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崇其位號。乃蠲吉旦,庸舉彝章。遣攝太尉某持節授 以玉冊寶章,命爾為皇后。於戲!乾施坤承,克順成於 四序;日明月儷,久照臨於萬方。朕欲躋世於乂安,爾 其助予之德化,共御亨嘉之運,益延昌熾之期。勉爾 徽音,聿修內治』。」生皇子真金,二歲而夭。后性節儉,不 妒忌,動以禮法自持。第三皇后奇氏素有寵,居興聖 西宮,帝希幸東內,后左右以為言。后無幾微怨望意, 從帝時巡上京,次中道,帝遣內官傳旨欲臨幸,后辭 曰:「暮夜非至尊往來之時。」內官往復者三,竟拒不納, 帝益賢之。帝嘗問后:「中政院所支錢糧,皆傳汝旨,汝 還記之否?」后對曰:「妾當用則支,關防出入,必己選人 司之,妾豈能盡記耶?」居坤德殿,終日端坐,未嘗妄踰 戶閾。至正二十五年八月崩,年四十二。奇氏后見其 所遺衣服弊壞,大笑曰:「正宮皇后,何至服此等衣耶?」 其樸素可知。踰月,皇太子自冀寧歸,哭之甚哀。

順帝奇皇后

按《元史后妃傳》:「完者忽都皇后奇氏,高麗人,生皇太 子愛猷識理達臘,家微,用后貴,三世皆追封王爵。初, 徽政院使禿滿迭兒進為宮女主,供茗飲,以事順帝。 后性穎黠,日見寵幸。後荅納失里皇后方驕妒,數箠 辱之。荅納失里既遇害,帝欲立之,丞相伯顏爭不可。 伯顏罷相,沙剌班遂請立為第二皇后,居興聖宮,改」 徽政院為資正院。后無事則取女《孝經》、史書,訪問歷 代皇后之有賢行者為法。四方貢獻,或有珍味,輒先 遣使薦太廟,然後敢食。至正十八年,京城大饑,后命 官為粥食之。又出金銀粟帛,命資正院使朴不花於 京都十一門置冢,葬死者遺骼十餘萬,復命僧建水 陸大會度之。時帝頗怠於政治,后與皇太子愛猷識 理達臘遽謀內禪,遣《朴不花》諭意丞相太平,太平不 答。復召太平至宮,舉酒賜之,自申前請,太平依違而 已。由是后與太子銜之。而帝亦知后意,怒而疏之,兩 月不見。朴不花因后而寵幸,既被劾黜,后諷御史大 夫《佛家奴》為之辯明,《佛家奴》乃謀再劾朴不花,后知 之,反嗾御史,劾佛家奴,謫居潮河。初,奇氏之族在高 麗者,怙勢驕橫,高麗王怒,盡殺之。二十三年,后謂皇 太子曰:「汝何不為我復讎耶?」遂立高麗王族人留京 師者為王,以奇族之子三寶奴為元子。遣同知樞密 院事崔帖木兒為丞相,用兵一萬,并招倭兵,共往納 之。過鴨綠水,伏兵四起,乃大敗,餘十七騎而還。后大 慚。二十四年七月,孛羅帖木兒稱兵犯闕,皇太子出 奔冀寧,下令討孛羅帖木兒。孛羅帖木兒怒,嗾監察 御史武起宗,言后外撓國政,奏帝宜遷后出於外,帝 不答。二十五年三月,遂矯制幽於諸色總管府,令其 黨姚伯顏不花守之。四月庚寅,孛羅帖木兒逼后還 宮,取印章,偽為后書,召太子,后仍回幽所。後又數納 美女於孛羅帖木兒,至百日始還宮。及孛羅帖木兒 死,召皇太子還京師,后傳旨令廓擴帖木兒以兵擁 皇太子入城,欲脅帝禪位。廓擴帖木兒知其意,至京 城三十里外,即遣軍還營,皇太子復銜之。事見《廓擴 帖木兒傳》。會伯顏忽都皇后崩,十二月,中書省臣奏 言后宜正位中宮,帝不答。又奏改資正院為崇政院, 而中政院亦兼主之。帝乃授之冊寶,其冊文曰:「《坤》以 承乾元,人道莫先於夫婦;后以母天下,王化實始於 家邦。典禮之常,古今攸重。咨爾肅良合氏,篤生名族, 來事朕躬。儆戒相成,每勤於夙夜;恭儉率下,多歷於 歲年。既發祥元子於儲闈,復流慶孫枝於甲觀。眷若 中宮之位,允宜淑配之賢。宗戚大臣,況僉言而敷請; 掖庭諸御,咸傾望以推尊。乃屢遜辭,尤可嘉尚。今遣 攝太尉某持節授以玉冊玉寶,命爾為皇后。於戲!慎 修壼政,益勉爾輔佐之心;昭嗣徽音,同保我延洪之 福。其欽寵命,以衍壽祺。」二十八年,從帝北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