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懃不救,內侍黃德和引兵走,大將劉平戰死,德和誣」

其降賊,弼請按竟其獄,德和坐要斬。夏守斌為陝西 都部署,又以入內都知王守忠為鈐轄。弼言:「用守斌 既為天下笑,今益以守忠,殆與唐監軍無異。守懃、德 和,覆車之轍可復蹈乎?」詔罷守忠。又請令宰相兼領 樞密院。時西夏首領二人來降,但補借奉職,弼言當 厚賞以勸來者。事下中書,宰相初不知也。弼歎曰:「此 豈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極論之。於是從弼言,除鹽 鐵判官、史館修撰。

《高若訥傳》:「若訥知諫院時,范仲淹坐言事奪職知睦 州。余靖、尹洙論救仲淹,相繼貶斥。歐陽修乃移書責 若訥曰:『仲淹剛正通古今,班行中無比。以非辜逐君, 為諫官不能辨,猶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 復知人間有羞恥事耶?今而後,決知足下非君子』。若 訥忿,以其書奏貶修夷陵令。」

《蘇紳傳》:紳入翰林為學士,再遷尚書禮部郎中。王素、 歐陽修為諫官,數言事,紳忌之。會京師闕雨,紳請對, 言:「《洪範》五事,言之不從,是謂不乂。厥咎僭,厥罰常暘。」 蓋言國之號令不專於上,威福之柄或移臣下,虛譁 憤亂,故其咎僭。又曰:「庶位踰節茲謂僭。刑賞妄加,群 陰不附,則陽氣勝,故其罰常暘。」今朝大號令有不一 「者,庶位有踰節而陵上者,刑賞有妄加於下者,下人 有謀而僭上者。此而不思,雖禱於上下神祇,殆非天 意。」紳意以指諫官,諫官亦言紳舉御史馬端非其人。 改龍圖閣學士、知揚州。

《張洞傳》:「洞轉祠部員外郎,時天下久安,薦紳崇尚虛 名,以寬厚沉默為德,於事無所補。洞以謂非朝廷福, 又謂諫官持諫以震人主,不數年至顯仕。此何為者, 當重其任而緩其遷,使端良之士不亟易,而浮躁者 絕意致書歐陽修極論之。」

《唐垌傳》:「垌以父任得官,熙寧初,上書云:『秦二世制於 趙高,乃失之弱,非失之彊』。神宗悅其言。又云:『青苗法 不行,宜斬大臣異議如韓琦者數人』。安石尤喜之,薦 使對,賜進士出身,為崇文校書。上薄其人,除知錢塘 縣。安石欲留之,乃令鄧綰薦為御史,遂除太子中允。 數月,將用為諫官,安石疑其輕脫,將背己立名,不除 職,以本官同知諫院,非故事也。」垌果怒安石易己,凡 奏二十疏,論時事皆留中不出,乃因百官起居日扣 陛請對,上令諭以他日,垌伏地不起,遂召升殿。垌至 御坐前進曰:「臣所言皆大臣不法,請對陛下一一陳 之。」乃搢笏展疏,目安石曰:「王安石近御坐,聽劄子。」安 石遲遲,垌訶曰:「陛下前猶敢如此,在外可知。」安石悚 然而進。垌大聲宣讀,凡六十條,大略以:「安石專作威 福,曾布等表裏擅權,天下但知憚安石威權,不復知 有陛下。文彥博、馮京知而不敢言。王珪曲事安石,無 異廝僕。」且讀且目珪,「珪慚懼俛首。元絳、薛向、陳繹,安 石頤指氣使,無異家奴;張琥、李定為安石爪牙,臺官 張商英乃安石鷹犬。」逆意者雖賢為不肖,附己者雖 不肖為賢,至詆為李林甫、盧杞。上屢止之,坰慷慨自 若,略不退懾。讀已,下殿,再拜而退,侍臣衛士相顧失 色。安石為之請去閤門,糾其瀆亂朝儀,貶潮州別駕。 鄧綰申救之,且自劾繆舉。安石曰:「此素狂,不足責。」改 監廣州軍資庫,後徙吉州酒稅,卒官。

《向傳範傳》:熙寧初,傳範知鄆州,兼西京路安撫使。諫 官楊繪言:「傳範領安撫使,無以杜外戚僥求之源。」樞 密使文彥博曰:「傳範累典郡,非緣外戚。」神宗曰:「得諫 官如此言甚善,可以止他日妄求者。」

《韓琦傳》:琦子忠彥為給事中,時官制行,章惇為門下 侍郎,奏給事中東省屬官封駮宜先稟而後上。忠彥 奏:「朝廷之事,執政之所行也。事當封駮,則與執政固 已異矣,尚何稟議之有?」詔從其請。左僕射王珪為南 郊大禮使,事之當下者,自從其所畫旨。忠彥以官制 駮之曰:「今事於南郊者,大禮使既不從中畫旨處分」, 出一時者,又不從中書奏審,官制之行,曾未期月,而 廟堂自渝之後,將若之何?乃詔「事無鉅細,必經三省 而後行。」

《趙安仁傳》:「安仁孫君錫,元祐初擢給事中。論蔡確、章 惇有罪,不宜復職,大河不可輕議東回,請亟罷修河 司,以省邦費,寬民力。蘇軾出知杭州,君錫言:軾之文 追攀六經,蹈藉班馬,知無不言。壬人畏憚,為之消縮, 公論倚重,隱如長城。今飄然去國,邪黨必謂朝廷稍 厭直臣,且將乘隙復進,實係消長之機。不若留之在 朝,用其善言則天下蒙福,聽其讜論則聖心開益,行 其詔令則四方風動,為利博矣。」進刑部侍郎。

《蔡居厚傳》:「居厚字寬夫,熙寧御史延禧子也。延禧嘗 擊呂惠卿兄弟,有直名。居厚第進士,累官吏部員外 郎。大觀初,拜右正言,奏疏曰:『神宗造立法度,曠古絕 儗,雖符祐之黨力起相軋,而終不能搖者,出於人心 理義之所在也。陛下繼志廣聲,政事具舉,願如明詔 敕有司勒為成書,以明一代之制』。」遷起居郎,進右諫 議大夫。論東南兵政七弊,及言:「學官、書局皆為要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