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4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裕為留後。遷忠武軍節度使。太祖攻鳳翔未下,去攻 邠州。友裕破靈臺、良原,下隴州,楊崇本以邠州降。後 崇本復叛,太祖遣友裕攻之,屯於永壽。友裕以疾卒。

博王友文 郢王友珪

按《五代史》本傳:「博王友文,字德明,本姓康,名勤。幼美 風姿,好學,善談論,能為詩,太祖養為子。太祖領四鎮, 以友文為度支鹽鐵制置使。太祖用兵四方,友文征 賦聚斂,以供軍費。太祖即位,以故所領宣武、宣義、天 平、護國四鎮征賦,置建昌宮總之,以友文為使,封博 王。太祖幸西都,友文留守東京。庶人友珪者,太祖初」 鎮宣武,略地宋、亳間,與逆旅婦人野合而生也。長而 辯黠多智博。王友文多材藝,太祖愛之,而年又長。太 祖即位,嫡嗣未立,心嘗屬友文。太祖自張皇后崩,無 繼室,諸子在鎮,皆邀其婦入待。友文妻王氏有色,尤 寵之。太祖病久,王氏與友珪妻張氏嘗專房侍疾。太 祖病少間,謂王氏曰:「吾知終不起汝之東都,召友文 來,吾與之決。」蓋心欲以後事屬之,乃謂敬翔曰:「友珪 可與一郡,趣使之任。」乃以友珪為萊州刺史。太祖素 剛暴,既病而喜怒難測,是時左降者必有後命,友珪 大懼,其妻張氏曰:「官家以傳國寶與王氏,使如東都 召友文,君今受禍矣。」夫婦相對而泣。左右勸友珪曰: 「事急計生,何不早自為圖!」友珪乃易服微行入左龍 虎軍,見統軍韓勍計事。勍夜以牙兵五百隨友珪,雜 控鶴衛士而入。夜三鼓,斬關入萬春門,至寢中,侍疾 者皆走。太祖惶駭,起呼曰:「我疑此賊久矣,恨不早殺 之,逆賊忍殺父乎!」友珪親吏馮廷諤以劍犯太祖,太 祖旋柱而走,劍擊柱者三。太祖憊仆於床,廷諤以劍 中之,洞其腹,腸胃皆流。友珪以裀褥裹之,瘞之寢中, 祕喪四日,乃出府庫,大賚群臣及諸軍。遣受旨丁昭 浦矯詔馳至東都,殺友文。又下詔曰:「朕艱難創業,踰 三十年,託於人上,忽焉六載,中外協力,期於小康。豈 意友文陰蓄異圖,將行大逆。昨二日夜甲士突入大 內,賴郢王友珪忠孝,領兵勦戮,保全朕躬。然而疾恙 震驚,彌所危殆,友珪克平兇逆,厥功靡倫,宜委權主 軍國,然後發喪。」乾化二年六月既望,友珪於柩前即 皇帝位,拜韓勍忠武軍節度使,以末帝為汴州留後, 河中朱友謙為中書令。友謙不受命,而懷州龍驤軍 三千劫其將劉重霸,據懷州,自言討賊。三年正月,友 珪祀天於洛陽南郊,改元曰《鳳曆》。太祖外孫袁象先 與駙馬都尉趙巖等謀與末帝討賊。二月,象先以禁 兵入宮,友珪與妻張氏趨北垣樓下,將踰城以走,不 果,使馮廷諤進刃其妻及己,廷諤亦自殺。末帝即位, 復友文官爵,廢友珪為庶人。

康王友孜

按《五代史》本傳:康王友孜目重瞳子,嘗竊自負,以為 當為天子。貞明元年,末帝德妃薨,將葬,友孜使刺客 夜入寢中。末帝方寐,夢人害己,既寤,聞榻上寶劍鎗 然有聲,躍起抽劍曰:「將有變邪?」乃索寢中,得刺客,手 殺之,遂誅友孜。明日謂趙巖、張漢傑曰:「幾與卿輩不 相見。」由此遂疏弱宗室,而信任趙張,以至於敗云。

衡王友諒

按《五代史廣王傳》:廣王全昱長子友諒,封衡王。乾化 元年,升宋州為宣武軍,以友諒為節度使。友諒進瑞 麥一莖三穗,太祖怒曰:「今年宋州大水,何用此為!」乃 罷友諒,居京師。太祖臥病,全昱來視疾,與太祖相持 慟哭。太祖為釋友諒,使與東歸。全昱薨,徙衡王友諒 嗣封廣王。

惠王友能

按《五代史廣王傳》:「廣王全昱次子友能,初封惠王,為 宋、滑二州留後,陳州刺史。所至為不法,姦人多依倚 之。而陳俗好淫祠左道,其學佛者自立一法,號曰上 乘,晝伏夜聚,男女雜亂。妖人毋乙、董乙,聚眾稱天子, 建置官屬。友能初縱之,乙等攻劫州縣,末帝發兵擊 滅之。自康王友孜謀反伏誅,末帝始疏斥宗室,宗室」 皆反仄。貞明四年,友能以陳州兵反,犯京師。至陳留, 兵敗,還走陳州。後數月降,末帝赦之,降為房陵侯。

邵王友誨

按《五代史廣王傳》:「廣王全昱三子友誨,初封邵王,為 陝州節度使,欲以州兵為亂。末帝召還京師,與友諒、 友能皆被幽囚。梁亡,莊宗入汴,皆見殺。」

安王友寧

按《五代史朗王傳》:「朗王存子安王友寧,字安仁,幼聰 敏,喜慍不形於色,太祖以為軍校,善用弓劍,遷衙內 制勝都指揮使、龔州刺史。太祖圍鳳翔,遣友寧東備 宣武王師範襲梁,圍齊州,友寧引兵擊之,奪馬千匹, 斬首數千級。太祖奉昭宗還京師,拜友寧建武軍節 度使,賜號迎鑾毅勇功臣。太祖復遣攻師範,圍博昌」, 屠之,清河為之不流。戰於石樓,兵敗,友寧墜馬見殺。

密王友倫

按《五代史朗王傳》:「朗王存子密王友倫,幼亦明敏,通 《論語》、小學,曉音律。存已死,太祖以友倫為元從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