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洞房。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按流徵以

卻轉兮,聲窈玅而復揚。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 自卭。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縱橫。舒息悒而增 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愆 殃。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搏芬若以為枕 兮,席荃蘭而茝香。忽寢寐而夢想兮,恍若君之在旁。 惕寐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眾雞鳴而愁予兮, 起視月之精光。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于東方。望 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歲兮,懷 鬱鬱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 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郭皇后紀論》
後漢·書

論曰:「物之興衰,情之起伏,理有固然矣。而崇替去來 之甚者,必唯寵惑乎!當其接床笫,承恩色,雖險情贅 行,莫不德焉。及至移意愛,析燕私,雖惠心妍狀,愈獻 醜焉。愛升則天下不足容其高歡隊,故九服無所逃 其命。斯誠志士之所沈溺,君人之所抑揚,未或違之 者也。郭后以衰離見貶,恚怨成尤,而猶恩加別館,增」 寵黨戚。至乎「東海逡巡,去就以禮」,使後世不見隆薄 進退之隙,不亦光于古乎!

《皇后紀後論》
同前

論曰:漢世皇后無諡,皆因帝諡以為稱。雖呂氏專政, 上官臨制,亦無殊號。中興,明帝始建「光烈」之稱,其後 並以「德」為配。至于賢愚優劣,混同一貫,故馬、竇二后 俱稱「德」焉。其餘唯帝之庶母及蕃王承統,以追尊之 重,特為其號,如「恭懷」、孝崇之比是也。初平中,蔡邕始 追正和熹之諡,其「安思、順烈」以下,皆依而加焉。

《高后贊》
荀悅

《本紀》稱「孝惠、高后之時,海內得離戰爭之苦,君臣俱 無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闥,而天下 晏然,刑罰罕用,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及福祚諸呂大 過,漸至縱橫殺戮,鴆毒生於豪強,賴朱虛周陳惟社 稷之重,顧山河之誓,殲討篡逆,匡救漢祚,豈非忠哉! 王陵之徒,精潔心過於丹青矣。」

《立張氏為惠帝后論》
前人

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詩》稱「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易》稱「正家道。」家道正而天下大定矣。姊 子而為后,昏于禮而黷于人情,非所以示天下,作民 則也。群臣莫敢諫,過哉!

《上言追尊甘夫人為昭烈皇后》
諸葛亮

《甘生後主》章武二年追諡「皇思夫人」 先主薨亮上言追尊為后。

皇思夫人履行修仁,淑慎其身。大行皇帝昔在上將, 嬪配作合,載育聖躬,大命不融。大行皇帝存時,篤義 垂恩,念皇思夫人神柩在遠飄颻,特遣使者奉迎。會 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神柩已到,又梓宮在道,園 陵將成,安厝有期。臣輒與太常臣賴恭等議:《禮記》曰: 「立愛自親始,教民孝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不忘 其親,所繇生也。《春秋》之義,母以子貴。昔高皇帝追尊 太上昭靈夫人為昭靈皇后,孝和皇帝改葬其母梁 貴人,尊號曰恭懷皇后;孝愍皇帝亦改葬其母王夫 人,尊號曰靈懷皇后。今皇思夫人宜有尊號,以慰寒 泉之思,輒與恭等。案諡法宜曰昭烈皇后。《詩》曰:「榖則 異室,死則同穴。」故昭烈皇后宜與大「行皇帝合葬。臣 請太尉告宗廟,布露天下,具禮儀別奏。」

《姜嫄簡狄贊》
魏·陳思王植

《嚳》有四妃,子皆為王。帝摯且崩,堯承天綱。元鳥大跡, 殷周美祥。稷契既生,翊化虞唐。

《禹妻贊》
同前

禹娶塗山,土功是急。聞啟之生,過門不入。女嬌達義, 明勳是執。成長聖嗣,天祿以襲。

《湯妃頌》
同前

殷湯令妃,有莘之女。「仁教內修,度儀以處。清謐后宮, 九嬪有序。伊為媵臣,遂作元輔。」

《姜后頌》
同前

於鑠姜后,光配周宣。非禮不動,非禮不言。晏起失朝, 永巷告愆。王用勤政,萬國以虔。

《請立貴嬪為皇后表》
傅嘏

有虞始德,觀化媯汭,夏后創業,啟作塗山,咸以淑哲, 垂之典頌。伏惟貴嬪,誕秀令族,稟貞高冑,應昭明之 量,兼聖善之行。金璽未授,而玉瑞先顯,表贊天休,昭 隆后祚,貞侔先典,告踰往訓,而猶潛光,未即皇統,進 違二儀煙熅之德,退闕懸象兼曜之儀,群僚百辟,所 以竦佇。陛下欽若天秩,祇贊帝祉,夙崇盛禮,俾君萬 「國。則六合承風,天下幸甚。」

《冊皇后文》
晉·書

惟升平元年八月,皇帝使使持節、兼太保、侍中、太宰、 武陵王晞,冊命故散騎侍郎女何氏為皇后。咨爾《易》 本乾坤,《詩》首《關雎》,王化之本,實由內輔。是故皇英嬪 虞,帝道以光;任、姒母周,祚嗣克崇。皇后其祗勗厥德, 以肅承宗廟,虔恭中饋,盡敬婦道,師導六宮,作軌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