永安宮。五月,後主 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 是歲,魏黃初四年也。

《魏略》曰:「初,備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棄家屬,後奔荊州。禪時年數歲,竄匿隨人,西入漢中,為人所賣。及建安十六年,關中破亂,扶風人劉括避亂入漢中,買得禪,問知其良家子,遂養為子,與娶婦,生一子。初,禪與備相失時,識其父字元德,比舍人有姓簡者,及備得益州,而簡為將軍,備遣簡到漢中,舍都邸,禪乃」 詣簡,簡相檢訊,事皆符驗,簡喜,以語張魯,魯乃洗沐送詣益州,備乃立以為太子。初,備以諸葛亮為太子太傅,及禪立,以亮為丞相,委以諸事,謂亮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亮亦以禪未閑於政,遂總內外。臣松之案:《二主妃子傳》曰:「後主生於荊州」 ,《後主傳》云「初即帝位,年十七」 ,則建安十二年生也。十三年敗於長阪,備棄妻子走趙雲《傳》曰:「雲身抱弱子以免,即後主也。」 如此,備與禪未嘗相失也。又諸葛亮以禪立之,明年領益州牧。其年與主簿杜微書曰:「朝廷今年十八。與《禪傳》相應,理當非虛。」 而《魚豢》云:備敗於小沛,禪時年始生,及奔荊州,能識其父字元德,計當五六歲。備則敗於小沛,時建安五年「也。至禪初立,首尾二十四年,禪應過三十矣。以事相驗,理不得然。」 此則《魏略》之妄說,乃至二百餘言異也。又案諸書記及《諸葛亮集》,亮亦不為太子太傅。

建興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

《魏氏春秋》曰:初,益州從事常房行部,聞褒將有異志,收其主簿,案問殺之。褒怒,攻殺房,誣以謀反。諸葛亮誅房諸子,徙其四弟於越嶲,欲以安之,褒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