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沙,天盡赤,都人駴愕,所司不以聞。朝瑞請帝修省,而

嚴敕內外臣工,毋鬥爭誤國,更詰責所司不奏報之 罪。帝納之。時帝踐阼歲餘,未嘗親政,權多旁落。朝瑞 請帝躬覽萬機。帝降旨言:「政委閣臣,祖宗舊制不可 紊。」然其時政權故不在閣也。明年二月,廣寧失,詔停 經筵日講。朝瑞等上言:「此果出聖意,輔臣當引義爭。 如輔臣阿中涓意,則其過滋大。且主上沖齡,志意未 定,獨賴朝講不輟,諸臣得以覲天顏,共白指鹿之奸。 今當朝已漸傳免,倘併講筵廢之,九閽既隔,無謁見 時。司馬門之報格不入,呂大防之貶不及知,國家大 事去矣。」會禮部亦以為言,乃命日講如故。已,偕諸給 事御史惠世揚、左光斗等極論大學士沈㴶結中官 練兵為肘腋之賊。㴶疏辨,朝瑞等盡發其賄,交李進 忠、盧受、劉朝客氏,而末復侵其私人邵輔忠、徐大化。 語過激,奪疏首世揚俸。大化嘗承要人指,力攻熊廷 弼,朝瑞惡之。無何,王化貞棄廣寧逃,大化又請立誅 廷弼。朝瑞以廷弼才可用,請令戴罪守山海。疏四上, 並寢不行。大化遂力詆朝瑞,朝瑞憤,亦醜詆大化,所 司為兩解之。朝瑞方擢太僕少卿,而大化為魏忠賢 腹心,必欲殺朝瑞,竄其名汪文言獄中,與楊漣等五 人並逮下鎮撫獄,坐妄議移宮及受廷弼賄萬金。五 日再訊,搒掠備至,竟斃之獄。崇禎初,贈大理卿,予一 子官。福王時,追諡《忠毅》。

魏大中

按《明外史》本傳:「大中,字孔時,嘉善人。性狷介,為諸生, 酷貧,讀書砥行,從高攀龍受業,意豁如也。舉於鄉,家 人易新衣冠,怒而毀之。第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徒步 觀政。既官行人,數奉使,秋毫無所擾。天啟元年,擢工 科給事中。楊鎬、李如楨既論死,以僉都御史王德完 言,大學士韓爌遽擬旨減免。大中憤,抗疏力爭,詆德」 完晚節不振,盡喪典刑,語并侵爌。帝已詰責大中,德 完恚,言「曩不舉李三才,為大中所怒,故排正論,擊忠 良。」兩人互相詆訐。疏屢上,爌亦引咎辭位。御史周宗 建、徐揚先、張捷、徐景濂、溫皋謨,給事中朱欽相為德 完不平,交章論大中,久而後定。明年偕同官周朝瑞 等兩疏劾大學士沈㴶侵及魏進忠、客氏,中外忌之。 《紅丸》議起,力請誅方從哲、崔文昇、李可灼,且追論鄭 國泰傾害東宮罪。持議峻切,益為邪黨仄目。太常少 卿王紹徽素與東林為難,至是營求巡撫。大中惡其 人,特疏請斥紹徽,卒自引去。再遷禮科左給事中。是 時恤典冒濫,每大臣卒,其子弟夤緣要路以請,無不 如志。大中素疾之,一切裁以典制,要路咸怨。四年遷 吏科都給事中。大中為人剛方嚴冷,疾惡若仇。在官 不以家自隨,止二蒼頭給爨。入朝則鍵其戶,寂無一 人。有外吏以苞苴至者,舉發之,自是無敢及其門。吏 部尚書趙南星知其賢,事多咨訪,言必見納,諸人不 能得之南星者率歸怨大中。是時清流氣盛,前此觝 排東「林者,非廢處林泉,則出居外服。」其人方恨之刺 骨,而東林中又自相齟齬,各以地分彼此。先是,大中 駁蘇松巡撫王象恆恤典,山東人居言路者咸怒。及 駁浙江巡撫劉一焜,江西人亦大怒。給事中章允儒 尤甚,遂鼓其同官傅櫆假汪文言發難,劾大中貌陋 心險,色取行違,交通文言,肆為奸利,并及「左光斗。」疏 入,魏忠賢大喜,立下文言詔獄。大中時遷吏科疏辨, 會有左右之者,詔許履任。御史袁化中、給事中甄淑 等,相繼為大中、光斗辨向高以舉用文言,亦引罪求 罷。事獲解,大中乃遵旨履任。明年,鴻臚報名面恩,忠 賢忽矯旨責大中互訐未竣,不得赴新任。故事,鴻臚 報名狀,無批諭旨者,舉朝駭愕。櫆亦極言中旨不宜 旁出,大中乃復視事。然自是朝端水火,諸正人咸不 安其位矣。未幾,楊漣疏劾忠賢,大中亦率仝官上言: 「從古君側之奸,非遂能禍人國也。有忠臣不惜其身, 以告之君,而其君不悟,乃始至於不可救。今忠賢擅 威福,結黨與,首殺王安,以樹威於內;繼逐劉一燝、周 嘉謨、王紀,以樹威於外,近且斃;三戚畹家人以樹威 於三宮,深結保姆客氏,伺陛下之起居,廣布傅應星、 陳居恭、傅繼教輩,通朝中之聲息。人怒於下,天怒於 上,故憲臣漣不惜粉身碎骨,一為陛下力陳。今忠賢 種種罪狀,陛下悉引為親裁,代之任咎。恐忠賢所得 之溫旨,即出忠賢之手,而憲臣之疏,陛下且未」及省 覽也。陛下貴為天子,致三宮列嬪,盡寄性命於忠賢、 客氏,能不寒心?陛下謂宮禁嚴密,外庭安知?枚乘有 言:「欲人弗知,莫若弗為,未有為其事而他人不知者。」 又謂「左右屏而聖躬將孤立。」夫陛下一身,大小臣工 所擁衛,何藉於忠賢?若忠賢、客氏一日不去,恐禁庭 左右悉忠賢、客氏之人,非陛下「之人,陛下真孤立於 上耳。」忠賢得疏大怒,矯旨切讓。熊廷弼久論辟,後因 孫承宗言,有詔待以不死。及朝審,刑部喬允升等遂 欲輕之,大中力持不可,乃止。是時,魏廣微結納忠賢, 表裏為奸。大中素欲糾之,會孟冬時享,廣微偃蹇後 至,大中遂抗疏論列,廣微慍,益與忠賢合。先是,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