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四百七卷目錄

 行人司部名臣列傳二

  後漢

  伏隆       來歙

  趙岐       鄭眾

  伊籍       陳震

  宗預       董恢

  孫乾       簡雍

  吳

  趙咨       沈珩

  馮熙       陳化

  紀陟

  晉

  梁明       張淳

  俞歸

  陳

  蕭乾

  北魏

  許謙       張濟

  燕鳳       于什門

  李順       李孝伯

  成淹       朱長生

  于提       孟威

  陰道方      鹿悆

官常典第四百七卷

行人司部名臣列傳二

後漢

伏隆

按《後漢書伏湛傳》:「湛子隆,字伯文,少以節操立名,仕 郡督郵。建武二年,詣懷宮,光武甚親接之。時張步兄 弟各擁強兵,據有齊地,拜隆為太中大夫,持節使青 徐二州,招降郡國。隆移檄告曰:『乃者猾臣王莽弒帝 盜位,宗室興兵除亂誅莽,故群下推立聖公以主宗 廟,而任用賊臣,殺戮賢良。三王作亂,盜賊縱橫,忤逆 天心,卒為赤眉所害。皇天祐漢,聖哲應期。陛下神武 奮發,以少制眾,故尋、邑以百萬之軍,潰散於昆陽;王 郎以全趙之師,土崩於邯鄲;大彤、高胡,望旗消靡;鐵 脛五校,莫不摧破。梁王劉永,幸以宗室屬籍,爵為侯 王,不知厭足,自求禍棄,遂封爵牧守,造為詐逆。今虎 牙大將軍屯營十萬,已拔睢陽;劉永奔迸,家已族矣。 此諸君所聞也。不先自圖,後悔何及』!」青、徐群盜,得此 惶怖,獲索賊右師郎等六校,即時皆降。張步遣使隨 隆詣闕上書,獻腹魚。其冬,拜隆光祿大夫,復使於步, 并與新除青州牧守及都尉俱東。詔隆輒拜令長以 下。隆招懷綏緝,多來降附。帝嘉其功,比之酈生,即拜 步為東萊太守。而劉永亦復遣使立步為齊王。步貪 受王爵,冘豫未決。隆曉譬曰:「高祖與天下約,非劉氏 不王,今可得為十萬戶侯耳。」步欲留隆與共守二州, 隆不聽,求得反命。步遂執隆而受永封。隆遣間使上 書曰:「臣隆奉使無狀,受執凶逆,雖在困戹,授命不顧。 又吏人知步反畔,心不附之,願以時進兵,無以臣隆 為念。臣隆得生到闕廷,受誅有司,此其大願。若令沒 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長累陛下。陛下與皇后、太子永 享萬國,與天無極。」帝得隆奏,召父湛流涕以示之曰: 「隆可謂有蘇武之節,恨不且許而遽求還也。」其後步 遂殺之,時人莫不憐哀焉。五年,張步平,車駕幸北海, 詔隆中弟咸收隆喪,賜給棺斂,太中大夫護送喪事, 詔告琅邪作冢。以子援為郎中。

來歙

按《後漢書》本傳,「歙字君叔,南陽新野人也。六世祖漢, 有才力,武帝世以光祿大夫副樓船將軍楊僕,擊破 南越、朝鮮。父仲,哀帝時為諫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 光武甚親敬之,數共往來長安。漢兵起,王莽以歙劉 氏外屬,乃收繫之。賓客共篡奪得免。更始即位,以歙 為吏,從入關,數言事,不用,以病去。歙女弟為漢中王」 劉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漢中。更始敗,歙勸嘉歸 光武,遂與嘉俱東詣洛陽。帝見歙大歡,即解衣以衣 之,拜為太中大夫。是時方以隴蜀為憂,獨謂歙曰:「今 西州未附,子陽稱帝,道里阻遠,諸將方務關東,思西 州方略,未知所任,其謀若何?」歙因自請曰:「臣嘗與隗 囂相遇長安,其人始起,以漢為名。今陛下聖德隆興, 臣願得奉威命,開以丹青之信,囂必束手自歸,則述 自亡之勢,不足圖也。」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囂。 五年,復持節送馬援,因奉璽書於囂。既還,復往說囂。 囂遂遣子恂隨歙入質,拜歙為中郎將。時山東略定, 帝謀西收囂兵,與俱伐蜀,復使歙喻旨。囂將王元說 囂多設疑,故久冘豫不決。歙素剛毅,遂發憤質責囂 曰:「國家以君知臧否,曉廢興,故以手書暢意。足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