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素備,事至倉卒,靖康之變可鑑。今將驕卒惰,宜加蒐 閱,使有鬥心。文武職事,務選實才,不限資格。」除侍御 史。左相湯思退不協人望,澈同殿中侍御史陳俊卿 劾罷。又論鎮江大將劉寶十罪,詔奪節予祠。三十一 年,上元前一夕,風雷雨雪交作,澈言:「《春秋》魯隱公時, 大雷震電,繼以雨雪。孔子以八日之間再有大變,謹 而書之。今一夕間,二異交至,此陰盛之證,殆為金人。 今荊、襄無統督,江海乏備禦。」因陳修攘十二事。殿帥 楊存中久握兵權,內結閹寺,王十朋、陳俊卿等繼論 其罪。高宗欲存護使去,澈與俊卿同具奏,存中始罷。 會金使高景山來求釁端,澈言:「天下之勢,彊弱無定 形,在吾所以用之。陛下屈己和戎,厚遺金繒,彼輒出 惡言以撼吾國。願陛下赫然睿斷,益兵嚴備,布告中 外,將見上下一心,其氣百倍矣。」除御史中丞,尋遣馬 帥成閔以所部三萬人屯荊、襄,以澈為湖北、京西宣 諭使。詔凡吏能否、民利病悉以聞。過九江,王炎見澈 論邊事,辟為屬,偕至襄陽撫諸軍。鄂帥田師中老而 怯,立奏易之。時欲置襄守荊南,澈奏:「襄陽地重,為荊、 楚門戶,不可棄。」敵將劉萼擁眾十萬,揚聲欲取荊南, 又欲分軍自光、黃擣武昌。朝廷以敵昔由此入江南, 令吳拱嚴護武昌津渡。拱將引兵回鄂,澈聞之,馳書 止拱,而自發鄂之餘兵戍黃州,俾拱留襄。敵騎奄至 樊城,拱大戰漢水上,敵眾敗走。時唐、鄧、陳、蔡、汝、潁相 次歸職方。未幾,金主亮死,澈乞出兵淮甸,與荊、襄軍 夾擊其歸師。未報,而金新主罷兵請和,召澈入為參 知政事,與宰相陳康伯同贊內禪。孝宗即位,銳意恢 復,首用張浚使江、淮。澈以參、豫督軍荊、襄,將分道進 討。趙撙守唐,王宣守鄧,招皇甫倜於蔡,襄、漢沃壤,荊 棘彌望。澈請因古長渠築堰,募閒民,汰冗卒,雜耕,為 度三十八「屯給種與牛,授廬舍,歲可登穀七十餘萬 斛。民償種,私其餘,官以錢市之,功緒略就。」隆興元年, 入奏,還武昌,而張浚剋期大舉,詔澈出師應之。澈以 議不合,乞令浚併領荊、襄。諫議大夫王大寶論澈無 制勝策;皇甫倜以忠義結山砦,扼敵要衝,澈不能節 制,坐視孤軍墮敵計。趙撙以千五百人救方城,敗散 五百餘人,澈漫不加省,乞罷黜。澈亦請祠,除資政殿 學士、提舉洞霄宮。大寶疏再上,落職仍祠祿。明年,知 建康府,尋除樞密使。在位二年,以觀文殿學士奉洞 霄祠,尋知鄂州兼安撫使。孝宗訪邊事,澈奏:「向者我 有唐、鄧為藩籬,又皇甫倜控扼陳、蔡,敵不敢窺襄。既 失兩郡,倜復內徙,敵屯新野,相距百里爾。臣令趙撙、 王宣築城儲糧,分備要害,有以待敵。至於機會之來, 難以預料。」孝宗善之。時議廢江州軍,澈言不可。知寧 國府,改福州、福建安撫使。復請祠,尋致仕,卒,年六十 三。贈金紫光祿大夫,諡莊敏。澈為殿中日,薦陳俊卿、 王十朋、陳之茂為臺官。高宗曰:「名士也,次第用之矣。」 在樞府,孝宗密訪人材,薦百有十八人。嘗奏言:「臣起 寒遠,所以報國,惟無私不欺爾。」其自奉清約,雖貴猶 布衣時。有文集二十卷、奏議十二卷。

葉顒

按《宋史》本傳:「顒字子昂,興化軍僊遊人。登紹興元年 進士第,為廣州南海縣主簿,攝尉。盜發,州檄巡尉同 捕,巡檢獲盜十餘人,歸其勞於顒。顒曰:『掠美、欺君、倖 賞,三者皆罪,不忍為也』。」帥曾開大喜之。知信州貴溪 縣,時詔行經界,郡議以上中下三等定田稅,顒請分 為九等,守從之,令信之六邑以貴溪為式。知紹興府 上虞縣,凡繇役,令民自推貨力甲乙不以付吏,民欣 然皆以實應。催租,各書其數與民約,使自持戶租至 庭,親視其入,咸便之。帥曹泳令今歲夏租先期送什 之八,顒請少紓其期,泳怒及麥大熟,民輸租反為諸 邑最,泳大喜,許薦於朝,顒固辭。賀正中薦顒靜退,遂 召見。顒論「國讎未復,中原之民日企鑾輿之返。」其語 剴切,高宗嘉納。除將作監簿、知處州。青田令陳光獻 羨餘百萬,顒以所獻充所賦。湯思退之兄,居處州,家 奴屠酤犯禁,一繩以法,思退不悅。屬常州逋緡錢四 十萬,守坐免。移顒知常州。金犯邊,高宗視師建康,道 毗陵,顒賜對舟次,因言:「恢復莫先於將相,故相張浚 久謫無恙,是天留以相陛下也。」顒初至郡,無旬月儲, 未一年,餘,緡錢二十萬。或勸獻羡,顒曰:「名羡餘,非重 征則橫斂,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賞,心實恥之。」召為 尚書郎,除右司。詔求直言,顒上疏謂:「陛下以手足之 至親,付州郡之重寄,是利一人害一方也。」人稱其直。 除吏部侍郎,復權尚書。時七司弊事未去,上疏言選 部所以為弊,乃與郎官編《七司條例》為一書,上嘉之, 令刻板頒示。除端明殿學士,拜參知政事兼同知樞 密院事。武臣梁俊彥請稅沙田、蘆場,帝以問顒,對曰: 「沙田乃江濱地,田隨沙漲而出沒不常,蘆場則臣未 之詳也。且辛巳軍興,蘆場田租並復,今沙田不勝其 擾。」上曰:「誠如卿言。」顒至中書,召俊彥切責之曰:「汝言 利求進,萬一為國生事,斬汝不足以塞責。」俊彥皇恐 汗下。是日,詔沙田、蘆場並罷。御史林安宅請兩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