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4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賞其義方之訓。

魯王靈夔

按《唐書》本傳:「魯王靈夔,篤學善草隸,通音律。初王魏, 後王燕,為幽州都督。已而徙王,實封至千戶。頻歷五 州刺史,遷太子太師。垂拱元年,徙相州。坐與越王謀 起兵,流振州,自殺。」

按《舊唐書》本傳:「魯王靈夔,高祖第十九子也。少有美 譽,善音律,好學,工草隸。與同母兄韓王元嘉特相友 愛。貞觀五年,封魏王。十年,改封燕王,賜實封八百戶, 授幽州都督。十四年,改封魯王,授兗州都督。二十三 年,加實封滿千戶。永徽六年,轉隆州刺史。後歷絳、滑、 定等州刺史,太子太師。垂拱元年,授邢州刺史。四年」, 與兄元嘉子黃公譔結謀,欲起兵應接越王貞父子。 事洩,配流振州,自縊而死。

江安王元祥

按《唐書》本傳,江安王元祥,始王許,後徙王,四為州刺 史,實封至千戶。性庸迷,所至營財產無厭。時滕、蔣、虢 三王皆貪暴,得其府官者惡之,不願行,故時語曰:「寧 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蔣、虢。」元祥魁大,帶十圍,食兼 數人,韓、虢、魏亦鴻偉,然不逮也。薨贈司徒、并州大都 督,陪葬獻陵。七子,晫為永嘉王,有禽獸行,誅死。皎為 武陽王,餘皆爵公。武后時,多及誅。皎子叢,以幼流死 嶺表,葬南安,人號其冢為「天孫墓。」中宗立,以從子欽 嗣王,又以皎封絕,更取弟子繼宗嗣。既而以郡王不 襲,降澧國公。

密貞王元曉

按《唐書》本傳:「密貞王元曉,貞觀中為虢州刺史,實封 至千戶,徙澤州。薨,贈司徒、揚州都督,陪葬獻陵。子穎 嗣,為南安王。薨,子勗嗣,早薨。神龍初,以穎弟亮養子 曇嗣。開元五年,更詔元曉再從孫東莞郡公徹嗣,徙 封濮陽郡王,歷宗正卿、金紫光祿大夫。」

滕王元嬰

按《唐書》本傳:滕王元嬰,貞觀十三年始王,實封千戶, 為金州刺史。驕縱失度。在太宗喪,集官屬燕飲歌舞, 狎昵廝養。巡省部內,從民借狗求罝,所過為害,以丸 彈人,觀其走避則樂。城門夜開,不復有節。高宗以書 切責曰:「朕以王至親,不忍致於法,今署下上考,冀媿 王心。」久之,遷洪州都督。官屬妻美者,紿為妃,召逼私 之。嘗為典籤崔簡妻鄭嫚罵,以履抵元嬰面,血流乃 免。元嬰慚,歷旬不視事。後坐法削戶及親事帳內之 半,謫置滁州。起授壽州刺史,徙隆州,復不循法。錄事 參軍事裴聿諫正其失,元嬰捽辱之。聿入計具奏,帝 遷聿六品上階。帝嘗賜諸王綵五百,以元嬰及蔣王 貪黷,但下書曰:「滕叔、蔣弟不須賜,給麻二車,助為錢 緡。」二王大慚。武后時,進拜開府儀同三司、梁州都督。 薨,贈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獻陵。子十八人,長子脩琦 嗣為長樂王,餘爵公。垂拱中,六人死詔獄。神龍初,更 以少子脩信子涉嗣。開元中,授左驍衛將軍。薨,子湛 然嗣,從元宗至蜀,擢左金吾將軍。

按《舊唐書》本傳:「永徽中,元嬰頗驕縱逸遊,動作失度。 高宗與書誡之曰:『王地在宗枝,寄深磐石,幼聞《詩》《禮》, 夙承義訓,實冀孜孜無怠,漸以成德,豈謂不遵軌轍, 踰越典章。且城池作固,以備不虞,關鑰閉開,須有常 準。鳩合散樂,并集府僚,嚴關夜開,非復一度,遏密之 悲,尚纏比屋。王以此情事,何遽紛紜?又巡省百姓,本 觀風問俗,遂乃驅率老幼,借狗求罝,志從禽之娛,忽 黎元之重。時方農要,屢出畋遊,以彈彈人,將為笑樂, 取適之方,亦應多緒,何必此事,方得為娛?晉靈虐主, 未可取則。趙孝文趨走小人,張四又倡優賤隸,王親 與博戲,極為輕脫。一府官僚,何所瞻望?凝寒方甚,以 雪埋人,虐物既深,何以為樂』?」家人奴「僕,侮弄官人,至 於此事,彌不可長。朕以王骨肉至親,不能致王於法, 令與王下上考,以媿王心。人之有過,貴在能改。國有 憲章,私恩難再。興言及此,慚歎盈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