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崩,在位二十二年。民間歸咎何氏。喪還河間,合葬慎 陵。

靈帝宋皇后

按《後漢書后紀》:「靈帝宋皇后,諱某,扶風平陵人也。肅 宗宋貴人之從曾孫也。建寧三年,選入掖庭為貴人。 明年,立為皇后。父酆執金吾,封不其鄉侯。后無寵而 居正位,後宮幸姬,眾共譖毀。初,中常侍王甫枉誅勃 海王悝及妃宋氏,妃即后之姑也。甫恐后怨之,乃與 大中大夫程阿共搆言皇后挾左道祝詛,帝信之。光」 和元年,遂策收璽綬。后自致暴室,以憂死。在位八年, 父及兄弟並被誅。諸常侍小黃門在省闥者,皆憐宋 氏無辜,共合錢物,收葬廢后及鄷父子,歸宋氏舊塋 皋門亭。帝後夢見桓帝怒曰:「宋皇后有何罪過,而聽 用邪孽,使絕其命?勃海王悝既已自貶,又受誅斃。今 宋氏及悝自訴於天,上帝震怒,罪在」難救。夢殊明察。 帝既覺而恐,以事問於羽林左監許永曰:「此何祥?其 可禳乎?」永對曰:「宋皇后親與陛下共承宗廟,母臨萬 國,歷年已久,海內蒙化,過惡無聞,而虛聽讒妒之說, 以致無辜之罪。身嬰極誅,禍及家族,天下臣妾,咸為 怨痛。勃海王悝,桓帝母弟也,處國奉藩,未嘗有過。陛 下曾不證審,遂伏其」辜。「昔晉侯失刑,亦夢大厲,被髮 屬地。天道明察,鬼神難誣。宜并改葬,以安冤魂。反宋 后之徙家,復勃海之先封,以消厥咎。」帝弗能用,尋亦 崩焉。

靈帝何皇后

按《後漢書后紀》:「靈思何皇后,諱某,南陽宛人。家本屠 者,以選入掖庭,長七尺一寸。生皇子辯,養於史道人 家,號曰史侯。拜后為貴人,甚有寵幸,性彊忌,後宮莫 不震懾。光和三年,立為皇后。明年,追號后父真為車 騎將軍舞陽宣德侯,因封后母興為舞陽君。時王美 人任娠,畏后,乃服藥欲除之,而胎安不動。又數夢負」 日而行。四年,生皇子協,后遂酖殺美人。帝大怒,欲廢 后,諸宦官固請得止。董太后自養協,號曰董侯。中平 六年,帝崩,皇子辯即位,尊后為皇太后。太后臨朝。后 兄大將軍進欲誅宦官,反為所害。舞陽君亦為亂兵 所殺。并州牧董卓被徵,將兵入洛陽,陵虐朝廷,遂廢 少帝為弘農王而立協,是為獻帝。扶弘農王下殿,北 面稱臣。太后鯁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董卓又議,「太后 踧迫永樂宮,至令憂死,逆婦姑之禮。」乃遷於永安宮。 因進酖,弒而崩,在位十年。董卓令帝出奉常亭舉哀, 公卿皆白衣會,不成喪也。合葬文昭陵。初,太后新立, 當謁二祖廟,欲齋,輒有變故。如此者數,竟不克。時有 識之士心獨怪之。後遂因何氏傾沒漢祚焉。

獻帝伏皇后

按《後漢書后紀》:「獻帝伏皇后,諱壽,琅邪東武人,大司 徒湛之八世孫也。父完,沈深有大度,襲爵不其侯,尚 桓帝女陽安公主,為侍中。初平元年,從大駕西遷長 安,后時入掖庭為貴人。興平二年,立為皇后。完遷執 金吾,帝尋而東歸。李傕、郭汜等追敗乘輿於曹陽。帝 乃潛夜渡河走,六宮皆步行出營,后手持縑數匹。董」 承使符節令孫徽以刃脅奪之,殺旁侍者,血濺后衣。 既至安邑,御服穿敝,唯以棗栗為糧。建安元年,拜完 輔國將軍,儀比三司。完以政在曹操,自嫌尊戚,乃上 印綬,拜中散大夫,尋遷屯騎校尉。十四年卒,子興嗣, 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 議郎趙彥嘗為帝陳言時策,曹操惡而殺之。其餘內 外,多見誅戮。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 「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捨。」操失色,俛仰求 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 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董承女為貴人,操誅 承,而求貴人殺之。帝以貴人有妊,累為請,不能得。后 自是懷懼,乃與父完書,言曹操殘逼之狀,令密圖之, 完不敢發。至十九年,事乃露洩。操追大怒,遂逼帝廢 后,假為策曰:「皇后壽得由卑賤登顯尊極,自處椒房, 二紀於茲。既無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謹身養己之福, 而陰懷妒害,包藏禍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 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詔,其上皇后璽綬,退避中宮, 遷於它館。嗚呼傷哉!自壽取之,未致於理,為幸多焉。」 又以尚書令華歆為郗慮副,勒兵入宮收后,閉戶藏 壁中,歆就牽后出。時帝在外殿,引慮於坐,后被髮徒 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 何時。」顧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遂將后下暴室, 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酖殺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 及宗族死者百餘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

獻帝曹皇后

按《後漢書后紀》:獻穆曹皇后,諱節,魏公曹操之中女 也。建安十八年,操進三女憲、節、華為夫人,聘以束帛 元纁五萬匹,小者待年於國。十九年,並拜為貴人。及 伏皇后被弒,明年立節為皇后。魏受禪,遣使求璽綬, 后怒不與,如此數輩。后乃呼使者入,親數讓之,以璽 綬抵軒下,因涕泣橫流曰:「天不祚爾!」左右皆莫能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