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2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以善,事夫為人夫,教妻以柔;為人妻,「諫夫以良為人 弟兄。所言是從之言,不是則諫之。處朋友,見善者習 之,見惡者去之,豈不志人者歟?朕謂謁者曰:『士能矣, 有不得位者何』?謁者曰:『古今稱能士者,名而已,非識 時務,安得位焉?若夫尹出有莘,說起版築,望來磻溪, 甯戚扣角,百里奚牧牛,諸葛亮耕南陽,此皆善士賢 人也』。」曰:「數賢者未得位,則何事?」曰:「有志於為造,趨艱 難而求日用,別是非以蓄其衷,未嘗忘所操,棄所慮。」 曰:「何施而可?」曰:「在格物之至精,慮人事之過熟。將大 矣哉,安得不為君用!若夫不識時務者,聽世俗之諛 譽,咬文嚼字,以妨後學,詢及行事,茫然矣,徒高談而 闊論。若是則君安用之?」朕謂謁者曰:「農勞矣,有足食 而不足食者何?」謁者曰:「有勤有惰,日出而作,日入而 歸,因地而耕,以時而種,勤除稂莠,以時收之。儉用不 奢,酷暑無午,嚴寒不爐,忘身措工,身絕奢侈,厚奉父 母,誠信親鄰,聞王令而不違,此勤農也。天地鑒禾,苗 茂於斯,順昌而歲登。日出而眠,日在而歸。不察地利, 失時而種。稂莠怠除,時至無收,微得不足,身用過之 父母,薄奉親鄰,誠失聞王令不畏,此惰農也。天地鑒, 禾苗不成,於斯否昌。雖通天下之豐年,穀乃不登。朕 謂謁者曰:『工巧矣,不能昌其家,云何』?」謁者曰:「雖伎精 小人而已,又無高見遠識,而正己曰:『小人矣。見識正 己,又安用之』?」曰:「貴者工其貴,賤者工其賤,依國命以 施巧,無知者不得犯分,此正己者也。今也不審國所 命,富貴貧賤所合得,僭侈踰制,主者欲之,伎藝者從 之,行與主者兩亡其身,家不昌乎哉!」朕謂謁者曰:「商 纖矣,不能昌其家云何?」謁者曰:「重利無厭,詐取者甚 多,兩平者間有鬼神鑒見,所以或貧加於詐,或富加 於兩平者,或又貧者富,富者貧,蓋各彼心之不同。貧 者獲富,以其革詐而用誠;富者貧之,因棄兩平而尚 詐。若用兩平,利本俱長,且無禍矣。」朕謂謁者曰:「古者 四民,今有僧道,加此二流,民業六矣。」既終其身,果佛 僊歟?抑罪愆歟?曰:「皆有之。」曰:「何為而達佛與僊?何為 而受罪與愆?」曰:「去貪嗔而不妄想,閉真陽而密靈神, 其為僧也佛,其為道也僊。貪嗔妄想放真陽,張靈神, 墮落彌深,永劫尚苦。」曰:「縱未達佛與僊,有罪深者乎?」 曰:「本性不悟,久處其中,罪一也。家貧親老,終無歸養, 罪二也。道不成,絕後嗣,罪三也。酒色,罪四也。」曰:「可使 無乎?」曰:「不可。」曰:「何故?」曰:「益王綱而利良善,凶頑是化, 世所不知其功。以其理道之幽微,王臣無憎愛。其教 或憎或愛,皆非王臣之所為。若烝,民樂從者世道昌, 王臣仁矣。」朕謂謁者曰:「世人愚多賢少云何?」曰:「父母 蠢而愚其子夫何故?」曰:「幼不師人,所以子愚。」曰:「愚有 幾?」曰:「有七:一曰不知理,二曰不孝,三曰不知恥,四曰 非理傷人,五曰賊,六曰妖,七曰癡。」曰:「愚癡異乎?」曰:愚 者不知古聖之理,其初未必與俱生。癡因愚久,當為 不為,不當為而「為,非寒暑所侵,患五臟者也。」朕謂謁 者曰:「有父母不賢不愚,子無師而乃仁和六親,孝父 母,弟於兄,信朋友,睦四鄰,農者勤農,士者博,精於人 事,其源云何?」曰:父母不賢不愚,淳心之人也。雖不外 張,內必有理。其子不見師,必父母為之以自訓。或子 能詢眾,雖無常師,聽眾所長,積之於心,甚於一師之 「學。夫一師之學,一人之見也。聽眾所長,不博精歟。」朕 謂謁者曰:「曩者天下安樂矣,何故小民群然趨凶,擅 倡號首,初皆雄猛,不數年月,如冰日雪湯,是則云何?」 謁者曰:「愚昧之徒,自古有之,往往被殺,久之又生。云 何不學昧理,與小人處?奸頑積心,是為無道之君禍, 是為新興之君福。秦之陳勝、吳廣,漢之黃巾張角,隋 之宋子賢,唐之王懷古,宋之王,則皆不得死,可不戒 歟!」謁者謂朕曰:「世有民禍者。」曰:「何謂民禍?」曰:「如一村 有百家,一城有萬家,或千家,其間若有一男子一婦 人,或造妖言,或作頑奸,或為強盜,或為小賊,此民禍 也。」朕謂謁者曰:「自為自禍,何及於民?」曰:「彼或誣指鄰 里良民,或鄰里良民被貪官污吏詐而挾之,輕則糜 費空家,甚者喪身,如此之人,可得昌乎?」曰:「罪之又罪, 禍之又禍,且安得命?嗚呼!天之鑒人,可不畏邪!願陛 下明政刑以蒞之。」謁者謂朕曰:「世有民福者。」曰:「何謂 民福?」曰:「如一村一城,或千萬家,為鄰中有一男子一 婦人,父母有教,當身有德,家道昌,百事順,鄰里。若有 頑愚,幾壞,事將作惡者,能先知之,隨教而改,往往如 是。一村一城,人被其教,終無禍及,此民福也。」曰:「如此 之人,可終世及子孫巨富乎?」曰:「上天鑒之,福之又福, 其將大昌。願陛下修教化以廣之。」三月,造寶錢鈔。計 田均工役。命皇太子祭皇陵。選國子生分教北方諸 郡廟張巡、許遠于歸德州。《洪武正韻》成。

先是,上諭召翰林侍講學士樂韶鳳、宋濂等曰:「韻學起於江左,殊失正音。有獨用當併為通用者,如東、冬、清、青之屬。有一韻當析為二韻者,如虞、模、麻、遮之屬。若斯之類,不可枚舉。卿等廣詢刊定之。」至是書成,敕宋濂為序。

四月辛卯,上幸中都。丁巳,還京。五月,初,上擇國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