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4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美丰儀,少頗縱肆,長修謹,善射,好吟詠,多讀道書。端 拱初,授左屯衛將軍,累遷左羽林將軍,領演州刺史, 加左衛大將軍,領賀州團練使,真拜資州團練使。大 中祥符九年五月卒,年三十八。贈安德軍節度使兼 侍中、英國公。」子從式,始封安定郡王;從演,禮賓副使; 從戎、從戒、從湜並內殿崇班;從賁,供奉官。

南康郡公惟能

按《宋史秦王傳》:「秦康惠王德芳第三子惟能,字若拙。 端拱初,授右屯衛將軍,累遷右神武軍將軍。大中祥 符元年五月卒,年三十。贈蔡州防禦使、張掖侯。明道 二年,加贈集慶軍節度觀察留後,南康郡公。子從古, 襲安國公;從善,內殿承制;從贄,崇班。」

循國公承慶

按《宋史魏王傳》:魏悼王廷美長子高密慈惠王德恭, 「德恭長子承慶,官至和州團練使,卒贈武信軍節度 使、循國公。子六人。」

武當侯承壽

按《宋史魏王傳》:「魏悼王廷美長子高密慈惠王德恭, 德恭次子承壽,終南作坊使,贈德州刺史、武當侯。子 四人。」

安定和懿王承簡

按《宋史魏王傳》:故事,皇族封王者物故,則本宮之長 封國公,其後以次受封。於是魏悼王廷美第五子德 鈞子承簡屬最長,襲封徐國公,官至保康軍留後,贈 彰化軍節度使、安定郡王,諡和懿。

平陽懿恭王允升

按《宋史漢王傳》:「漢恭憲王元佐長子允升,字吉先,初 免,乳養明德太后宮,太后親撫視之。元佐有疾,允升 始出第,真宗賜名元中,授右監門衛將軍,更賜今名。 累遷澶州觀察使,封延安郡公,進武寧軍節度觀察 留後,歷安德、建雄、安國軍節度使。景祐二年卒,贈太 尉、平陽郡王,諡懿恭。子十三人,宗禮、宗旦、宗悌、宗惠」 知名。

密國公允言

按《宋史漢王傳》:「漢恭憲王元佐第二子允言,累官左 屯衛將軍。嘗託疾不朝,降太子左衛率府率。歲中復 官。又坐笞侍婢,而兄允升勸止悖慢無禮,貶副率,絕 朝謁,出之別第。以祀汾陰恩,復率府率,還宮。久之,復 朝謁,歷左監門衛大將軍、黃州刺史。天聖七年卒,贈 明州觀察使、奉化侯。明道二年,贈安遠軍節度使,追」 封密國公。子宗說,除名幽死。宗育,終右屯衛將軍,贈 潁州防禦使、汝陰侯。

郇國公允成

按《宋史漢王傳》,「漢恭憲王元佐第三子允成,終右神 武將軍、濮州防禦使,贈安化軍節度使、郇國公。明道 二年加贈鎮江軍節度使兼侍中。子宗顏、宗訥、宗鼎、 宗嚴、宗魯、宗儒、宗奭,皆為環衛刺史。」

信安僖簡王允寧

按《宋史商王傳》:「商恭靖王元份長子允寧,字德之,性 至孝,因父感疾,恍惚失常。既而嗜學,尤喜讀唐史,通 知近朝典故,工虞世南楷法,真宗賜詩激賞之。又善 射,嘗侍射後苑,屢破的,賜金帶器幣。初授右千牛衛 將軍,四遷右武衛,歷唐州團練,潁州防禦,同州觀察 使,進彰信軍節度觀察留後,武定軍節度使。景祐元」 年卒,贈太尉、信安郡王,諡「僖簡。」子宗諤、宗敏、宗孟、宗 肅。

溫王禔 昌王祗 信王祉 欽王祈

按《宋史宗室傳》:「真宗六子,長溫王禔,次悼獻太子祐, 次昌王祗,次信王祉,次欽王祈,次仁宗禔、祗、祈皆早 亡,徽宗賜名追封。」

濮安懿王允讓

按《宋史》本傳:「允讓,字益之,商王元份子也。天資渾厚, 外莊內寬,喜慍不見於色。始為右千牛衛將軍。周王 祐薨,真宗以綠車旄節迎養於禁中。仁宗生,用簫韶 部樂送還邸,官衛州刺史。仁宗即位,授汝州防禦使, 累拜寧江軍節度使。上建睦親宅,命知大宗正事。宗 子有好學,勉進之以善,若不率教,則勸戒之。至不變」, 始正其罪,故人莫不畏服焉。慶曆四年,封汝南郡王, 拜同平章事,改判大宗正司。嘉祐四年,薨,年六十五。 贈太尉、中書令,追封濮王,諡安懿。仁宗在位久,無子, 乃以王第十三子宗實為皇子。仁宗崩,皇子即位,是 為英宗。治平元年,宰相韓琦等奏請下有司議,濮安 懿王及譙國夫人王氏、襄國夫人韓氏、仙遊縣君任 氏,合行典禮。詔須大祥後議之。二年,乃詔禮官與待 制以上議。翰林學士王珪等奏曰:「謹按《儀禮喪服》:『為 人後者,《傳》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為 所後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若子』, 謂皆如親子也。又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傳》曰:『何以期 不二斬』?持重於大宗』」,降其小宗也。為人後者,為其昆 弟。《傳》曰:「何以大功?為人後者,降其昆弟也。」先王制禮, 尊無二上,若恭愛之心分於彼,則不得專於此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