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2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春遂克泰安。分置泰俘五千人於潭、辰二州,賜男女 衣履、布帛、鍼線,室家完,皆大悅,呼「萬歲。」十一月,徐達 進攻高郵,王恐其深入,命馮國勝帥所部節制諸軍 援之。達還軍泰,以圖淮、濠。張士誠寇宜興,徐達引兵 渡江擊敗之,還攻高郵。十二月,士誠將以八萬兵寇 吉安,守將費子賢用三千人擊卻之。十二年丙午正 月,張士誠駐舟師君山,復出兵馱沙以窺江陰。王督 軍往救,寇遁。命康茂才等追之於大江,大敗其兵於 浮子門。議按察憲綱,命按察司僉事周湞等曰:「神明 能福,鬼魅能妖。風憲紀綱之司,法清弊革人則神明 陰詭蠹國,乃鬼魅矣。」禁種糯以塞酒源。徐達拔高郵, 使乘勝取淮安。四月,淮安降,遂取興化。王謂劉基、王 禕曰:「四方凋瘵,吾欲紓之。」基曰:「方今用武,殆未可。」王 曰:「吾將定賦焉。定賦則用節,節則民不困;定賦則末 兼,兼則國常裕。」皆對曰:「善。」濠州李濟以城降,元守將 陸聚以徐、宿降。以聚為江淮行省參政,守徐如故。諭 其吏民曰:「有元失政,亂起汝、潁間,天下皆謂豪傑奮 興,太平立見,乃惟妖言是庸。元之將舊,師行甚寇,中 原板蕩十餘年矣。咨爾士民,勞苦日深。自歲丙午,始 賦役軍需參政聚議於有司,毋繁以苛,爾安無悸聚。」 遣將攻魚臺之下邳,蕭、宿遷、雎寧諸縣皆降。王如濠 州素寇,白纓衫絰而朝墓。濠父老皆來見,勞苦如平 生。宴罷且別,王曰:「濱淮諸郡,尚有寇兵,鄉人耕作交 易,且無遠出。」徐達取安豐,克之。五月,王還。王讀《魯論》 節用愛人,使民以時,愛其語與侍臣誦之。王召諸臣 計討士誠,右相國李善長對曰:「張氏勢雖屢屈,兵力 未衰,土沃多儲,殆未可也。」王曰:「長淮東北吾皆有之, 臨以勝師,何憂不拔!」徐達曰:「張氏橫暴侈汰,此天亡 之時也。其將李伯昇、呂珍輩,齪齪亡數,黃、蔡、葉三參 軍居中,書生耳。臣奉威德,可計日定。」王喜曰:「惟達與 我意合。」八月出兵,將以舟師繇常入江,委曲通太湖。 王告大江曰:「伏聞民欲安,聖人一;民欲愁,伯主多。予 心在安民,決戰於張氏,請天判聖焉。惟神奉天告,神 鑒之。」遂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帥師二 十萬往,誓戒曰:「毋擄掠,毋妄殺,毋發丘壟,毋毀廬舍。 張氏母葬城外,毋傷之。」已,問諸將曰:「是行也,師孰先?」 常遇春曰:「先姑蘇。」上曰:「不然。張氏杭、湖皆有守將,先 姑蘇必來援,莫若先湖。」遇春曰:「臣聞逐梟者覆巢,去 鼠者熏穴。」王作色曰:「攻湖失利,吾自當之;攻蘇而敗, 固不貸汝。」己巳,常遇春擊敗偽吳兵湖州港,遂次洞 庭山。癸酉,進至毘山,擊擒其二將,又進敗之三里橋, 進圍其城,絕其援道於舊館。士誠身與達戰「皂林」之 野,擄其帥及甲士三千人。九月,命朱文忠攻杭,以疲 其應戰,常遇春焚其赤龍船於平望。十月,遇春攻其 將於烏鎮,追破之昇山。顧時、薛顯奮擊之,降其五太 子及朱暹、呂珍等,得兵六萬。十一月,湖州守將李伯 昇出降。朱文忠攻下桐廬、富陽、餘杭,杭州將潘原明 以城降,紹興、嘉興、海寧皆降。改路為府,名諸全州曰 諸暨縣。遂開浙江行中書省於杭州,以文忠為平章 政事,賜復其故姓曰李。修《公子書》,以教公卿、貴人子 弟;務農、技藝、《商賈書》,以教四民。群臣請營建廟社,立 宮室,許之。營繕進圖,王去其奇麗者,曰:「茅茨而聖,彫 峻而亡。」以明年為吳元年。

元年正月,有一老人告省局匠曰:「吳王即位三年,當 平一天下。」匠驚問之,曰:「我太白神也。去不見。」王曰:「吾 昔在軍中,嘗空腹出戰,歸得一食,即粗糲甚甘,今飲 膳豐美,未嘗忘之。太平、應天、宣城諸郡,吾渡江開創 地,供億先勞。其免太平府租稅六年,應天、宣城諸郡 一年。」沅、嘉定二州降。二月,元將擴廓帖木兒遣其左 丞李二侵徐,指揮傅友德,破之。王曰:「餌我也,謹備之, 毋惰。」左君弼自廬州歸元,元使守陳,王以書招之:「足 下,予鄉人,憣然而來,當與更始。」君弼猶豫不決。君弼 之母質於王所,王歸之於陳,敕徐達曰:「帝王之興,必 有命世。將軍有謀有武,遏絕世略,消弭群兇。今剋期 稟命,不違造次,此賢臣事君之道,吾甚嘉焉。夫將在 外,君不御,自後便宜行之。」澧、石門降。三月,設文武科 取士,錢塘衛指揮同知袁洪,取崇德州。五月,下令曰: 「予本布衣,因天下亂,集眾渡江,撫定江左,十有三年。 中原之民,流離顛頓,尚無所歸,吾乃積粟而控弦徐、 濠、泗、壽、邳、東海、安東、襄陽、安陸郡,及今後新附人民, 中書省其命有司免」賦徭三歲。六月丙午朔,日有食 之。晝晦,久旱,及戊辰,大雨。下令免今年田租,命朝賀 毋女樂。七月,除郡縣官。定賜予道里之費,賜及其父 母妻子。甲申,群臣勸即皇帝位,不許,皆力請。吳王曰: 「吾常笑陳友諒未也,而稱帝,天命在我有時也。」己丑, 雷震宮門,獸吻得物,斧形而石質。王藏之出,負駕前 朝置几,以恭天戒。遂赦中外獄囚,諭群臣曰:「古之賢 君常憂治世,其臣亦憂治君。然賢臣之憂治君者,君 常安;賢君之憂治世者,世常治。今土宇日廣,人民雖 蕃,久困未蘇,予心未嘗忘憂。卿同吾憂,國福至矣。不 然,禍敗隨之,不可捄藥。」八月,圓方二丘及社稷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