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4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郡要害,復出兵涉河東,駐嵐、石、保德之境,以相牽制。 宗弼遣孔彥舟下汴、鄭兩州,王伯龍取陳州,李成取 洛陽,自率眾取亳州及順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 時暑,宗弼還軍於汴,岳飛等軍皆退去,河南平,時天 眷三年也。上使使勞問宗弼以下將士,凡有功軍士 三千,「並加忠承校尉。」攻嵐、石、保德,皆克之。宗弼入朝。 是時,上幸燕京,宗弼見於行在所。居再旬,宗弼還軍, 上起立,酌酒飲之,賜以甲冑弓矢及馬二匹。宗弼已 啟行四日,召還。至日,希尹誅。越五日,宗弼還軍,進伐 淮南,克廬州。上幸燕京,宗弼朝燕京,乞取江南,上從 之。制詔都元帥宗弼北還軍,與宰相同入奏事。俄為 尚書左丞相,兼侍中、太保、都元帥,領行臺如故。詔以 燕京路隸尚書省,西京及山後諸部族隸元帥府。乃 還軍,遂伐江南。既渡淮,以書責讓宋人,宋人答書乞 加寬宥。宗弼令宋主遣信臣來稟議,宋主乞先斂兵, 許敝邑拜表闕下,宗弼以《便宜,約》以畫淮水為界,上 遣護衛將軍撒改往軍中勞之。三年二月,宗弼朝京 師,兼監修國史,宋主遣端明殿學士何鑄等進《誓表》, 其表曰:「臣構言,今來畫疆,合以淮水中流為界,西有 唐、鄧州,割屬上國。自鄧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為 界,屬鄧州。其四十里外並西南盡屬光化軍,為敝邑 沿邊州城,既蒙恩造,許備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 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二 十五萬兩、匹。自壬戌年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 州交納。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 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敝邑永有憑 焉。」宗弼進拜太傅。迺遣左宣徽使劉筈使宋,以袞冕、 圭寶珮璲玉冊冊康王為宋帝。其《冊文》曰:皇帝「若曰: 『咨爾宋康王趙構,不弔天降喪於爾邦,亟瀆齊盟,自 貽顛覆。俾爾越在江表,用勤我師旅,蓋十有八年於 茲。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過,誕誘爾衷,封 奏狎至,願身列於藩輔。今遣光祿大夫、左宣徽使劉 筈等持節冊命爾為帝,國號宋,世服臣職,永為屏翰。 嗚呼欽哉!其恭聽朕命』。」仍詔天下,賜宗弼人口、牛、馬 各千,駝百、羊萬,仍每歲宋國進貢,內給銀絹二千兩 匹。宗弼表乞致仕,不許,優詔答之,賜以金券。皇統三 年,為太師、領三省事都元帥,領行臺尚書省事如故。 皇統八年,薨。大定十五年,諡忠烈。十八年,配享太宗 廟庭。子孛迭。

衛王宗強

按《金史》本傳:「宗強,本名阿魯。天眷元年,封紀王。三年, 代宗固為燕京留守,封衛王、太師。皇統二年十月薨, 輟朝七日,喪至上京,上親臨哭之慟,仍親視喪事。子 阿鄰、可喜、阿瑣。」

蜀王宗敏

按《金史》本傳:宗敏本名阿魯補。天眷元年,封邢王。皇 統三年,為東京留守,拜左副元帥,兼會寧牧,進拜都 元帥,兼判大宗正事,再進太保,領三省事,兼左副元 帥,領行臺尚書省事,封曹國王。海陵謀弒立,畏宗敏 屬尊且材勇,欲搆誣以除之。時熙宗屢殺大臣,宗敏 憂之,謂海陵曰:「主上喜殘殺,而國家事重,奈何?」宗敏 言時,適左右無人,海陵將以此為指斥搆害之,自念 無證不可發,乃止。及弒熙宗,使葛王召宗敏。葛王者, 世宗初封也。宗敏聞海陵召,疑懼不敢往。葛王曰:「叔 父今不即往,至明日如何與之相見?」宗敏入宮,海陵 欲殺之,尚猶豫,以問左右。烏帶曰:「彼太祖子也,不殺 之,眾人必有異議,不如除之。」乃使僕散忽土殺之。忽 土刃擊宗敏,宗敏左右走避,膚髮血肉,狼藉遍地。葛 王見殺,宗敏問於眾曰:「國王何罪而死?」烏帶曰:「天許 大事,尚已行之,此蟣蝨爾,何足道者。」天德三年,海陵 追封宗敏為太師,進封爵;妃蒲察氏進國號,封子撒 合輦舒國公,賜名褒,進,封王。阿里罕封密國公。正隆 六年,契丹撒八反,海陵遣使殺諸宗室,阿里罕遂見 殺。大定間,詔復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