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3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昭成子窟咄

按《魏書》本傳:「昭成子窟咄,昭成崩後,苻洛以其年長, 逼徙長安。苻堅禮之,教以書學。因亂隨慕容永東遷, 永以為新興太守。劉顯之敗,遣弟亢埿等迎窟咄,遂 逼南界,於是諸部騷動。太祖左右于桓等謀應之,同 謀人單烏干以告,太祖慮駭人心,沈吟未發。後三日, 桓以謀白其舅穆崇,崇又告之,太祖乃誅桓等五人, 餘莫題等七姓悉原不問。」太祖慮內難,乃北踰陰山, 幸賀蘭部,遣安及同長孫賀徵兵於慕容垂。賀亡奔 窟咄。安同間行遂達中山,慕容垂遣子賀驎步騎六 千以隨之。安同與垂使人蘭紇俱還,達牛川,窟咄兄 子意烈捍之,安同乃隱藏於商賈囊中,至暮,乃入空 井得免,仍奔賀驎。軍既不至,而稍前逼賀染干。染干 陰懷異端,乃為窟咄來侵北部。人皆驚駭,莫有固志。 於是北部大人叔孫普洛節及諸烏丸,亡奔衛辰。賀 驎聞之,遽遣安同、朱譚等來。既知賀驎軍近,眾乃少 定。太祖自弩山幸牛川,窟咄進屯高柳。太祖復使安 同詣賀驎,因剋會期。安同還,太祖踰《參合》,出代北,與 賀驎會於高柳。窟咄困迫,望旗奔走,遂為衛辰殺之。 帝悉收其眾。賀驎別帝歸於中山。

清河王紹

按《魏書道武七王傳》,「道武皇帝十男,宣穆劉皇后生 明元皇帝,賀夫人生清河王紹,大王夫人生陽平王 熙,王夫人生河南王曜,河間王脩、長樂王處文二王 母氏闕。段夫人生廣平王連、京兆王黎,皇子渾及聰 母氏並闕,皆早薨,無後。」按本傳,「清河王紹,天興六 年封,兇狠險悖,不遵教訓,好輕游里巷,劫剝行人,斫 射」犬豕,以為戲樂。太祖嘗怒之,倒懸井中,垂死乃出。 太宗常以義方責之,遂與不協,恆懼其為變。而紹母 夫人賀氏有譴,太祖幽之於宮,將殺之,會日暮未決, 賀氏密告紹曰:「汝將何以救吾?」紹乃夜與帳下及宦 者數人踰宮犯禁,左右侍御呼曰:「賊至!」太祖驚起,求 弓刀不獲,遂暴崩。明日,宮門至,日中不開。紹稱詔,召 百僚於西宮端門前北面而立。紹從門扇間謂群臣 曰:「我有父,亦有兄,公卿欲從誰也?」王公已下皆驚愕 失色,莫有對者。良久,南平公長孫嵩曰:「從王。」群臣乃 知宮車晏駕,而不審登遐之狀,唯陰平公元烈哭泣 而去。於是朝野兇兇,人懷異志,肥如侯賀護舉烽於 安陽城北,故賀蘭部人皆往赴之,其餘舊部亦率子 弟招集族人,往往相聚。紹聞人情不安,乃出布帛班 賜王公以下,上者數百匹,下者十匹。先是,太宗在外, 聞變乃還,潛於山中,使人夜告北新侯安同,眾皆嚮 應。太宗至城西,衛士執送紹,於是賜紹母子死,誅帳 下閹官宮人為內應者十數人。其先犯乘輿者,群臣 於城南都街生臠,割而食之。紹時年十六。紹母即獻 明皇后妹也,美而麗。初,太祖如賀蘭部,見而悅之,告 獻明后請納焉。后曰:「不可。此過美,不善,且已有夫。」太 祖密令人殺其夫而納之,生紹,終致大逆焉。

陽平王熙

按《魏書》本傳:「陽平王熙,天興六年封。聰達有雅操,為 宗屬所欽重。太宗治兵於東部,詔熙督十二軍校閱, 甚得軍儀。太宗嘉之,賞賜隆厚。後討西部,越勤有功。 泰常六年薨,時年二十三。太宗哀慟不已,賜溫明祕 器,禮物備焉。熙有七子。」

河南王曜

按《魏書》本傳:「河南王曜,天興六年封。五歲,嘗射雀於 太祖前,中之,太祖驚嘆焉。及長,武藝絕人,與陽平王 熙等並督諸軍講武,眾咸服其勇。泰常七年薨,時年 二十二,有七子。」

河間王修

按《魏書》本傳:「河間王修,天賜四年封。泰常元年薨,無 子。世祖繼,絕世,詔河南王曜之子羯兒襲修爵。」

長樂王處文

按《魏書》本傳:「長樂王處文,天賜四年封。聰辯夙成。年 十四,泰常元年薨,太宗悼傷之,自小斂至葬,常親臨 哀慟。陪葬金陵。無子,爵除。」

廣平王連

按《魏書本傳》:「廣平王連,天賜四年封,始光四年薨,無 子。世祖繼絕世,以陽平王熙之第二子渾為南平王, 以繼連後。」

京兆王黎

按:《魏書本傳》:「京兆王黎,天賜四年封,神麚元年薨。」

襄城王題

按《魏書上谷公傳》:「上谷公紇羅子題,少以雄武知名, 賜爵襄城公。從征中山,受詔徇下諸郡,撫慰新城,皆 安化樂業,進爵為王。擊慕容驎於義臺,中流矢薨。帝 以太醫令陰光為視療不盡術,伏法。子悉襲降爵為 襄陽公,卒贈襄城王。」

衛王儀

按《魏書秦王傳》:「秦明王翰子儀,身長七尺五寸,容貌 甚偉,美鬚髯,有算略,少能舞劍,騎射絕人。太祖幸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