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2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廝、郭菩薩妖言彌勒佛當有「天下」,有司以聞,命宗正

府、刑部、樞密院、御史臺及河南行省官雜鞫之。辛丑, 柳州馬平縣猺為寇,湖廣行省督所屬追捕之。丙午, 填星犯并。丁未,立都水庸田使司浚吳。二江,敕營 造毋役五衛軍士,止以武衛、虎賁二衛給之。開南府 阿只弄、哀培蠻兵為寇,命雲南行省督所屬兵捕之。 通州三河縣大雨,水丈餘。潼川府綿江、中江水溢入 城郭。冀寧路汾河溢。秦州秦安山移。新州路旱,濟南、 河間、東昌等九郡蝗,奉元衛輝路及永平屯田豐贍, 昌國、濟民等署雨傷稼,蠲其租。濟寧、興元、寧夏、南康、 歸州等十二郡饑,賑糶米七萬餘石。鎮西武靖王部 及遼陽水達達路饑,賑糧一月。秋七月戊申朔,大小 車里蠻來獻馴象。乙酉,賜諸王燕大等金鈔有差。庚 戌,遣阿失伯祀宅神於北部行幄。甲寅,遣使奉詔分 諭猺蠻,「鎮康路土官伱囊,謀粘路土官賽丘羅出降, 木邦路土官八廟既降復」叛,禜星於上都。司天監紐 澤、許師敬編類《帝訓》成,請於經筵進講,仍俾皇太子 觀覽。有旨譯其書以進。丙辰,享太廟。播州蠻黎平愛 等集群夷為寇,湖廣行省請兵討之,不許。詔播州宣 撫使楊也里不花招諭之。戊午,遣使代祀龍虎、武當 二山。己未,置車里軍民總管府,以土人寒賽為總管, 佩金虎符。中書省臣言:「往歲征猺,廉訪司劾其濫殺, 今凡出師,請廉訪司官一員蒞軍糾正。」從之。庚申,以 宮人二賜藩王怯別。癸亥,修大乾元寺。以許師敬及 郎中買驢兼經筵官。廣西諸猺寇城邑,遣湖廣行省 左丞乞住、兵部尚書李大成、中書舍人買驢,將兵二 萬二千人討之,仍以諸王斡耳朵罕監其軍。海北猺 酋盤吉祥寇陽春縣,命江西行省督兵捕之。庚午,以 國用不足,罷書金字藏經。威楚、大理諸蠻為寇,雲南 行省請出師,不允。遣亦剌馬丹等使大理,普顏實立 等使威楚,招諭之。思州洞蠻楊銀千等來獻方物。封 駙馬孛羅帖木兒、知樞密院事火沙,並為郡王。辛未, 立河南行都水監。申禁漢人藏執兵仗有軍籍者,出 征則給之,還復歸於官。壬申,御史臺臣言:「廉訪司蒞 軍,非世祖舊制。賈胡鬻寶、西僧修佛事,所費不貲,於 國無益,並宜除罷。」從之。敕太傅朵台、太保禿忽魯日 至禁中集議國事。猺蠻潘寶寇鐔津、義寧、來賓諸縣, 命廣西守將捕之。慶遠溪洞民饑,發米二萬五百石 平價糶之。敕山東州縣收養流民遺棄子女。延安、鄜 州、綏德、鞏昌等處雨雹。般陽新城縣蝗。宗仁衛屯田 隕霜殺禾。睢州河決。順德、汴梁、德安、汝寧諸路旱,免 其租。梅州、饒州、鎮江、邠州諸路饑,賑糶米三萬餘石。 八月戊子,修上都香殿。辛卯,雲南白夷寇雲龍州。癸 巳,歲星犯天樽。辛丑,遣使代祀嶽瀆名山大川。敕「諸 王私入京者,勿供其所用。諸部曲宿衛私入京者,罪 之。命度支監汰阿塔赤所掌駝馬,於外郡飼之。大都 路檀州、鞏昌府靜寧縣、延安路安塞縣雨雹。衛輝路 汲縣河溢。南恩州、瓊州饑,賑糧一月。臨江路歸德府 饑,賑糧二月。衡州、建昌、岳州饑,賑糶米一萬三千石。 九月戊申朔,分天下為十八道,遣使宣撫。詔曰:『朕祇 承洪業,夙夜惟寅,凡所以圖治者,悉遵祖宗成憲。曩 屢詔中外百司,宣布德澤,蠲賦詳刑,賑恤貧民,思與 黎元共享有生之樂。尚慮有司未體朕意,庶政或闕, 惠澤未洽,承宣者失於撫綏,司憲者怠於糾察,俾吾 民重困,朕甚憫焉。今遣奉使宣撫,分行諸道,按問官 吏不法,詢民疾苦,審理冤滯。凡可以興利除害,從宜 舉行。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職申請,五品以下就便處 決。其有政績尤異,暨晦跡丘園,才堪輔治者,具以名 聞』。」以湖廣行省參知政事馬合某、河東宣慰使李處 恭之兩浙江東道,江東道廉訪使朵列禿、太史院使 齊履謙之江西福建道,都功德使舉林伯、荊湖宣慰 使蒙弼之江南湖廣道,禮部尚書李家奴、工部尚書 朱蕡之河南江北道,同知樞密院事阿吉剌、御史中 丞曹立之燕南山東道,太子詹事別帖木兒、宣徽院 判韓讓之河東陝西道,吏部尚書納哈出董訥之山 北遼東道,陝西鹽運使眾家奴、中書斷事官韓庭茂 之雲南省湖南宣慰使寒食,冀寧路總管劉文之甘 肅省,山東宣慰使禿思帖木兒、陝西行省左丞廉惇 之四川省,翰林侍講學士帖木兒不花、祕書卿吳秉 道之京畿道。以郡縣饑,詔運粟十五萬石貯瀕河諸 倉,以備賑救,仍敕有司治義倉。禁大都、順德、衛輝等 十郡釀酒。募富民入粟,「拜官二千石,從七品,千石,正 八品,五百石,從八品,三百」石,正九品。不願仕者旌其 門。諸王斡即遣使貢金浮圖。己酉,海運江南糧百七 十萬石至京師。庚戌,復尚乘寺、光祿寺為正三品,給 銀印。癸丑,車駕至大都。遣使祀海神、天妃。甲寅,禁饑 民結扁擔社,傷人者杖一百,著為令。乙卯,享太廟。己 未,岑世興上言:「自明不反,請置蒙古、漢人監貳官。」詔 優從之。壬戌,諸王牙即貢馬。丁丑,浚河間陳玉帶河。 廣西猺寇賓州。禮部員外郎元永貞言:「鐵失弒逆,皆 由鐵木迭兒始禍,請明其罪,仍錄付史館,以為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