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 中,得鴈,足有繫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 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 在。」於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 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 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 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 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 耳。異域之人,一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 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 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行,因與 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 九人。武以元始六年春至京師,詔武奉一太牢謁武 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 二頃,宅一區。常惠、徐聖、趙終根皆拜為郎中,賜帛各 二百匹。其餘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常惠 後至右將軍,封列侯,自有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 以彊壯出,及還,須髮盡白,武來歸。明年,上官桀子安 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武子男元與安有謀,坐 死。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 令上書告之。又言「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還乃為 典屬國大將軍長史,無功勞,為搜粟都尉。光顓權自 恣,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 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霍光寢 其奏,免武官。數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與計謀立 宣帝,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久之,衛將軍張安世 薦武明習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為遺言。宣帝即 時召武待詔宦者署,數進見,復為右曹,典屬國。以武 著節老臣,令朝朔望,號稱「祭酒」,甚優寵之。武所得賞 賜,盡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餘財。皇后父平恩侯,帝 舅平昌、樂昌侯,車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 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死。上閔之,問左右:「武 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 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 之。」上許焉。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又以武弟子 為右曹。武年八十餘,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單于 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迺圖畫其人於麒麟閣,法其 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 博陸侯,姓霍氏;次曰衛將軍、冨平侯張安世;次曰車 騎將軍、龍額侯韓增;次曰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次 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陽侯丙吉;次曰御 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陽城侯劉德,次曰 少府梁丘賀,次曰太子太傅蕭望之,次曰典屬國蘇 武,皆有功德,知名當世。是以表而揚之,明著「中興輔 佐」,列於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傳。自丞 相黃霸、廷尉于定國、大司農朱邑、京兆尹張敞、右扶 風尹翁歸及儒者夏侯勝等,皆以善終,著名宣帝之 世,然不得列於《名臣之圖》,以此知其選矣。

傅介子

按《漢書》本傳:介子,北地人也,以從軍為官。先是,龜茲、 樓蘭皆嘗殺漢使者,語在《西域傳》。至元鳳中,介子以 駿馬監求使大宛,因詔令責樓蘭、龜茲國。介子至樓 蘭,責其王教匈奴遮殺漢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 奴,匈奴使過至諸國,何為不言?王謝服,言匈奴使屬 過,當至烏孫,道過龜玆。介子至龜茲,復責其王,王亦 服罪。介子從大宛還到龜茲,龜茲言匈奴使從烏孫 還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誅斬匈奴使者。還奏事, 詔拜介子為中郎,遷平樂監。介子謂大將軍霍光曰: 「樓蘭、龜茲數反覆而不誅,無所懲艾。介子過龜茲時, 其王近就人易得也,願往刺之,以威示諸國。」大將軍 曰:「龜茲道遠,且驗之於樓蘭。」於是白遣之。介子與士 卒俱齎金幣,揚言以賜外國為名。至樓蘭,樓蘭王意 不親介子,介子陽引去,至其西界,使譯謂曰:「漢使者 持黃金錦繡行賜諸國,王不來受,我去之西國矣。」即 出金幣以示譯。譯還報王,王貪漢物,來見使者。介子 與坐飲,陳物示之,飲酒皆醉。介子謂王曰:「天子使我 私報王。」王起,隨介子入帳中,屏語,壯士二人從後刺 之,刃交胸,立死。其貴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諭以「王 負漢罪,天子遣我來誅王,當更立前太子質在漢者。 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遂持王首還詣闕。公卿 將軍議者咸嘉其功。上迺下詔曰:「樓蘭王安歸,常為 匈奴間候,遮漢使者,發兵殺略衛司馬安樂、光祿大 夫忠」、期門郎遂成等三輩及安「息、大宛使盜取節印 獻物,甚逆天理。平樂監傅介子持節使誅斬樓蘭王 安歸首,縣之北闕,以直報怨,不煩師眾。其封介子為 義陽侯,食邑七百戶,士刺王者皆補侍郎。」介子薨,子 敞有罪不得嗣,國除。元始中,繼功臣世,復封介子曾 孫長為義陽侯。王莽敗,迺絕。

常惠

按《漢書》本傳:「惠,太原人也。少時家貧,自奮應募,隨栘 中監蘇武使匈奴,并見拘留十餘年,昭帝時迺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