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所緣。嘉意允著,深用依依。今遣光祿大夫紀陟、五官』」 中郎將弘璆宣明至懷:按註《吳錄》曰:「陟字子上,丹 陽人。初為中書郎,孫峻使詰南陽王和,令其引分,陟 密使令正辭自理,峻怒,陟懼,閉門不出。」孫休時,父亮 為尚書令,而陟為中書令,每朝會,詔以屏風隔其座。 出為豫章太守。于寶《晉紀》曰:「陟璆奉使如魏,入境 而問諱,入國而問俗。壽春將王布示之馬」射,既而問 之曰:「吳之君子亦能斯乎?」陟曰:「此軍人騎士肄業所 及,士大夫君子未有為之者矣。」布大慚。既至,魏帝見 之,使儐問曰:「來時吳王何如?」陟對曰:「來時皇帝臨軒, 百僚陪位,御膳無恙。晉文王饗之,百寮畢會,使儐者 告曰:『某者安樂公也,某者匈奴單于也』。」陟曰:「西王失 土,為君王所禮,位同三代,莫不感義。匈奴邊塞難羈 之國,君王懷之,親在坐席,此誠威恩遠著。」又問:「吳之 戍備幾何?」對曰:「自西陵以至江都五千七百里。」又問 曰:「道里甚遠,難為堅固。」對曰:「疆界雖遠,而其險要必 爭之地,不過數四。猶人雖有八尺之軀,靡不受患,其 護風寒,亦數處耳。文王善之,厚為之禮。」《吳錄》曰:「璆, 曲阿人。弘咨」之孫,權外孫也。璆後至中書令、太子少 傅。

梁明

按《晉書禿髮烏孤載記》:烏孤死,弟利鹿孤立。使記室 監麴梁明聘于段業。業曰:「貴主先王創業啟運,功高 先世,宜為國之太祖,有子何以不立?」梁明曰:「有子羌 奴,先王之命也。」業曰:「昔成王弱齡,周召作宰;漢昭八 歲,金、霍夾輔。雖嗣子沖幼,而二叔休明,左提右挈,不 亦可乎?」明曰:「宋宣能以國讓,《春秋》美之。孫伯符委事 仲謀,終開有吳之業。且兄終弟及,殷湯之制也,亦聖 人之格言,萬代之通式,何必嗣己為是,紹兄為非?」業 曰:「美哉使乎之義也。」

張淳

按《晉書張軌傳》:「軌子寔,寔子駿。駿遣傅穎假道于蜀, 通表京師,李雄弗許,又遣治中從事張淳稱藩于蜀, 託以假道焉,雄大悅。雄又有憾于南氐楊初,淳因說 曰:『南氐無狀,屢為邊害,宜先討百頃,次平上邽,二國 并勢,席卷三秦,東靖許洛,掃氛燕趙,拯二帝梓宮於 平陽,反皇輿於洛邑。此英霸之舉,千載一時。寡君所 以遣下臣冒險通誠,不遠萬里者,以陛下義聲遠播, 必能愍寡君勤王之志。天下之善一也,惟陛下圖之』。」 雄怒,偽許之。將覆淳於東峽,蜀人橋贊密以告淳。淳 言於雄曰:「寡君使小臣行無跡之地,通北蠻之域,萬 里表誠者,誠以陛下義矜戮力之臣,能成人之美節 故也。若欲殺臣者,當顯於都市,宣示眾目,云:『涼州不 忘舊義,通使琅邪,為表忠誠,假途於我主。聖臣明發 覺殺之,當令義聲遠著,天下畏威。今盜殺江中,威刑 不顯,何足以揚休烈,示天下也』!」雄大驚曰:「安有此邪! 當相放還河右耳。」雄司隸校尉景騫言於雄曰:「張淳 壯士,宜留任之。」雄曰:「壯士豈為人留!且可以卿意觀 之。」騫謂淳曰:「卿體大,暑熱,可且遣下吏,少住須涼。」淳 曰:「寡君以皇輿幽辱,梓宮未反,天下之恥未雪,蒼生 之命倒懸,故遣淳來,表誠大國。所論事重,非下吏能 傳。若下吏所了者,則淳本亦不來,雖有火山湯海,無 所辭難,豈寒暑之足避哉!」雄曰:「此人矯矯,不可得用 也。」厚禮遣之。謂淳曰:「貴主英名葢世,土險兵盛,何不 稱帝,自娛一方?」淳曰:「寡君以乃祖乃父,世濟忠良,未 能雪天人之大恥,解眾庶之倒懸,日昃忘食,枕戈待 旦。以琅邪中興江東,故萬里翼載,將成桓、文之事,何 言自娛邪?」雄有慚色曰:「我乃祖乃父亦是晉臣,往與 六郡,避難此都,為同盟所推,遂有今日。琅邪若能中 興大晉於中州者,亦當率眾輔之。」淳還至龍鶴,募兵 通表,後皆達京師,朝廷嘉之。

俞歸

按《晉書張軌傳》:「軌子寔,寔子駿,駿子重華遣使上疏 曰:『季龍自斃,遺燼游魂,取亂侮亡,睹機則發。臣今遣 前鋒都督裴恆,步騎七萬,遙出隴上,以俟聖朝赫然 之威。山東騷擾,不足厝懷,長安膏腴,宜速平蕩。臣守 任西荒,山川悠遠,大誓六軍,不及聽受之末;猛將鷹 揚,不豫告成之次。瞻雲望日,孤憤義傷,彈劍慷慨,中』」 情蘊結。於是康獻皇后詔報,遣使進重華為涼州牧。 是時,御史俞歸至涼州,重華方謀為涼王,不肯受詔, 使親信人沈猛謂歸曰:「我家主公,奕世忠於晉室,而 不如鮮卑矣。臺加慕容皝,燕王,今甫授州主,大將軍 何以加勸有功忠義之臣乎?明臺今且移河右,共勸 州主為涼王大夫,出使苟利社稷,專之可也。」歸對曰: 「王者之制,異姓不得稱王;九州之內,重爵不得過公。 漢高一時王異姓,尋皆誅滅,蓋權時之宜,非舊體也。 故王陵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伐之』。至於外裔,不從 此例。春秋時,吳、楚稱王,而諸侯不以為非者,蓋外裔 視之也。假令齊、魯稱王,諸侯豈不伐之?故聖上以貴 公忠賢,是以爵以上」公,位以方伯,鮮卑外裔,豈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