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2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目錄

 帝紀部彙考一百二十八

  元二十

  文宗三      寧宗

皇極典第一百三十四卷

帝紀部彙考一百二十八

元二十

文宗本紀三

按《元史文宗本紀》,「至順元年春正月丙辰,命趙世延、 趙世安領纂修《經世大典》事。懷慶路饑,賑鈔四千錠。 丁巳,賜明宗妃按出罕、月魯沙、不顏、忽魯都鈔幣有 差。以知樞密院事伯帖木兒為遼陽行省左丞相。戊 午,頒璽書諭雲南。辛酉,時享太廟,命回回司天監禜 星。壬戌,中興路饑,賑糶糧萬石,貧者仍賙其家。」甲子, 燕鐵木兒、伯顏並辭丞相職,不允,仍命阿榮、趙世安 慰諭之。丁卯,雲南諸王禿堅及萬戶伯忽、阿禾、怯朝 等叛,攻中慶路,陷之,殺廉訪司官,執左丞忻都等,迫 令署諸文牘。庚午,芍陂屯及鷹坊軍士饑,賑糧一月。 辛未,中書省臣言:「科舉會試日期,舊制以二月一日、 三日、五日,近歲改為十一、十三、十五,請依舊制。」從之。 壬申,衡陽猺為寇劫掠湘鄉州。癸酉,以宣徽使撒敦 復知樞密院事,與欽察台並領長密卿。乙亥,賜燕鐵 木兒質庫一密。海州文登、牟平縣饑,賑以糧三千石。 丙子,衡州路饑,總管王伯恭以所受制命質官糧萬 石賑之。丁丑,追封三寶奴為郢城王,諡榮敏。召荊王 之子脫脫木兒赴闕。趙世延請致仕,不允。命中書省 製玉帶二十,賜臣僚官一品者。遣使齎金千五百兩、 銀五百兩詣杭州書佛經。賜海南大興龍普明寺鈔 萬錠,市永業地。戊寅,賜隆禧總管府田千頃。立荊襄 等處、平松等處田賦提舉司,並隸太禧宗禋院。命陝 西行省以鹽課鈔十萬錠賑流民之復業者。猺賊八 百餘人寇石康縣。己卯,封太醫院使野理牙為秦國 公。庚辰,陞群玉署為「群玉內司」,秩正三品。置司尉、亞 尉、僉司、司丞,仍隸奎章閣學士院,禮部尚書巙巙兼 監群玉內司事。辛巳,改大都田賦提舉司為「宣農提 舉司」,荊襄田賦提舉司為「荊襄濟農香戶提舉司」,平 江提舉司為「平江善農提舉司。」遣使齎鈔三千錠往 甘肅市髦牛。濠州去年旱,賑糧一月。大明路及江、浙 諸路俱以去年旱告,永平路以去年八月雹災告。加 封秦蜀郡太守李冰為「聖德廣裕英惠王」,其子二郎 神為「英烈昭惠靈顯仁祐王。」二月壬午朔,以趙世安 為御史中丞,史惟良為中書左丞。癸未,加知樞密院 事燕不鄰開府儀同三司。籍張珪子五人家資。乙酉, 以西僧加瓦藏卜、蘸八兒監藏並為烏思藏土蕃等 處宣慰使都元帥。雲南麓州等土官來貢方物。揚州、 安豐、廬州等路饑,以兩淮鹽課鈔五萬錠、糧五萬石 賑之。真定、蘄黃等路,汝寧府、鄭州饑,各賑糧一月。丁 亥,命「江南、陝西、河南等處富民輸粟補官,江南萬石 者,官正七品;陝西千五百石、河南二千石、江南五千 石者,從七品。自餘品級有差。四川富民有能輸粟赴 江陵者,依河南例。其不願仕乞封父母者聽。僧道輸 己粟者,加以師號。」徵江浙、江西、湖廣賑糶糧價,鈔赴 京師。己丑,禿堅伯忽等攻陷仁德府,至馬龍州,調八 番元帥完澤將八番荅剌罕軍千人、順元土軍五百 人禦之。庚寅,改萬聖、祐國、興龍、普明、龍翔、萬壽三提 點所並為營繕都司,秩正四品;萬安、規運、普慶、營繕 等八提點所並為營繕司,秩正五品。以修《經世大典》, 久無成功,專命奎章閣阿鄰帖木兒、忽都魯都兒迷 失等譯國言,所紀典章為漢語,纂修則趙世延、虞集 等,而燕鐵木兒如國史例監修。開元路胡里改萬戶 府軍士饑,給糧賑之。閏月,辛丑朔,以御史臺贓罰鈔 萬錠、金千兩、銀五千兩付太禧宗禋院供祭祀之需。 賜燕鐵木兒給驛璽書,以徵其食邑租賦。奎章閣學 士忽都魯都兒迷失、撒迪、虞集辭職,詔諭之曰:「昔我 祖宗睿知聰明,其於致理之道,自然生知。朕以統緒 所傳,實在眇躬,夙夜憂懼。自惟早歲跋涉艱阻,視我 祖宗,既乏生知之明,於國家治體豈能周知!故立奎 章閣,置學士員,日以祖宗明訓、古昔治亂得失陳說 於前,使朕樂於聽聞。卿等其推所學以稱朕意,其勿 復辭。」帖麥赤驛戶及建康、廣德、鎮江諸路饑,賑糧一 月。衛輝、江州二路饑,賑鈔二萬錠;寧國路饑,嘗賑糧 二萬石,不足,復賑萬五千石。癸巳,衛輝路胙城、新鄉 縣大風雨,災。甲午,自庚寅至是日,京師大霜,晝雺。立 諸色民匠打捕鷹坊都總管府,秩正二品。置奎章閣 監書博士二人,秩正五品。禿堅、伯忽等攻晉寧州。禿 堅自立為雲南王,伯忽為丞相,阿禾、忽剌忽等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