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6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一百九十二卷目錄

 登極部彙考十八

  唐三睿宗太極一則 元宗天寶一則 肅宗寶應一則 代宗大曆一則 德宗貞元

  一則 順宗永貞一則 憲宗元和一則 穆宗長慶一則 敬宗寶曆一則 文宗開成一

  則 武宗會昌一則 宣宗大中一則 懿宗咸通一則 僖宗文德一則 昭宗天祐一則

皇極典第一百九十二卷

登極部彙考十八

唐三

睿宗太極元年八月庚子皇太子隆基受內禪即皇帝位

按《唐書元宗本紀》:「元宗諱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 昭成皇后竇氏。性英武,善騎射,通音律曆象之學。始 封楚王,後為臨淄郡王,累遷衛尉少卿、潞州別駕。景 龍四年,朝於京師,遂留不遣。庶人韋氏已弒中宗,矯 詔稱制。元宗乃與太平公主子薛崇簡、尚衣奉御王 崇曄、公主府典籤王師虔、朝邑尉劉幽求、苑總監鍾」 紹京、長上折衝麻嗣宗,押萬騎果毅葛福順李仙鳧、 道士馮處澄、僧普潤,定策討亂。或請先啟相王,元宗 曰:「請而從,是王與危事;不從,則吾計失矣。」乃夜率幽 求等入苑中,福順、仙鳧以萬騎兵攻元武門,斬左羽 林將軍韋播、中郎將高嵩以徇。左萬騎由左入,右萬 騎由右入。元宗率總監、羽林兵會兩儀殿,梓宮宿衛 兵皆起應之,遂誅韋氏。黎明,馳謁相王,謝不先啟,相 王泣曰:「賴汝以免,不然吾且及難。」乃拜元宗殿中監, 兼知內外閑廐、檢校隴右群牧大使,押左右萬騎,進 封平王、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即位,立為皇太子。景 雲二年監國,聽除六品以下官。延和元年,星官言帝 坐前星有變。睿宗曰:「傳德避災,吾意決矣。」七月壬辰, 制皇太子宜即皇帝位。太子惶懼入請,睿宗曰:「此吾 所以答天戒也。」皇太子乃御武德殿,除三品以下官。 八月庚子,即皇帝位。先天元年十月庚子,享於太廟, 大赦。

按《舊唐書元宗本紀》,神龍元年,上遷衛尉少卿。景龍 二年四月,兼潞州別駕。州境有黃龍白日昇天。嘗出 畋,有紫雲在其上,後從者望而得之。前後符瑞凡一 十九事。四年,中宗將祀南郊,來朝京師。將行,使術士 韓禮筮之,蓍一莖,孑然獨立。禮驚曰:「蓍立,奇瑞非常 也,不可言。」屬中宗末年,王室多故,上常陽引材力之 士以自助。上所居宅外有水池,浸溢頃餘,望氣者以 為龍氣。四年四月,中宗幸其第,因遊其池,結綵為樓 船,令巨象踏之。至六月,中宗暴崩,韋后臨朝稱制。韋 溫、宗楚客、紀處訥等謀傾宗社,以睿宗介弟之重,先 謀不利。道士馮道力、處士劉承祖皆善於占兆,詣上 布誠款。上所居里名隆慶,時人語訛「隆」以為龍,韋庶 人稱制改元又為唐隆,皆符御名。上益自負,乃與太 平公主謀之。公主喜,以子崇簡從,上乃定策誅之。睿 宗即位,與侍臣議立皇太子,僉曰:「除天下之禍者,享 天下之福;拯天下之危者,受天下之安。平王有聖德, 定天下,又聞成器以下皆有推讓,宜膺主鬯,以副群 心。」睿宗從之。丙午,制曰:「舜去四凶,而功格天地;武有 七德,而戡定黎人。故知有大勳者,必受神明之福;仗 高義者必為匕鬯之主。朕恭臨寶位,亭育寰區,以萬 物之心為心,以兆人之命為命。雖承繼之道,咸以冢 嫡居尊;而無私之懷,必推功業為首。然後可保安社 稷,永奉宗祧。第三子平王基,孝而克忠,義而能勇。比 以朕」居藩邸,虔守國彝,貴戚中人,都無引接。群邪害 正,兇黨實繁,利口巧言,讒說罔極。韋溫、延秀,朋黨競 起;晉卿、楚客,交搆其間。潛結回邪,排擠端善,潛貯兵 甲,將害朕躬。基密聞其期,先難奮發,推身鞠弭,眾應 如歸,呼吸之間,凶渠殄滅。安七廟於幾墜,拯群臣於 將殞。方舜之功過四,比武之德逾七,靈祗「望在昆弟, 樂推,一人,元良萬邦以定,為副君者,非此而誰?」可立 為皇太子。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七月己巳,睿宗御承 天門,皇太子詣朝堂受冊。是日,有景雲之瑞,改元為 景雲,大赦天下。二月,又制曰:「惟天生烝人,牧以元后, 維皇立國,副以儲君,將以保綏家邦,安固後嗣者也。 朕纂承洪業,欽奉寶圖,夜分不寢,日昃忘倦。茫茫四 海,懼一人之未周;烝烝萬姓,恐一物之失所。雖卿士 竭誠,守宰宣化,緬懷庶域,仍未小康。是以求下人之 變風,遵先朝之故事。皇太子基,仁孝因心,溫恭成德, 深達禮體,能辨皇猷,宜令監國,俾爾為政。其六品已 下除授及徒罪已下,並取基處分。」延和元年六月,兇 黨因術人聞,睿宗曰:「據《元象》,帝座及前星有災,皇太 子合作天子,不合更居東宮矣。」睿宗曰:「傳德避災,吾 意決矣。」七月壬午,制曰:「朕以寡昧,虔奉鴻休,本殊王 季之賢,早達延陵之節。昔在聖曆,已讓皇嗣之尊;爰 暨神龍,終辭太弟之授。豈惟衣冠所都,抑亦兆庶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