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8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帝舜》封黃帝之後於酈。

按《路史》:有虞氏作封黃帝之後,一十有九侯伯國於 酈者,為酈氏。儷氏、食其氏、侍其氏。 皋陶有子三人, 長伯翳,次仲甄,次封偃,為偃姓。偃匽之後有州絞、貳、 軫謠、皖、參、會、阮、棐鬲、酈、郾、止舒、庸舒、鳩舒、龍舒、蓼舒、 鮑舒、龔,後各以國命氏。

按《史記》:「匽姓皋陶,後,莊帝母匽氏國。」《潛夫論》:「偃姓有舒庸舒鳩舒龍舒共止酈謠參會六阮棐高。」高即皋也,偃或作優,誤。按酈路史作黃帝後又以為皋陶後故附錄於此

帝舜封黃帝之後於翟。

按《路史》「有虞氏作封黃帝之後一十有九侯伯國於 翟者,為翟氏、糴氏、狄氏。」

《帝舜》封黃帝之後於詹。

按:《路史》有虞氏作「封黃帝之後一十有九侯伯國於 詹者,為詹氏。」

黃帝之後,自詹移葛。

按:《路史》有虞氏作「封黃帝之後一十有九侯伯國於 詹者,為詹氏。」自詹移葛,則為葛氏、詹葛氏。

葛伯爵。

帝舜封飂叔安裔子於鬷。

按《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秋,龍見於絳郊。魏獻子問於 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 信乎』?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古者畜龍,故國有豢 龍氏,有御龍氏』。獻子曰:『是二氏者,吾亦聞之,而不知 其故,是何謂也』?對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 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 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 夷氏其後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 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 而未獲豢龍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 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 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夏后饗 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獻子》曰: 「今何故無之?」對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 之,一日失職,則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業,其物乃 至,若泯棄之物,乃坻伏,鬱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 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 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 正曰元冥,土正曰「后土。」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 生得。

飂,古國也。叔安其君名豢龍,官名。官有世功則以官氏。鬷、水上夷,皆董姓,更代也。以劉累代彭姓之豕韋,累尋遷魯縣。豕韋復國,至商而滅。累之後世,復承其國為豕韋氏,在襄二十四年。不能致龍,故懼遷魯縣,自貶退也。正義曰:傳言「以更豕韋之後」,則豕韋是舊國,廢其君,以劉累代之。《鄭語》云:「祝融之後八姓,大彭、豕韋為商伯矣。」又云「彭姓,彭祖豕韋,則商滅之矣。」如彼文,豕韋之國,至商乃滅,於夏王孔甲之時,彭姓豕韋未全滅也。又下云「劉累懼而遷於魯縣」,明是累遷之後,豕韋復國,至商乃滅耳。襄二十四年傳范宣子自言其祖「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則劉累子孫復封豕韋,杜跡其事,知累後世更復其國為豕韋氏也。

按《國語》鄭史伯對桓公曰:「祝融能昭顯天地之光明, 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佐制物 於前代者,昆吾為夏伯矣,大彭、豕韋為商伯矣。當周 未有己姓,昆吾、蘇、顧、溫、董。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 矣;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禿姓舟人,則周 滅之矣。妘姓鄶、路、偪陽,曹姓,鄒、莒,皆為采衛,或在 王室,或在夷、翟,莫之數也。而又無令聞,必不興矣。斟 姓無後,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

大彭,陸終第三子曰籛,為彭姓,封於大彭,謂之彭祖。豕韋,彭姓之別封於豕韋者。殷衰,二國相繼為商伯,其後世失道,殷復興而滅之。鬷,董姓,己姓之別受氏為國者。飂叔安之裔子曰董父,以擾龍服事帝舜,賜姓曰董氏,曰豢龍,封之鬷川。當夏之興,別封鬷夷於孔甲前而滅矣。

按《路史》:「帝顓頊高陽氏,姬姓,取勝奔氏,曰娽,生伯稱、 卷章、季禺三人。卷章取梎水氏,曰嬌,生犁及回。回食 於吳,是曰吳回。生陸終,取鬼方氏,曰嬇𣎜。三年生子 六人:曰樊,曰惠連,曰籛,曰求言,曰晏安,曰季連。」樊為 己姓,封昆吾。昆吾為夏伯,主其後裔。自臧而無譐,與 桀同滅顧、溫、蘇、扈、廖、董、諸、斟、祝產,皆己分也。廖有叔 安,異封於董,董甫以豢龍事虞,封於鬷川,別為鬷夷, 更為關龍。廖、董。關龍則夏滅之,鬷則商滅之。

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