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4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正租「庸充數。」唐隆元年,遺制,以嗣雍王守禮、壽春王 成器封為親王,各賜實封一千戶。開元之後,朝恩睦 親,以寧府最長,封至五千五百戶;岐、薛愛弟著勳五 千戶;申府以外家微至四千戶;邠府以外枝至一千 八百戶。皇妹為公主者,食封一千戶;中宗女亦同。其 後,皇子封王者,賜封二千戶;皇女為公主「者,賜封五 百戶。咸宜賜湯沐。」以母惠妃封至一千戶。諸皇女為 公主者,例加至一千戶。其封自開元已來,皆約以三 千為限。

延王玢

按《唐書》本傳,「延王玢母,尚書左丞範之孫。帝重其名 家,而玢亦仁愛有學,既封,遙領安西大都護。帝入蜀, 玢凡三十六子,不忍棄,故徐進。數日見行在所。帝怒, 漢中王瑀申救得解,聽歸靈武。興元元年薨。子倬王 彭城郡,侹平陽,倞魯國公,偃荊國公,优太僕卿。」 按《舊唐書》本傳,延王玢,元宗第二十子也,初名洄,玢 母即尚書左丞柳範孫也,最為名家,元宗深重之。玢 亦仁愛有學問,開元十三年,封為延王。十五年,遙領 安西大都護、磧西節度大使。二十三年七月,加開府 儀同三司,餘如故。改名玢。

盛宣王琦

按《唐書》本傳,「盛宣王琦既封,領揚州大都督。帝之西, 詔為廣陵大都督、淮南江東、河南節度大使,以劉彙 為副,李成式為副大使,琦不行。」廣德二年薨,贈太傅。 子償封真定王,佩武都王,俗徐國公,係許國公。 按《舊唐書》本傳,盛王琦,元宗第二十一子也,壽王母 弟,初名沐,十五年三月封為盛王,當年遙領揚州大 都督。二十年,加開府儀同三司,餘如故,改名琦。天寶 十五年六月,元宗幸蜀,在路除琦為廣陵大都督,仍 領江南東路及淮南、河南等路節度、支度、採訪等使, 以前江陵大都督府長史劉彙為之副,以廣陵長史 李成式為副大使、兼御史中丞。琦竟不行。廣德二年 四月薨,贈太傅。天寶末,有子封王者二人,償「《真定郡 王》、太常卿同正員;佩封《武都郡王》,殿中監同正員。」

濟王環

按:《唐書》本傳,濟王環,逸其薨年。子傃王永嘉郡,俛平 樂郡。

按《舊唐書》本傳:「濟王環,元宗第二十二子也,初名溢。 開元十三年三月,封濟王。二十三年七月,授開府儀 同三司,其月改名環。天寶末有子封為王者二人:傃 為永嘉郡王、衛尉卿同正員;俛為平樂郡王、光祿卿 同正員。」

信王瑝

按《唐書》本傳:「信王瑝,開元二十一年始王,與義、陳、豐、 恆、涼、汴六王同封;子佟封新安王,倜晉陵王。」

按《舊唐書》本傳:「信王瑝,元宗第二十三子也。初名沔。 開元十三年三月,封為信王。二十三年七月,授開府 儀同三司,仍改名瑝。天寶末有子封為王者二人:佟 為新安郡王、太常卿同正員;倜為晉陵郡王、光祿卿 同正員。」

義王玼

按:《唐書》本傳,「義王玼與信王並失薨年。子儀為舞陽 王,僇高密王。」

按《舊唐書》本傳:「義王玼,元宗第二十四子也。初名漼。 開元十三年三月,封為義王。二十二年七月,授開府 儀同三司,仍改名玼。天寶末有子封為王者二人:儀 為舞陽郡王、太僕卿同正員;僇為高密郡王、宗正卿 同正員。」

陳王珪

按《唐書》本傳:「陳王珪二十一子,得王者三人:倫王安 南郡,佗臨淮,佼安陽。」

按《舊唐書》本傳:「陳王珪,元宗第二十五子也。初名渙。 開元二十三年七月,封為陳王。二十四年三月,改名 珪。天寶末,男女二十一人封為王者二人:佗為臨淮 郡王、太常卿同正員;佼為安陽王、殿中監同正員。」

豐王珙

按《唐書》本傳,豐王珙已封為左衛大將軍,帝至普安, 授珙武威都督、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節度大使,以隴 西太守鄧景山為副,珙不行。廣德初,吐蕃入京師,代 宗幸陝,將軍王懷忠閉苑門,以五百騎劫諸王西迎 虜,遇郭子儀,懷忠曰:「上東遷,宗社無主,今僕奉諸王 西奔,以係天下望。公為元帥,惟所廢置。」子儀未對,珙 輒曰:「公何如?」司馬王延昌質責珙曰:「上雖蒙塵,未有 失德,王為藩翰,安得狂悖之言?」子儀亦讓之,即護送 行在所。帝赦不責。珙語不遜,群臣恐其亂,請除之,乃 賜死。子佻為齊安王。

按《舊唐書》本傳:「豐王珙,元宗第二十六子也。初名澄, 開元二十三年七月,封為豐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 珙。天寶十五年六月,元宗幸蜀,至扶風郡,授珙武威 郡都督,仍領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路節度支度、採 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