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女,忠孝令門,善慶奕世,幽閑專靜,藹聞和聲。婉睦惠

慈,雅應柔則。天祚之合,文定厥祥,人謀協從,龜告并 吉。是宜入聽內職,輔宣外和。式瞻褘翟之章,上直軒 龍之象。嘉典大備,並行古今之情文;盛德有開,增美 國家之治理。」於戲!惟恭儉為富貴之守,惟憂勤為康 樂之資。如《關睢》之進賢,則可以基風化之成;如樛木 之逮下,則可以將福履之盛。用久乃濟,匪初其難。勉 爾欽修,以法三宮之端一;相予顯祀,以崇七廟之清 明。垂光紫庭,襲譽彤管。可立為皇后。

《賀冊皇后表》
曾肇

「中闈肇建,盛禮興行,人神協謀,夷夏胥慶。」竊以國家 為天下之本,后妃實王化之基,致治所繇,求端非遠。 恭惟皇帝陛下紹天駿命,垂世永圖,承七廟之吉蠲, 奉三宮之共養。而長秋虛位,六職曠官,咨求淑人,來 相宗事。上遵太母之訓,下採有司之言。鼓鐘在庭,典 冊備物。坤元博厚,已正于隆名;婦順章明,可風于率 下。臣身雖在外。義不忘君。誦《造舟》之詩。想見光輝之 盛。申彤管之戒。庶幾補報之忠

《諫立后》
鄒浩

臣聞《禮》曰:「天子之與后,猶日之與月,陰之與陽,相須 而成者也。」天子理陽道,后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后聽 內職。然則立后以配天子,安得不審?今陛下為天下 擇母,而所立乃賢妃劉氏,一時公議,莫不疑惑。誠以 國家自有仁祖故事,不可不遵用之耳。蓋皇后郭氏 與美人尚氏爭寵致罪,仁祖既廢,后不旋踵,并斥美 「人,所以示公也。乃至立后,則不選于妃嬪,必選于貴 族,而立慈聖、光獻,所以遠嫌也,所以為天下萬世法 也。陛下以罪廢孟氏,與廢郭氏實無以異。然孟氏之 罪未嘗付外雜治,果與賢妃爭寵而致罪乎?世固不 得而知也。果不與賢妃爭寵而致罪乎?世亦不得而 知也。若與賢妃爭寵而致罪,則并斥」美人以示公,固 有仁祖故事存焉。若不與賢妃爭寵而致罪,則不立 妃嬪以遠嫌,亦有仁祖故事存焉。二者必居一于此 矣,不可得而逃也。況孟氏罪廢之初,天下孰不疑賢 妃以為后,及讀《詔書》,有「別選賢族」之語,又聞陛下臨 朝慨歎,以廢后為國家不幸,又見宗景有立妾之請, 陛下怒其輕亂名分,而重賜譴責,于是天下始釋然 不疑陛下立后之意在賢妃也。今果立之,則天下之 所以期陛下者,皆莫之信矣。載在史冊,傳示萬世,不 免上累聖德,可不惜哉!可不惜哉!且五霸三王之罪 人也,其葵丘之會載《書》猶首曰:「無以妾為妻」,況陛下 之聖高出三王之上,其可忽此乎?萬一自此以後,士 大夫有以妾為妻者,臣僚糾劾以聞,陛下何以處之? 不治則傷化敗俗,無以為國;治之則上行下效,難以 責人。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 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 則民無所措手足。」夫名之不正,遂至民無所措手足, 其為害何可勝道?尤不可不察也。臣伏觀陛下天性 仁孝,追奉謨烈,惟恐一毫不當先帝之意。然先帝在 位,動以二帝、三王為法,斥兩漢而下不取。今陛下乃 引自漢以來有為五霸之所不為者以自比,是豈先 帝之意乎?是豈繼志述事所當然者乎?此尤公議之 所未諭也。臣觀白麻內再三言之者,不過稱賢妃有 子,及引永平祥符立后事,以為所咨之故實。臣請論 其所以然者:若曰有子可以為后,則永平中貴人馬 氏未嘗有子也,所以立為后者,以德冠後宮故也。祥 符中德妃劉氏亦未嘗有子也,所以立為后者,以鍾 英甲族故也。又況貴人之系,實為馬援之女,德妃之 時,且無廢后之嫌,其與賢妃事體迥然異矣。若曰賢 妃德冠後「宮,亦如貴人,鍾英甲族,亦如德妃。則何不 於孟氏罪廢之初,用立慈聖光獻故事便立之乎?必 遷延四年,以待今日,果何意耶?必欲以此示天下,果 信之耶?兼臣聞頃年冬享景靈宮,賢妃實隨駕以往, 是日雷作,其變甚異。今又宣麻之後,大雨繼日,已而 飛雹。又自告天地、宗廟、社稷以來,陰霪不止,以」動人 心,則上天之意益可見矣。陛下事天甚謹,畏天甚至, 尤宜思所以動天而致然者。攷之人事既如彼,求之 天意又如此,安可不留聖慮乎?夫成湯,聖君也,仲虺 不稱其無過,而稱其改過不吝;高宗,賢君也,傅說不 告以拒諫,而告以從諫。則聖臣雖愚,不足以方古。諫 者嘗念唐太宗猶有恥君不及「堯、舜之臣」,況直可以 為堯、舜如陛下之聖,而於身親見之乎?是以不敢愛 身,冒犯天威,圖報陛下親自識拔大恩之萬一,而區 區血誠盡於此矣。惟陛下俯從而改之,不以為吝,則 萬世之下所以仰望陛下之聖者,亦將在成湯、高宗 之上矣。豈不美哉!豈不美哉!伏望聖慈親賜詔納,不 以一時改命為「甚難,而以萬世公議為足畏。追停冊 禮,別選賢族,如初詔施行。庶幾上答天意,下慰人心, 為宗廟社稷無疆之計。不勝幸甚!不勝幸甚!」

《代賀皇后牋》
程珌

望長樂之宮,常懷定省;接椒房之殿,今奉晨昏。仰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