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4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府諮議,敕革講《三禮》。世祖性不好聲色,頗有高名, 與裴子野、劉顯、蕭子雲、張纘及當時才秀,為布衣之 交。著述辭章,多行於世。在尋陽,夢人曰:「天下將亂,王 必維之。」又背生黑子,巫媼見曰:「此大貴兆,當不可言。」 初,賀革西上,意甚不悅,過別御史中丞江革,以情告 之。革曰:「吾嘗夢主上遍見諸子,至湘東王,手脫帽授 之,此人後必當璧,卿其行乎!」革從之。及太清之難,乃 能克復,故遐邇樂推,遂膺寶命矣。所著《孝德傳》三十 卷,《忠臣傳》三十卷,《丹陽尹傳》十卷,注《漢書》一百一十 五卷,《周易講疏》十卷,《內典博要》一百卷,《連山》三十卷, 《洞林》三卷,《玉韜》十卷、《補闕子》十卷、《老子講疏》四卷、《全 德志》《懷舊志》《荊南志》《江州記》。《貢職圖》《古人同姓名錄》 一卷、《筮經》十二卷,《式贊》三卷、文集五十卷。

史臣曰:「梁季之禍,巨寇憑壘。世祖時位長連率,有全 楚之資。應身率群后,枕戈先路。虛張外援,事異勤王, 在於行師,曾非百舍。後方殲夷大憝,用寧宗社,握圖 南面,光啟中興,亦世祖雄才英略,紹茲寶運者也。而 稟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無術,履冰弗懼,故鳳闕伺 晨之功,火無內照之美。」以世祖之神睿特達,留情政 道,不怵邪說,徙蹕金陵,左鄰強寇,將何以作?是以天 未悔禍,蕩覆斯生,悲夫!

敬帝本紀

按《梁書敬帝本紀》,「敬皇帝諱方智,字慧相,小字法真, 世祖第九子也。太清三年,封興梁侯。承聖元年,封晉 安王,邑二千戶。二年,出為平南將軍、江州刺史。三年 十一月,江陵陷,太尉揚州刺史王僧辯、司空南徐州 刺史陳霸先定議,以帝為太宰,承制奉迎還京師。四 年二月癸丑,至自尋陽,入居朝堂。以太尉王僧辯為」 中書監、錄尚書、驃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加司空 陳霸先班劍三十人。以豫州刺史侯瑱為江州刺史、 儀同三司,湘州刺史蕭循為太尉、儀同三司,廣州刺 史蕭勃為司徒,鎮東將軍張彪為郢州刺史。三月,齊 遣其上黨王高渙送貞陽侯蕭淵明來主梁嗣。至東 關,遣吳興太守裴之橫與戰,敗績,之橫死。太尉王僧 辯率眾出屯姑孰。四月,司徒陸法和以郢州附於齊, 遣江州刺史侯瑱討之。七月辛丑,王僧辯納貞陽侯 蕭淵明,自采石濟江。甲辰,入於京師,以帝為皇太子。 九月甲辰,司空陳霸先舉義,襲殺王僧辯,黜蕭淵明。 丙午,帝即皇帝位。

紹泰元年冬十月己巳,詔曰:「王室不造,嬰罹禍釁,西 都失守,朝廷淪覆,先帝梓宮,播越非所。三基傾弛,率 土罔戴。朕以荒幼,仍屬艱難,泣血枕戈,志復讎逆。大 恥未雪,夙宵鯁憤。群公卿尹,勉以大義。越登寡闇,嗣 奉洪業,顧惟夙心,念不至此。庶仰憑元靈,傍資將相, 克清元惡,謝冤陵寢。今墜命載新,宗祊更祀,慶流億 兆,豈予一人。可改承聖四年為紹泰元年,大赦天下, 內外文武賜位一等。」以貞陽侯淵明為司徒,封建安 郡公,食邑三千戶。壬子,以司空陳霸先為尚書令、都 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揚、南徐二州刺史,司空如 故。震州刺史杜龕舉兵攻信武將軍陳蒨於長城,義 興太守韋載據郡以應之。癸丑,進太尉蕭循為太保, 新除司徒、建安公淵明為太傅,司徒蕭勃為太尉。以 鎮南將軍王琳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戊午,尊 所生夏貴妃為皇太后,立妃王氏為皇后。鎮東將軍、 揚州刺史張彪進號征東大將軍,鎮北將軍、譙秦二 州刺史徐嗣徽進號征北大將軍,征南將軍、南豫州 刺史任約進號「征南大將軍。」辛未,詔司空陳霸先東 討韋載。景子任約、徐嗣徽舉兵反,乘京師無備,竊據 石頭。丁丑,韋載降義興平。遣晉陵太守周文育率軍 援長城。十一月庚辰,齊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 劉仕榮、淮州刺史柳達摩率眾赴任約,入於石頭。庚 寅,司空陳霸先旋於京師。十二月庚戌,徐嗣徽、任約 又相率至采石迎齊援,景辰遣猛烈將軍侯《安都》水 軍於江寧邀之,賊眾大潰,嗣徽、約等奔於江西。庚申, 翟子崇等請降,並放還北。

太平元年春正月戊寅,大赦天下。其與任約、徐嗣徽 葉契同謀,一無所問。追贈簡文皇帝。諸子以故永安 侯確子後襲封邵陵王,奉攜王後。」癸未,鎮東將軍、震 州刺史杜龕降詔賜死。曲赦吳興郡。己亥,以太保、宜 豐侯蕭循襲封鄱陽王。東揚州刺史張彪圍臨海太 守王懷振於剡巖。二月庚戌,遣周文育、陳蒨襲會稽, 討彪。癸丑,彪長史謝岐、司馬沈泰、軍主吳寶真等舉 城降,彪敗走。以中衛將軍臨川王大款即本號開府 儀同三司,中護軍桂陽王大成為護軍將軍。景辰,若 耶村人斬張彪,傳首京師。曲赦東揚州。己未,罷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