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四百二卷目錄

 給諫部名臣列傳十

  明六

  蕭近高      郭尚賓

  魏呈潤      趙東曦

  吳執御      章正宸

  姜埰       方士亮

  熊開元      許譽卿

  黃紹杰      李世祺

  詹爾選      傅朝佑

  莊鼇獻      李汝璨

官常典第四百二卷

給諫部名臣列傳十

明六

蕭近高

按《明外史》本傳:「近高,字抑之,廬陵人。萬曆二十三年 進士。授中書舍人,擢禮科給事中。甫拜官,即上疏言 罷礦稅、釋繫囚、起廢棄三事,明詔已頒,不可中止。帝 怒,奪俸一年。頃之,論江西稅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 報。既而停礦分稅之詔下,相失利,擅移駐景德鎮,請 專理窯務。帝即可之,近高復力爭。後江西撫按並劾」 相,相以為近高主之,疏詆甚力。近高疏辨,復劾相。疏 雖不行,相不久自引去。屢遷刑科都給事中。知縣滿 朝薦、諸生王大義等,皆忤中使,繫獄三年。近高請釋 之,不報。遼東稅使高淮激民變,近高劾其罪,請撤還。 帝不納,反以淮誣奏,逮同知王邦才、參將李獲陽,近 高復論救。會廷臣多劾淮者,帝不得已徵還,而邦才 等繫如故。無何,極陳言路不通、耳目壅蔽之患,引秦 二世靖康時謠為戒。中言:「閣臣李廷機身為射的,宜 令引退。」未幾,又言:「王錫爵密揭行私,宜止毋召。」朱賡 被彈六十餘疏,不當更留。皆不報。故事,六科都給事 中率內外遞轉,人情輕外,百方規避,近高自請外補, 吏部侍郎楊時喬請亟許,以成其美,乃用為浙江右 參政。進按察使,以病歸。起浙江左布政使。所至以清 操聞。泰昌元年召為太僕卿。廷議「紅丸」之案,近高言 「崔文昇、李可灼當斬,方從哲當勒還故里;張差謀逆 有據,不可蔽以風癲。」歷工部左、右侍郎。天啟二年冬, 引疾去。御史黃尊素因言「近高暨侍郎余懋衡、曹于 汴、饒」伸,太僕少卿劉洪謨、劉宗周,「並辭榮養志,清風 襲人。亟宜褒崇,風勵有位。」詔許召還。五年冬,起南京 兵部添注左侍郎,力辭,不允。時魏忠賢勢張,諸正人 屏斥已盡。近高不欲出,遷延久之。給事中薛國觀劾 其玩命,遂落職。崇禎初,乃復卒於家。

郭尚賓

按《明外史翟鳳翀傳》:「郭尚賓,字朝諤,南海人。鳳翀同 年進士。自吉安推官授刑科給事中。遇事輒諫諍,尤 憤中官之橫。嘗因事論稅使李鳳、高寀、潘相,頗稱敢 言。已竟謫官。光宗時乃復起,累官刑部右侍郎,亦以 不附忠賢削籍。崇禎初,為兵部右侍郎,卒贈尚書。」

魏呈潤

按《明外史》本傳:「呈潤,字中嚴,龍溪人。崇禎元年進士。 由庶吉士改兵科給事中。三年冬,疏陳兵屯之策:請 敕順天、保定兩巡撫,簡所部壯士,大邑五百人,小邑 二、三百人,分營訓練。而天津翟鳳翀、通州范景文、昌 平侯恂並建節鉞,宜令練兵之外,兼營屯田。無何,陳 閩海勦撫機宜六事,並議行。明年夏,久旱求言,疏言: 『驛站所裁纔六十八萬,未足充軍餉。十一而郵傳益 疲,勢必再編里甲。是猶剜肉醫瘡,瘡未必瘳,肉先潰 爛矣。關外舊兵十八萬,額餉七百餘萬。今兵止十萬、 七千,合薊門援卒,非溢原數也。乃加派五百九十萬 之外,新增一百四十餘萬,猶憂不足,可不為稽核乎? 邊報日急,非臣子言功之秋,而小捷頻聞。躐加峻秩, 門客廝養,詭名戎籍,不階而升,悉糜俸料,臣懼其難 繼也。江、淮旱災,五湖之間,海岸為谷。舊穀不登,新絲 未熟,上供織造,宜且暫停。至銓法壞於事例,正途日 壅,不可不疏通。而撫按諸臣,捐貲助餉,大抵索之民 間。顧奉急公之褒,恐上蒙而下削,不可不申明禁飭』。」 帝是其言。已,請大修《北方水政,條數策》以獻,帝納之。 熹宗時,司業朱之俊署國子監事,議建魏忠賢祠國 學旁,「下教有功,不在禹下」語。置籍責諸生捐助。及帝 即位,委過諸生陸萬齡、曹代何以自解。首輔韓爌以 同鄉庇之,遂漏逆案。及是,之俊已遷侍講,呈潤發其 奸,請與萬齡輩同棄西市。帝特宥其罪,而之俊由是 廢。尋請停罷內操。宣府監視中官王坤論有司匿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