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2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己亥,塔失帖木兒、倒剌沙請凡蒙古、色目人效漢 法丁憂者除其名,從之。壬寅,李家奴以作石囤捍海 議聞。己酉,御史楊倬等以民饑,請分僧、道儲粟濟之, 不報。甲寅,改封蒙山神曰嘉惠昭應王,鹽池神曰靈 富公,洞庭廟神曰忠惠順利靈濟昭佑王,唐柳州刺 史柳宗元曰文惠昭靈公。戊午,禁偽造金銀器皿。大 都、東昌、大寧、汴梁、懷慶之屬州縣饑,發粟賑之。保定、 冠州、德州般陽、彰德、濟南屬州縣饑,發鈔賑之。是月, 靈州、濬州大雨雹,薊州及岐山、石城二縣蝗。廣寧路 大水。崇明州大風,海溢。五月甲子,遣官分護流民還 鄉,仍禁聚至千人者,杖一百。丙寅,廣西普寧縣僧陳 慶安作亂,僭建國,改元己巳,八百媳婦蠻遣子哀招 獻馴象。癸酉,籍在京流民廢疾者,給糧遣還。大理怒 江甸土官阿哀你寇樂辰諸寨,命雲南行省督兵捕 之。庚辰,有流星大如缶,其光燭地。甲申,安南國及八 洞蠻酋遣使獻方物。戊子,以嶺北行省平章政事塔 失帖木兒為中書平章政事。是月,燕南、山東東道及 奉元、大同、河間、河南、東平、濮州等處饑,賑鈔十四萬 三千餘錠。陝州屬縣饑,賑糶糧五千石。冀寧、廣平、真 定諸路屬縣大雨雹。汝寧府、潁州、衛輝路汲縣蝗。涇 州靈臺縣旱。六月,高麗世子完者禿訴取其印,遣平 章政事買閭往諭高麗王,俾還之。丙午,遣使祀世祖 神御殿。是月,諸王喃荅失、徹徹禿、火沙、乃馬台諸郡 風雪斃畜牧。士卒饑,賑糧五萬石、鈔四十萬錠。奉元、 延安二路饑,賑鈔四千八百九十錠。彰德屬縣大雨 雹。南寧、開元、永平諸路水。江陵路屬縣旱。河南安德 屯蠖食桑。秋七月辛酉朔,寧夏地震。庚午,帝崩,壽三 十六,葬起輦谷。己卯,大寧路地震。癸未,修佛事於欽 明殿。乙酉,皇后、皇太子降旨諭安百姓。丙戌,太白犯 軒轅大星。九月,倒剌沙立皇太子為皇帝,改元「天順」, 詔天下。泰定之世,災異數見,君臣之間亦未見其引 咎責躬之實。然能知守祖宗之法以行,天下無事,號 稱「治平」,茲其所以為足稱也。

明宗本紀

按《元史明宗本紀》,「明宗翼獻景孝皇帝,諱和世㻋,武 宗長子也。母曰仁獻章聖皇后,亦乞烈氏。成宗大德 三年,命武宗撫軍北邊。帝以四年十一月壬子生,成 宗崩,十一年,武宗入繼大統,立仁宗為皇太子,命以 次傳於帝。武宗崩,仁宗立。延祐三年春,議建東宮。時 丞相鐵木迭兒欲固位取寵,乃議立英宗為皇太子, 又與太后幸臣識烈門譖帝於兩宮,浸潤久之,其計 遂行。」於是封帝為周王,出鎮雲南。置常侍府官屬,以 遙授中書左丞相禿忽魯、大司徒斡耳朵、中政使尚 家奴、「山北遼陽等路蒙古軍萬戶孛羅」、翰林侍講學 士教化等並為常侍;中衛親軍都指揮使唐兀、兵部 尚書賽罕八都魯為中尉,仍置諮議、記室各二員,遣 就鎮。是年冬十一月,帝次延安,禿忽魯、尚家奴、孛羅 及武宗舊臣釐日、沙不丁、哈八兒禿等皆來會。教化 謀曰:「天下者,我武皇之天下也。出鎮之事,本非上意, 由左右搆間致然。請以其故白行省,俾聞之朝廷,庶 可杜塞離間,不然事變叵測。」遂與數騎馳去。先是,阿 思罕為太師,鐵木迭兒奪其位,出之為陝西行省丞 相。及教化等至,即與平章政事塔察兒、行臺御史大 夫脫里伯、中丞脫歡悉發關中兵,分道自潼關、河中 府入。已而塔察兒、脫歡襲殺阿思罕、教化於河中,帝 遂西行至北邊金山。西北諸王察阿台等聞帝至,咸 率眾來附。帝至其部,與定約束。每歲冬居扎顏,夏居 斡羅「斡察山,春則命從者耕於野泥。」十餘年間,邊境 寧謐。延祐七年,仁宗崩,英宗嗣立。是歲夏四月丙寅, 子妥懽帖木爾生,是為至正帝。至治三年八月癸亥, 御史大夫鐵失等弒英宗。晉王也孫鐵木兒自立為 皇帝,改元泰定。五月,遣使扈從皇后八不沙至自京 師。二年,帝弟圖帖睦爾以懷王出居於建康。三年三 月癸酉,子懿《璘質》班生,是為寧宗。歲戊辰七月庚午, 泰定皇帝崩於上都。倒剌沙專權自用,踰月不立君, 朝野疑懼。時僉樞密院事燕鐵木兒留守京師,遂謀 舉義。八月甲午黎明,召百官集興聖宮,兵皆露刃號 於眾曰:「武皇有聖子二人,孝友仁文,天下歸心,大統 所在,當迎立之,不從者死。」乃縛平章烏伯都剌、伯顏 察兒,以中書左丞朵朵、參知政事王士熙等下於獄。 燕鐵木兒與西安王阿剌忒納失里固守內廷。於是 帝方遠在沙漠,猝未能至,慮生他變,乃迎帝弟懷王 於江陵,且宣言已遣使北迎帝,以安眾心。復矯稱帝 所遣使者自北方來,云「周王從諸王兵整駕南轅,旦 夕即至矣。」丁巳,懷王入京師,群臣請正大統,固讓曰: 「大兄在北,以長以德,當有天下。必不得已,當明以朕 志,播告中外。」九月壬申,懷王即位,是為文宗,改元天 曆,詔天下曰:「謹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讓之心。」時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