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4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思溫靖王士俴

按《宋史濮王傳》:「士俴,濮安懿王曾孫也。紹興二十五 年十一月襲封,除崇慶軍節度使。初,仲儡薨,秦檜專 政,罷襲。檜死,始封士俴。踰年薨,贈少師,追封思王,諡 溫靖。」

安王士輵

按《宋史濮王傳》:「士輵,士俴弟也。紹興二十八年,由建 州觀察使襲封,授昭化軍節度使。初,懿王神貌奉安 報恩寺西狹,屋居隘陋,士輵請別營祠堂,許之。久之, 加檢校少保,累加開府儀同三司,賜嗣濮王居為世 業。除知大宗正事,累加三少,充醴泉觀使。淳熙七年 薨,贈太傅,追封安王。」

和義忠靖王士晤

按《宋史》本傳:「士晤,字公美,濮安懿王曾孫也。天資警 敏,兒時儼如成人。比弱冠,為右監門衛大將軍、貴州 團練使。從上皇北遷,次洺州東,與諸宗室議,欲遁還 據城。謀未就而金人圍合,皆散走。士晤乘驢西亡,夜 半盜敓驢去,徒步疾趨,遲明,抵武安酒家,語人曰:『我 皇叔也』。邑官聞之來謁,資以衣冠鞍馬。因募得少壯」 百餘人,從至磁州,招集義兵,以解洺圍,旬日間,得勝 兵五千人,歸附者數萬。時洺州守臣王麟欲叛降敵, 軍民怒殺之,推統制韓一為主。士晤夜半薄城下,力 戰破圍。翌日入城,部分守禦。敵治壕塹,樹鹿角,示以 持久。士晤厲將士死守,飛火砲碎其攻具,以計生得 其首領,敵乃解圍去。以功遷權知洺州,仍兼防禦使。 建炎二年,金人再犯洺,糧盡援絕,眾不能守,乃擁士 晤出城,由白家灘抵大名府,詔赴行在。紹興五年,遷 泉州觀察使,再遷平海軍承宣使、知南外宗正事。時 泉邸新建,向學者少,士晤奏「宗子善軫文藝卓絕,眾 所推譽,乞免文解」,由是人知激勸。遷節度使,未拜而 卒,年四十六。贈少師,追封和義郡王。淳熙中,諡「忠靖。」 子不流,歷臨安、紹興帥,治有聲。

韶王士歆

按《宋史濮王傳》:「士歆,濮恭孝王仲湜第十一子也。由 保康軍節度使襲封,加開府儀同三司,累陞三少。慶 元二年薨,贈太傅,追封韶王。」

循王士㒟

按《宋史》本傳:「士㒟,字立之,郇康孝王仲御第四子。有 大志,好學,善屬文。初補右班殿直,累遷忠州防禦使、 鄭州觀察使,由寧遠軍承宣使轉權同知大宗正事。 時康王建大元帥府,士㒟請於孟太后,乞命帥府得 承制,便宜行事。又請奉王承大統,太后從之。王遂即 位,除光山軍節度使,扈蹕南幸。黃潛善等用事,士㒟」 論其誤國,潛善斥之,出知南外宗正事。會苗傅、劉正 彥作亂,士㒟易服入杭,以蠟書遺張浚,趣其勤王;復 遺呂頤浩書,勉其與浚同濟國難。苗傅等怒浚,浚坐 謫。復遺浚書,謂「朝廷無他意,俾賊勿疑耳。」事平,加檢 校少保,除同知大宗正事。丁母憂,起復,除大宗正事。 請序位安定郡王下,從之。累乞祠,不許。以定策功,詔 其子不議改文秩,不怞易環衛官。加士㒟檢校少師, 尋加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入覲,勸帝留意恤 民。金人既歸河南、陝西地,命士㒟謁陵寢,遂入柏城, 披歷榛莽,隨宜葺治,禮畢而還。特封齊安郡王,以旌 其勞。尋權主奉濮安懿王祠事。軍興,罷宗室賜予,至 有喪不能斂者。士㒟以聞,詔緦麻袒免親任環衛官 而身亡者,賜錢有差。士㒟數言事忤秦檜。及岳飛被 誣,士㒟力辨曰:「中原未靖,禍及忠義,是忘二聖,不欲 復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飛,無他。」檜大怒,諷言者論士 㒟交通飛,蹤跡詭祕,事切聖躬,遂奪官。中丞万俟卨 復希旨連擊之,謫居於建,凡十二年而薨,年七十。帝 哀之,贈太傅,追封循王。六子皆進官二階。長子不凡, 方苗傅之亂,刲股納蠟書,持告張浚,以功轉兩官,易 文資。從趙哲收復建州,殺葉濃,以功賜爵二級。

建安郡王士𡸕

按《宋史》本傳:「士𡸕字仰夫,太宗五世孫。初以廕補官, 累轉太子率府副率。建炎初,隆祐太后幸洪州,敵奄 至,百司散走。士𡸕至一大船中,見二帝御容,負以走, 遇潰兵數百,同行至山中,眾欲聚為盜,士𡸕出御容 示之曰:『盜不過求食,為朝夕計耳,孰若仰給州縣』?士 𡸕以近屬諭之,必從。如此則今日不饑餓,後日不失 賞,是一舉而兩得也。」眾聽命,乃走謁太后虔州。會虔 民作亂,鄉兵在外為應,與官軍相持。士𡸕詣執政,謂 當請太后急肆赦,人知免死,庶可安集。又宜急諭城 中,城中定則外寇可弭。譬如服藥,心腹已安,外禦風 濕,乃餘事耳。赦既下,城中遂定。遷右監門衛大將軍、 惠州防禦使。紹興二十一年卒,贈建寧軍承宣使,追 封建安郡王。

安定郡王令畤

按《宋史燕王傳》:「紹興元年詔曰:『太祖皇帝刱業垂統, 德被萬世,神祖詔封子孫一人為安定郡王,世世勿 絕。今其封不舉,朕甚憫之。有司其上合封人名,遵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