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2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鄰帖木兒來覲。庚申,次斡耳朵木東。辛酉,御史大夫 孛羅、中政使尚家奴並特授開府儀同三司,以典四 番宿衛。癸亥,次必忒怯禿之地。翰林學士承旨斡耳 朵自京師來覲,命有司新武宗幄殿車輿。庚午,命燕 鐵木兒陞用嶺北行省官吏,其餘官吏並賜散官一 級,選用潛邸舊臣及扈從士受制命者八十有五人, 六品以下二十有六人。壬申,次探禿兒海之地。封亦 憐真八為柳城郡王。以八即剌為陝西行臺御史大 夫,眾家奴為御史中丞。乙亥,次禿忽剌。敕大都省臣 鑄皇太子寶。時求太子故寶不知所在,近侍伯不花 言「寶藏於上都行幄」,遣人至上都索之,無所得,乃命 更鑄之。西木鄰等四十三驛旱災,命中書以糧賑之, 計八千二百石。丁丑,皇太子發京師。鎮南王帖木兒 不花,諸王也速斡即、荅來不花、朵來只班伯顏、也不 干,駙馬別闍里及扈衛百官悉從行。戊寅,京師市馬 二百八十匹,載乘輿服御送行在所。己卯,次禿忽剌 河東。加翰林學士承旨唐兀為太尉。趙王馬札罕部 落旱,民五萬五千四百口不能自存,敕河東宣慰司 賑糧兩月。庚辰,賜諸王燕只哥台鈔二百錠、幣帛二 千匹。辛巳,次斡羅斡禿之地。壬午,次不魯通之地。是 日,左丞相鐵木兒、補化等以帝即位,攝告南郊。甲申, 次忽剌火失溫之地。六月丁亥朔,次坤都也不剌之 地。是日,鐵木兒、補化等以帝即位,攝告於宗廟社稷。 戊子,燕鐵木兒等奏,「中政院越中書擅奏除授,移文 來徵,制敕已如所請授之,然於大體非宜。乞申命禁 止,庶使政權歸一。」從之。庚寅,次撒里之地。陝西行省 告饑,遣使還都,與諸老臣議賑救之。丁酉,次兀納八 之地,陞都督府為大都督府。己亥,次闊朵之地。樞密 院奏:「皇太子遣使來言,近已頒赦,四川諸省兵悉遣 還營,惟雲南逆謀叵測,兵未可即罷,令臣等以聞。」帝 曰:「可仍屯戍,俟平定而後罷。」辛丑,次撒里怯兒之地。 壬寅,戒近侍毋得輒有奏請。甲辰,賜駙馬脫必兒鈔 千錠,往雲南。丁未,次哈里溫。戊申,次闊朵傑阿剌倫。 辛亥,次哈兒哈納禿之地。詔諭中書省臣:「凡國家錢 穀銓選諸大政事,先啟皇太子,然後以聞。」癸丑,次忽 禿之地。甲寅,賑陝西臨潼、華陰二十三驛鈔一千八 百錠,晉寧路十五驛鈔八百錠。是月,鐵木兒補化以 久旱啟於皇太子辭相位,乞更選賢德,委以燮理,皇 太子遣使以聞,帝諭闊兒吉思等曰:「修德應天,乃君 臣當為之事。鐵木兒補化所言良是。天明可畏,朕未 嘗斯須忘於懷也。皇太子來會,當與共圖,其可以澤 民利物者行之。卿等其以朕意諭群臣。」七月丙辰朔, 日有食之。甲子,次孛羅火伱之地。壬申,監察御史把 的于思言:「朝廷自去秋命將出師,戡定禍亂,其供給 軍需,賞賚將士,所費不可勝紀。若以歲入經賦較之, 則其所出已過數倍。況今諸王朝會舊制,一切供億 俱尚未給,而陝西等處饑饉荐臻,饑殍枕藉。加以冬 春之交,雪雨愆期,麥苗槁死,秋田未種,民庶皇皇,流 移者眾。臣伏思之,此正國家節用之時也。如果有功 必當賞賚者,宜視其官之崇卑而輕重之,不惟省費, 亦可示勸。其近侍諸臣奏請恩賜,宜悉停罷,以紓民 力。」臺臣以聞,帝嘉納之,仍敕中書省以其所言示百 司。乙亥,次不羅察罕之地。丙子,文宗受皇太子寶。戊 寅,次小只之地。壬午,遣使詣京師。敕中書平章政事 哈八兒禿同翰林國史院官致祭太祖、太宗、睿宗三 朝御容。發諸衛軍六千完京城。八月乙酉朔,次王忽 察都之地。丙戌,皇太子入見。是日,宴皇太子及諸王 大臣於行殿。庚寅,帝暴崩,年三十。葬起輦谷,從諸陵。 是月己亥,皇太子復即皇帝位。十二月乙巳,知樞密 院事臣也不倫等議請上尊諡曰「翼獻景孝皇帝」,廟 號「明宗。」三年三月壬申,祔於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