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定燕京,割以與宋。宋人欲收人望,召通古,通古辭謝, 隱居易州太寧山下。宗望復燕京,侍中劉彥宗與通 古素善,知其才,召為樞密院主,奏改兵刑房承旨。天」 會四年,初建尚書省,除工部侍郎兼六部事。高慶裔 設磨勘法,仕宦者多奪官,通古亦免去。遼王宗幹素 知通古名,惜其才,遣人喻之使自理,通古不肯,曰:「多 士皆去,而己何心獨求用哉!」宗幹為論理之。除中京 副留守,為詔諭江南使。宋主欲南面,使通古北面,通 古曰:「大國之卿,當小國之君。」天子以「河南、陝西賜之。 宋宋約奉表稱臣,使者不可以北面。若欲貶損使者, 使者不敢傳詔。」遂索馬欲北歸。宋主遽命設東西位, 使者東面,宋主西面受詔,拜起皆如儀。使還,聞宋已 置戍河南,謂送伴韓肖胄曰:「天子裂壤地益南國,南 國當思圖報大恩,今輒置守戍,自取嫌疑,若興師問 罪,將何以為辭?江左且不可保,況齊乎!」肖胄惶恐曰: 「敬聞命矣。」即馳白宋主,宋主遽命罷戍。通古至上京, 具以白宗幹,且曰:「及其部置未定,當議收復。」宗幹喜 曰:「是吾志也。」即除參知行臺尚書省事。未幾,詔宗弼 復取河南,通古請先行至汴諭之,比至汴,宋人已去 矣。或謂通古曰:「宋人先退,詐也。今聞將自許宿來襲 我。」通古曰:「南人宣言來者,正所以走耳。」迺使人覘之, 宋人果潰去。宗弼撫髀笑曰:「誰謂書生不能曉兵事 哉!」河南卒孫進詐稱皇弟按察大王,謀作亂。是時海 陵為相,內外覬覦,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勝,因孫進 稱皇弟大王,遂指名為胙王,以誣搆之。熙宗自太子 濟安薨後,繼嗣未定,深以為念。裴滿后多專制,不得 肆意。後宮頗鬱鬱,因縱酒,往往迷惑妄怒,手刃殺人。 及海陵中傷胙王,熙宗以為信然不疑,遣護衛特思 就汴京鞫治。行臺知熙宗意在胙王,導引孫進連屬 之。通古執其咎,極力辯止。及孫進引服,蓋假託名稱, 將以惑眾,䂓取財物耳,實無其人也。特思奏狀,海陵 譖之曰:「特思且將徼福於」胙王。熙宗益以海陵為信, 遂殺胙王,并特思殺之。行臺諸人乃責通古曰:「為君 所誤,今坐死矣。」通古曰:「以正獲罪,死賢於生。」海陵既 殺胙王,不復緣害他人。由是坐止特思,行臺不坐。天 德初,遷行臺左丞,進拜平章政事,封譚王,改封鄆王。 以疾求解機務,不許,拜司徒,封瀋王。海陵御下嚴厲, 收威柄,親王大臣未嘗少假以顏色,惟見通古必以 禮貌。會磁州僧法寶欲去,張浩、張暉欲留之,不可得, 朝官又有欲留之者,海陵聞其事,詔三品以上官上 殿,責之曰:「聞卿等每到寺,僧法寶正坐,卿等皆坐其 側,朕甚不取。佛者本一小國王子,能輕舍富貴,自苦 修行,由是成佛。今人崇敬以希福利,皆妄也。況僧者, 往往不第秀才,市井游食,生計不足,乃去為僧,較其 貴賤,未可與簿尉抗禮。閭閻老婦,迫於死期,多歸信 之。卿等位為宰輔,乃復效此,失大臣體。張司徒老成 舊人,三教該通,足為儀表,何不師之?」召法寶謂之曰: 「汝既為僧,去住在己,何乃使人知之?」法寶戰懼,不知 所為。海陵曰:「汝為長老,當有定力,今乃畏死耶!」遂於 朝堂杖之二百,張浩、張暉杖二十。正隆元年,以司徒 致仕,進封曹王。是年薨,年六十九。通古天資樂易,不 為表襮,雖居宰相,自奉如寒素焉。

張浩

按《金史》本傳:「浩字浩然,遼陽渤海人。本姓高,東明王 之後。曾祖霸,仕遼而為張氏。天輔中,遼東平,浩以策 干太祖,太祖以浩為承應御前文字。天會八年,賜進 士及第,授祕書郎。太宗將幸東京,浩提點繕修大內, 超遷衛尉卿,權簽宣徽院事,管勾御前文字。初定朝 儀,求養親去職,起為趙州刺史。官制行,以中大夫為」 大理卿。天眷二年,詳定內外儀式,歷戶、工、禮三部侍 郎,遷禮部尚書。田玨黨事起,臺省一空,以浩行六部 事,簿書叢委,決策無留,人服其才。以疾求外補,除彰 德軍節度使,遷燕京路都轉運使,俄改平陽尹。平陽 多盜,臨汾男子夜掠人婦,浩捕得,榜殺之,盜遂衰息。 近郊有淫祠,郡人頗事之,廟祝田主爭香火之利,累 年不決。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強宗黠吏,屏跡莫 敢犯者,郡中大治。乃繕葺堯帝祠,作「《擊壤》遺風亭。」海 陵召為戶部尚書,拜參知政事。天德二年,丁母憂。起 復參知政事,進拜尚書右丞。天德三年,廣燕京城,營 建宮室,浩與燕京留守劉筈、大名尹盧彥倫監護工 作,命浩就擬差除。既而暑月工役多疾疫,詔發燕京 五百里內醫者使治療,官給藥物,全活多者與官,其 次給賞,下者轉運司舉察以聞。貞元元年,海陵定都 燕京,改燕京為中都,改析津府為大興府。浩進拜平 章政事,賜金帶、玉帶各一,賜宴於魚藻池。浩請「凡四 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給復十年,以實京城。」從之。拜尚 書右丞相兼侍中,封潞王,賜其子汝霖進士及第。未 幾,改封蜀王,進拜左丞相。正隆二年,改封魯國公,表 乞致仕。海陵曰:「人君不明,諫不行,言不聽,則宰相求 去,宰相老病不能任事,則求去,卿於二者何居?」浩對 曰:「臣羸病,不堪任事,宰相非養病之地也,是以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