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4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

 第三十七卷目錄

 皇后部列傳八

  唐二

  元宗王皇后    元宗武皇后

  元宗楊皇后    肅宗張廢后

  肅宗吳皇后    代宗獨孤皇后

  代宗沈皇后    德宗王皇后

  順宗王皇后    憲宗郭皇后

  憲宗鄭皇后    穆宗王皇后

  穆宗蕭皇后    穆宗韋皇后

  宣宗晁皇后    懿宗王皇后

  懿宗王皇后    昭宗何皇后

宮闈典第三十七卷

皇后部列傳八

唐二

元宗王皇后

按《唐書后妃傳》:元宗皇后王氏,同州下邽人,梁冀州 刺史神念之裔孫。帝為臨淄王,聘為妃,將清內難,預 大計,先天元年,立為皇后。久無子,而武妃稍有寵,后 不平,顯詆之。然撫下素有恩,終無肯譖短者。帝密欲 廢后,以語姜晈,晈漏言,即死。后兄守一懼,為求厭勝。 浮屠明悟教祭北斗,取霹靂木刻天地文及帝諱,合 佩之,曰:「後有子,與則天比。」開元十二年,事覺,帝自臨 劾有狀,乃制詔有司:「皇后天命不祐,華而不實,有無 將之心,不可以承宗廟,母儀天下,其廢為庶人,賜守 一死。」始,后以愛弛不自安,承間泣曰:「陛下獨不念阿 忠脫紫半臂,易斗麪,為生日湯餅耶?」帝憫然動容。阿 忠,后呼其父仁晈云。繇是久乃廢。當時王諲作《翠羽 帳賦》諷帝,未幾卒,以一品禮葬。後宮思慕之,帝亦悔。 寶應元年,追復后號。

按《舊唐書》本傳:后父仁晈,為太僕卿,累加開府儀同 三司,邠國公。符厭事發,上親究之,皆驗。開元十二年 秋七月己卯,下制曰:「皇后王氏,天命不祐,華而不實, 造起獄訟,明扇朝廷,見無將之心,有可諱之惡,焉得 敬承宗廟,母儀天下?可廢為庶人,別院安置。刑于家 室,有媿昔王,為國大計,蓋非獲已,守一賜死。」

元宗武皇后

按《唐書后妃傳》:「元宗貞順皇后武氏,恒安王攸止女, 幼入宮。帝即位,濅得幸。時王皇后廢,故進冊惠妃,其 禮秩比皇后。初,帝在潞,趙麗妃以倡幸,有容止,善歌 舞。開元初,父兄皆美官。及妃進麗妃,恩亦弛。以十四 年卒,諡曰和。生太子瑛,而皇甫德儀生鄂王,劉才人, 生光王,皆藩邸之舊。後愛薄而妃乃專寵,封所生母」 楊鄭國夫人,弟忠國子祭酒,信祕書監。將遂立皇后, 御史潘好禮上疏曰:「禮,父母讎不共天,《春秋》『子不復, 讎不子也。陛下欲以武氏為后,何以見天下士妃,再 從叔三思也,從父延秀也,皆干紀亂常,天下共疾。夫 惡木垂蔭,志士不息;盜泉飛溢,廉夫不飲。匹夫匹婦 尚相擇,況天子乎?願慎選華族,稱神祇之心。《春秋》宋 人夏父之會,無以妾為夫人』。齊桓公誓葵丘曰:『無以 妾為妻』。此聖人明嫡庶之分也。分定則窺競之心息 矣。今人間咸言右丞相張說欲取立后功,圖復相。今 太子非惠妃所生,而妃有子,若一儷宸極,則儲位將 不安。古人所以諫其漸者,有以也。」遂不果立。妃生子 必秀嶷,凡二王一主,皆不育。及生壽王,帝命寧王養 外邸。又生盛王、咸宜、太華二公主。後李林甫以壽王 母愛,希妃意,陷太子、鄂光二王,皆廢死。會妃薨,年四 十餘,贈皇后及諡,葬敬陵。

按《舊唐書》本傳,惠妃以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薨,年 四十餘。下制曰:「存有懿範,沒有寵章。豈獨被于朝班, 故乃施于壼政。可以垂裕,斯為通典。」故惠妃武氏,少 而婉順,長而賢明,行合禮經,言應圖史。承戚里之華 冑,昇後庭之峻秩。貴而不恃,謙而益光,以道飭躬,以 和逮下。四德粲其兼備,六宮咨而是則。法度在己,靡 「資珩珮,躬儉化人,率先絺綌。夙其奇表,將加正位,前 後固讓,辭而不受。奄至淪歿,載深感悼,遂使玉衣之 慶,不及於生前;象服之榮,徒增於身後。可贈貞順皇 后,宜令所司擇日冊命,葬於敬陵。」時慶王琮等請制 齊衰之服,有司請以忌日廢務,上皆不許之,立廟於 京中昊天觀南。乾元之後,祠享亦絕。

元宗楊皇后

按《唐書后妃傳》:元宗元獻皇后楊氏,華州華陰人。曾 祖士達,為隋納言。天授中,以武后母黨,追封士達為 鄭王,父知慶太尉。「帝在東宮,后以景雲初入宮為良 媛。時太平公主忌帝,而宮中左右持兩端,纖悉必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