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帝子于北渚,從母后于東陵。下土清兮動金翠,外無 象兮中有馮。合簫挽以攢咽,結雲雨之凄凝。吾君感 于幽期,俯層亭而望思。慘嬪媛以延佇,極容衛以盡 時。搖巾袂兮遠訣,隔軒檻兮群悲。不復見兮迴御輦, 傷如何兮軫睿慈。下蘭皋兮背芷陽,旌悠悠兮野蒼 蒼。帶白花兮掩淚,衣《元紛》兮斷腸。當盛明兮共樂,忽 幽處兮獨傷。去故廷兮日遠,即新宮兮夜長。襚無文 繡之飾,器無珠貝之藏。蓋自我之立制,刑有國之大 方。嗚呼哀哉!見送往之空歸,歎終焉之如此。方士神 兮是與非?甘泉畫兮疑復似,遺音在於玉瑱,陳跡留 於金戺,獻萬壽兮無期,存《二南》之餘美。」帝追思不已, 每事欲極哀情。常袞當代才臣,詔為哀詞,文旨悽悼, 覽之者惻然。華陽公主先葬于城東,地卑濕,至是徙 葬,祔于莊陵之園。故哀詞云:「招帝子于北渚,從母后 于東陵。」乃詔常參官為挽歌,上自選其傷切者,令挽 士歌之。大曆初,后寵遇無雙,以恩澤官其宗屬。叔太 常少卿卓為少府監,后兄良佐太子中允。

代宗沈皇后

按《唐書后妃傳》:「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吳興人。開元末, 以良家子入東宮,太子以賜廣平王,實生德宗。天寶 亂,賊囚后東都掖庭。王入洛,復留宮中。時方北討,未 及歸長安,而河南為史思明所沒,遂失后所在。代宗 立,以德宗為皇太子,詔訪后在亡,不能得。德宗即位, 乃先下詔,贈后曾祖士衡太保,祖介福太傅,父易直」 太師;弟易良,司空,易直子震太尉。一日封拜百二十 七人,詔制皆錦翠地飾,以廐馬,負載賜其家。易良妻 崔入謁,帝易服,召王、韋美人出拜,詔崔勿答。建中元 年,乃具冊前上皇太后尊號。帝供張含元殿,具袞冕, 出自左序,立東方。群臣在位,帝再拜奉冊,欷歔感咽, 左右皆泣。于是中書舍人高參上議:「漢文帝即位,遣 薄昭迎太后於代。今宜用漢故事,令有司擇日分遣 諸沈行州縣,物色咨訪,以述宣皇帝孝思,意冀上天 降休,靈命允答,須審知皇太后行在,然後遣太臣備 法駕奉迎。」帝乃以睦王述為奉迎使,工部尚書喬琳 副之,昇平公主侍起居使者,分行天下。故中官高力 士女頗能言禁中事,與女官李真一嘗從后游。李見 高,疑問之,含糊不堅,而年狀差似后。又后嘗削脯哺 帝,傷左指,高亦嘗剖瓜傷指。是時宮中無識后者,於 是迎還上陽宮,馳以聞。帝喜,群臣皆賀。力士子知非 是,具言其情,詔貸之。帝謂左右:「吾寧受百罔,冀一得 真。」於是自謂太后者數矣。及索驗《左》,皆辭窮,終帝世 無聞焉。貞元七年,詔贈外高祖琳為司徒,封徐國公, 為立五廟,以琳為始祖;詔族子房為金吾將軍,奉其 祀。憲宗即位,有司建言:「皇太后沈氏厭代二十有七 年,大行皇帝至孝,哀思罔極。建中時,發明詔,遣使者 奉迎,凡舟車所至罔不逮。歲推月遷,參訪理絕。請因 大行皇帝啟殯,詔群臣為皇太后發哀肅」章內殿,中 人奉廞衣置幄坐宮中,朝夕上食,告天地宗廟,上太 皇太后諡冊,作神主祔代宗廟,備法駕,奉褘衣,納於 元陵祠室。詔曰「可。」

按《舊唐書》本傳:「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吳興人,世為冠 族。父易直祕書監,開元末,以良家子選入東宮,賜太 子男廣平王。天寶元年,生德宗皇帝。祿山之亂,元宗 幸蜀,諸王妃主從幸不及者,多陷于賊。后被拘于東 都掖庭。及代宗破賊,收東都,見之,留于宮中。方經略 北征,未暇迎歸長安。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及朝義」 敗,復收東都,失后所在,莫測存亡。代宗遣使求訪,十 餘年寂無所聞。德宗即位,下詔曰:「王者事父孝,故事 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則事天莫先于嚴父,事地莫 盛于尊親。朕恭承天命以主社稷,執珪璧以事上帝, 祖宗克配,園寢永終。而內朝虛位,闕問安之禮,銜悲 內惻,憂戀終歲。思欲歷舟車之路,以聽求音問,而主 茲重器,莫匪深哀。是用仰稽舊儀,敬崇大號,舉茲禮 命,式遵前典,宜令公卿大夫稽度前訓」,上皇太后尊 號。建中元年,遙尊聖母沈氏為皇太后,陳禮於含元 殿庭,如正至之儀。上袞冕出自東序門,立於東方,朝 臣班于位,冊曰「嗣皇帝。」《臣名言》恩莫重於顧復,禮莫 貴於徽號,上以展愛「敬之道,下以正《春秋》之義,則祖 宗之所稟命,臣子之所盡心,尊尊親親,此焉而在。兩 漢而下,帝王嗣位,崇奉尊稱,厥有舊章,永惟丕烈,敢 墜前典。臣名謹上尊號曰皇太后。」帝再拜,歔欷不自 勝,左右皆泣下。仍以睦王述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 尚書喬琳副之,候太后問至昇平公主,宜備起居。於 是分命使臣周行天下。明年二月,《吉問》至,群臣稱賀。 既而詐妄。自是詐稱太后者數四,皆不之罪,終貞元 之世無聞焉。德宗敦崇外族,贈太后父易直太師,易 直子庫部員外郎介福贈太傅,介福子德州刺史士 衡贈太保,易直第二子祕書少監震贈太尉。時沈氏 封贈拜爵者百餘人。貞元七年,詔外曾祖隋陝令沈 琳贈司徒,追封徐國公,與外祖贈太師易直等立五 廟,以琳為始。緣祠廟所須官給,后無近屬,惟族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