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8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姓。偃、匽之後有州絞、貳、軫、謠、皖、參、會、阮、棐鬲、酈、郾、止、 舒、庸舒、鳩、舒、龍舒、蓼、舒鮑、舒龔舒、皖、貳、軫、鳩庸、龍、蓼」, 則食於楚矣,後各以國命氏。

《潛夫論》「偃姓有舒,庸舒鳩舒,龍舒共止,酈謠參會,六阮棐高。」

周簡王十二年冬楚人滅舒庸。

按《春秋》成公十七年。按《左傳》十七年冬,「舒庸人以 楚師之敗也,道吳人圍巢、伐駕、圍釐,虺遂恃吳而不 設備,楚公子櫜師襲舒庸,滅之。」

舒庸,《東夷》國。

舒鳩

皋陶之後,有《舒鳩國》。

按《路史》:「皋陶有子三人,長伯翳,次仲甄,次封偃,為偃 姓。偃、匽之後有州絞、貳、軫、謠、皖、參、會、阮、棐鬲、酈、郾、止、 舒、庸舒、鳩、舒、龍舒、蓼、舒鮑、舒龔舒、皖、貳、軫、鳩庸、龍、蓼」, 則食於楚矣,後各以國命氏。

《潛夫論》:「偃姓有舒庸、舒鳩、舒龍、舒共止酈謠,參會六阮。」棐高:「偃或作優」,誤。《釋例》:「舒蓼、舒鳩,亦偃姓也。」

周靈王二十三年冬,舒鳩子從吳叛楚。楚子讓舒鳩 舒鳩子受盟於楚。

按《春秋》襄公二十四年。按《左傳》,二十四年夏,楚子 為舟師以伐吳,無功而還。冬,吳人為舟師之役,故召 舒鳩人。舒鳩人叛楚,楚子師於荒浦,使沈尹壽與師 祁犁讓之。舒鳩子敬逆二子而告無之,且請受盟。二 子復命,王欲伐之。薳子曰:「不可。彼告不叛,且請受盟, 而又伐之,伐無罪也。姑歸息民,以待其卒。卒而不貳, 吾又何求?若猶叛我,無辭有庸。」乃還。

靈王二十四年秋楚屈建帥師滅舒鳩。

按《春秋》襄公二十五年。按《左傳》二十五年,秋七月, 楚薳子馮卒,屈建為令尹,屈蕩為莫敖,舒鳩人卒叛 楚,令尹子木伐之,及離城,吳人救之。子木遽以右師 先子疆,息桓、子捷、子駢、子盂帥左師以退,吳人居其 間七日,子疆曰:「久將墊隘,隘乃禽也。不如速戰。請以 其私卒誘之,簡師陳以待我。我克則進,奔則亦視之, 乃可以免。不然,必為吳禽。」從之。五人以其私卒先擊 吳師。吳師奔,登山以望,見楚師不繼,復逐之,傅諸其 軍。簡師會之,吳師大敗。遂圍舒鳩。舒鳩潰。八月,楚滅 舒鳩。冬十二月,楚子以滅舒鳩賞子木。辭曰:「先大夫。」 子之功也以與!掩 敬王十二年夏,吳子使舒鳩誘楚人,冬,敗之於豫章。 按《春秋定公二年》。按《左傳》二年夏,桐叛楚,吳子使 舒鳩氏誘楚人曰:「以師臨我,我伐桐,為我使之無忌。」 秋,楚囊瓦伐吳,師於豫章。吳人見舟於豫章,而潛師 於巢。冬十月,吳軍楚師於豫章,敗之。

舒龍

皋陶之後,有《舒龍國》。

按《路史》:「皋陶有子三人,長伯翳,次仲甄,次封偃,為偃 姓。偃、匽之後有州絞、貳、軫、謠、皖、參、會、阮、棐鬲、酈、郾、止、 舒、庸舒、鳩、舒、龍舒、蓼、舒鮑、舒龔舒、皖、貳、軫、鳩庸、龍、蓼」, 則食於楚矣,後各以國命氏。

《潛夫論》「偃姓有舒,庸舒鳩舒,龍舒共止,酈謠參會,六阮棐高。」

舒蓼

皋陶之後,有舒蓼國。

按《路史》:「皋陶有子三人,長伯翳,次仲甄,次封偃,為偃 姓。偃、匽之後有州絞、貳、軫、謠、皖、參、會、阮、棐鬲、酈、郾、止、 舒、庸舒、鳩、舒、龍舒、蓼、舒鮑、舒龔舒、皖、貳、軫、鳩庸、龍、蓼」, 則食於楚矣,後各以國命氏。

《潛夫論》:「偃姓有舒庸、舒鳩、舒龍、舒共止酈謠,參會六阮。」棐高《釋例》:「舒蓼、舒鳩,亦偃姓也。」

按:蓼,舒及舒、蓼,三國也。舒,黃帝後,任姓;蓼,庭堅後,姬姓;而舒蓼,偃姓也。杜皆以為皋陶後,又以蓼為即舒蓼,失之。

頃王六年,楚伐舒、蓼。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文公十四年:「楚莊王立子孔、 潘崇,將襲群舒,使公子燮與子儀守而伐舒、蓼。」 定王六年夏,「楚人滅舒、蓼。」

按《春秋》宣公八年。按《左傳》,八年夏,「楚為眾舒叛故, 伐舒、蓼,滅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吳越而還。」

舒鮑

皋陶之後,有舒鮑國。

按《路史》:「皋陶有子三人,長伯翳,次仲甄,次封偃,為偃 姓。偃、匽之後有州絞、貳、軫、謠、皖、參、會、阮、棐鬲、酈、郾、止、 舒、庸舒、鳩、舒、龍舒、蓼、舒鮑、舒龔舒、皖、貳、軫、鳩庸、龍、蓼」, 則食於楚矣,後各以國命氏。

《潛夫論》「偃姓有舒,庸舒鳩舒,龍舒共止,酈謠參會,六阮棐高。」

舒龔

皋陶之後,有舒龔國。

按《路史》:「皋陶有子三人,長伯翳,次仲甄,次封偃,為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