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4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向落其角距,賊死咋不能入寸尺。亡將卒十萬,盡輸 其南州。王始政於溫,終政於襄。恆平物估賤斂貴出 民用有經。一吏軌民使,令家聽戶視,姦宄無所宿,府 中不聞,急步疾呼。治民用兵,各有條次,世傳為法。任 馬彝、將慎、將鍔、將潛偕,盡其力能。薨,贈右僕射。元和 初,以子道古在朝,更贈太子太師。道古,進士,司門郎。 刺利隨唐睦,徵為少宗正兼御史中丞,以節督黔中。 朝京師,改命觀察鄂岳蘄沔安黃,提其師以伐蔡。且 行,泣曰:「先王討蔡,實取沔蘄安黃,寄惠未亡。今余亦 受命有事於蔡,而四州適在吾封,庶其有集。先王薨, 於今二十五年,吾昆弟在,而墓碑不刻無文,其實有 待,子無用辭。」乃序而詩之。辭曰:「太支十三,曹於弟季。 或亡或微,曹始就事。曹之祖王,畏塞絕遷。零王黎公, 不聞僅存。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載,以有成王。 成王之作,一自其躬。文被明章,武薦畯功。蘇枯弱彊, 齦其姦猖。以報於宗,以昭於王。王亦有子,處王之所, 惟舊之視。蹶蹶陛陛,實取實似。刻詩其碑,為示無止。」

吳王祗

按《唐書鬱林王傳》:「鬱林王,恪子吳王琨子祗,封嗣吳 王,出為東平太守。安祿山反河南,陳留、滎陽、靈昌相 繼陷。祗募兵拒賊,元宗壯之,纍遷陳留太守,持節河 南道節度採訪使,歷太僕宗正卿。代宗大曆時,祗既 宗室老,以太子賓客為集賢院待制。是時勳望大臣 無職事者,皆得待詔於院,給餐錢署舍,以厚其禮。自」 左僕射裴冕等十三人為之。

趙國公峘

按《唐書鬱林王傳》:「鬱林王恪子信安郡王禕子峘,性 質厚,歷官有美名,以王孫封趙國公。楊國忠亂政,悉 斥不附己者。峘由考功郎中拜雎陽太守,以清簡為 二千石最。方入計,而元宗入蜀,即走行在,除武部侍 郎兼御史大夫,俄拜蜀郡太守,劍南節度採訪使。郭 千仞反,與陳元禮共討平之。上皇還京,遷戶部尚書」, 改越國。乾元元年,持節都統江淮節度、宣慰、觀察使。 「都統」之號自峘始。明年,宋州刺史劉展有異志,詔拜 展為淮南節度使,密詔峘與揚州長史鄧景山圖之。 時展強扈,既受詔,即悉兵度淮。峘、景山拒之,戰壽春, 敗績,峘走丹陽,詔貶袁州司馬,卒於官,贈揚州大都 督。弟峴,《別傳》。

虢王巨

按《唐書虢莊王傳》:虢莊王鳳孫邕薨,子巨嗣。巨剛銳 果決,略通書史,好屬辭。天寶五載,出為西河太守,坐 資給柳勣支黨,貶義陽司馬。明年,御史中丞楊慎矜 得罪,其附離史敬忠與巨善,巨坐免官,錮置南賓郡, 召拜夷陵太守。安祿山陷東京,元宗方擇將帥,張垍 言巨有謀,可屬大事,召至京師。楊國忠忌之,謂人曰: 「小兒詎可使對天子,踰月不得見。」帝知之,召入禁中, 對合旨。帝大悅,敕宰相與語,久不得罷。國忠怠,謂巨 曰:「比來人多口打賊,君不爾乎?」巨曰:「誰為相公手打 賊者乎?」乃授陳留、譙郡太守,攝御史大夫、河南節度 使。明日謝。帝驚曰:「何攝為?」即詔兼御史大夫。巨奏:「方 艱難時,賊多詐,有如陛下召臣,何以取信?」乃析契授 之。俄兼統嶺南何履光、黔中趙國珍、南陽魯炅三節 度使事。時炅戰數屈,詔貶為果毅,以來瑱代之。巨奏: 「炅若能存孤城,功足補過,則何以處之?」帝曰:「卿隨所 處置。」巨至內鄉,賊將畢思琛解圍走,遂趣南陽,貶炅 白衣從軍,其暮,稱詔復職。京師平,拜留守、兼御史大 夫。明年,拜太子少師,兼河南尹、東畿採訪使。征乘牛 之出入市者,斥所得佐用度,然稍自盜沒。其妃即張 皇后從女弟,內不睦。巨選府縣官備使令。妃亦引蒲 博少年分黨,招貨賄,撓政事。宗正卿李遵素私張,發 巨贓事,貶遂州刺史。會段子璋反,道遂州,巨倉卒不 知所出,即迎謁,為子璋所殺。子則之,嗜學,年五十餘, 尚執經太學,嗣曹王皋薦之,貞元二年,由睦王府長 史遷左金吾衛大將軍。坐與從甥竇申善,貶昭州司 馬。

魯王道堅

按《唐書魯王傳》:「魯王靈夔子范陽王藹,藹子道堅,方 嚴有禮法,閨門肅如也。七為州刺史,遷國子祭酒。開 元中,選授汴州刺史、河南道採訪使。州據水陸都會, 前後刺史多黷利,唯道堅以清毅稱。入為宗正卿,薨 贈禮部尚書,子宇嗣。」

鄒王宇 戴國公道邃

按《唐書魯王傳》:「魯王道堅子宇,從元宗至蜀,為右金 吾將軍。寶應初,皇太子子封魯王,更封宇為嗣鄒王。 弟道邃封戴國公。恭默自守,以修山東婚姻故事。數 任清職,終尚書右丞。」

廣武王承宏

按《唐書章懷太子傳》:「章懷太子賢,子邠王守禮。守禮 子承宏,爵廣武王,坐交非其人,貶房州別駕,還為宗 正卿。廣德元年,吐蕃入京師,天子如陝,虜宰相馬重 英立承宏為帝,以翰林學士于可封、霍瑰為宰相。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