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俟吾政事修,士氣振,然後可議大舉。」二曰議巡幸。謂

車駕不可不一到京師見宗廟,以慰都人之心,度未 可居則為巡幸之計。以天下形勢而觀長安為上,襄 陽次之,建康又次之,皆當詔有司預為之備。三曰議 《赦令》。謂祖宗登極赦令,皆有常式,前日赦書,乃以張 邦昌偽赦為法,如赦惡逆及罪廢官盡復官職,皆汛 濫不可行,宜悉改正以法。四曰《議僭逆》。謂張邦昌為 國大臣,不能臨難死節,而挾金人之勢,易姓改號,宜 正典刑,垂戒萬世。五曰議《偽命》。謂國家更大變,鮮仗 節死義之士,而受偽官以屈膝於其「庭者,不可勝數。 昔肅宗平賊,汙偽命者以六等定罪,宜倣之以勵士 風。六曰議戰。謂軍政久廢,士氣怯惰,宜一新紀律,信 賞必罰,以作其氣。七曰議守。謂敵情狡獪,勢必復來, 宜於沿河、江、淮措置控禦,以扼其衝。八曰議本政。謂 政出多門,紀綱紊亂,宜一歸之於中書,則朝廷尊。九 曰議久任。謂靖康間」進退大臣太速,功效蔑著,宜慎 擇而久任之,以責成功。十曰議修德,謂上始膺天命, 宜益修孝悌恭儉,以副四海之望,而致中興。翌日,班 綱議于朝,惟僭逆、偽命二事留中不出。綱言:「二事乃 今日政刑之大者,邦昌當道君朝在政府者十年,淵 聖即位,首擢為相。方國家禍難,金人為易姓之謀,邦 昌如」能以死守節,推明天下戴宋之義,以感動其心, 敵人未必不悔禍而存趙氏。而邦昌方自以為得計, 偃然正位號,處宮禁,擅降偽詔,以止四方勤王之師。 及知天下之不與,不得已而後請元祐太后垂簾聽 政,而議奉迎。邦昌僭逆始末如此,而議者不同,臣請 備論,而以《春秋》之法斷之。夫都城之人德邦昌,謂因 其立而得生,且免重科金銀之擾;元帥府恕邦昌,謂 其不待征討而遣使奉迎。若天下之憤嫉邦昌者,則 謂其建號易姓,而奉迎特出於不得已。都城德之,元 帥府恕之,私也,天下憤嫉之公也。《春秋》之法:「人臣無 將,將而必誅。」趙盾不討則書以弒君。今邦昌已僭位 號,敵退而止勤王之師,非「特將與不討賊而已。劉盆 子以漢宗室,為赤眉所立,其後以十萬眾降光武,但 待之以不死;邦昌以臣易君,罪大於盆子,不得已而 自歸。朝廷既不正其罪,又尊崇之,此何理也?陛下欲 建中興之業,而尊崇僭逆之臣,以示四方,其誰不解 體?又偽命臣僚,一切置不問,何以厲天下士大夫之 節?」時執政中有論不同者,上乃召黃潛善等詔之。潛 善主邦昌甚力,上顧呂好問曰:「卿昨在圍城中,知其 故,以為何如?」好問附潛善持兩端曰:「邦昌僭竊位號, 人所共知,既以自歸,惟陛下裁處。」綱言:「邦昌僭逆,豈 可使之在朝廷?使道路指目曰:『此亦一天子哉』!」因泣 拜曰:「臣不可與邦昌同列,當以笏擊之。陛下必欲用 邦昌,第罷臣。」上頗感動。汪伯彥乃曰:「李綱氣直,臣等 所不及。」乃詔邦昌謫潭州,吳幵、莫儔而下皆遷謫有 差。綱又言:「近世士大夫寡廉鮮恥,不知君臣之義。靖 康之禍,能仗節死義者,在內惟李若水,在外惟霍安 國,願加贈恤。」上從其請,仍詔有死節者,諸路詢訪以 聞。上謂綱曰:「卿昨爭張邦昌事,內侍輩皆泣涕,卿今 可以受命矣。」綱拜謝。有旨兼充御營使。入對,奏曰:「今 國勢不逮靖康間遠甚。然而可為者,陛下英斷於上, 群臣輯睦於下,庶幾靖康之弊革而中興可圖。然非 有規模而知先後緩急之序,則不能以成功。夫外禦 彊敵,內銷盜賊,修軍政,變士風,裕邦財,寬民力,改弊 法,省冗官,誠號令以感人心,信賞罰以作士氣,擇帥 臣以任方面,選監司、郡守以奉行新政。俟吾所以自 治者,政事已修,然後可以問罪金人,迎還二聖,此所 謂規模也。」至於所當急而先者,則在於料理河北、河 東。蓋河北、河東者,國之屏蔽也。料理稍就,然後中原 可保,而東南可安。今河東所失者,恆、代、太原、澤、潞、汾、 「晉餘郡猶存也,河北所失者,不過真定、懷、衛、濬四州 而已,其餘三十餘郡皆為朝廷守。兩路士民兵將所 以戴宋者,其心甚堅,皆推豪傑以為首領,多者數萬, 少者亦不下萬人。朝廷不因此時置司遣使以大慰 撫之,分兵以援其危急,臣恐糧盡力疲,坐受金人之 困。雖懷忠義之心,援兵不至,危迫無告,必且憤怨朝 廷,金人因得撫而用之,皆精兵也。莫若於河北置招 撫司,河東置經制司,擇有材略者為之,使宣諭天子 恩德,所以不忍棄兩河於敵國之意。有能全一州復 一郡者,以為節度、防禦、團練使,如唐右鎮之制,使自 為守,非惟絕其從敵之心,又可資其禦敵之力,使朝 廷永無北顧之憂,最今日之先務也。」上善其言,問誰 可任者,綱薦張所、傅亮。所嘗為監察御史,在靖康圍 城中,以蠟書募河北兵士,民得書,喜曰:「朝廷棄我,猶 有一張察院。」能拔而用之。應募者凡十七萬人,由是 所之聲震河北,故綱以為招撫河北非所不可。傅亮 者,先以邊功得官,嘗治兵河朔,都城受圍時,亮率勤 王之兵三萬人,屢立戰功,綱察其智略可以大用,欲 因此試之。上乃以所為河北招撫使,亮為河東經制 副使。皇子生,故事當肆赦,綱奏:「陛下登極,曠蕩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