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尚書、衛大將軍、西道行臺,尚孝武妹新豐公主,因薦

之於朝廷。永熙三年,起家奉朝請,累遷輔國將軍、成』」 州長史、漢陽郡守。世宗初,轉修城郡守。屬鳳州人仇 周貢等搆亂,攻逼修城,杲信洽於民,部內遂無叛者。 尋而開府趙昶諸軍進討,杲率郡兵與昶合勢,遂破 平之。入為司命上士。初,陳文帝弟安成王頊為質於 梁,及江陵平,頊隨例遷長安,陳人請之,太祖許而未 遣。至是,帝欲歸之,命杲使焉。陳文帝大悅,即遣使報 聘,并賂黔中數州之地。仍請畫野分疆,永敦鄰好。以 杲奉使稱旨,進授都督,治小御伯,更往分界焉。陳人 於是以魯山歸我。帝乃拜頊柱國大將軍,詔杲送之 還國。陳文帝謂杲曰:「家弟今蒙禮遣,實是周朝之惠, 然不還彼魯山,亦恐未能及此。」杲答曰:「安成之在關 中,乃咸陽一布衣耳。然是陳之介弟,其價豈止一城? 本朝親睦九族,恕己及物,上遵太祖遺旨,下思繼好 之義,所以發德音者,蓋為此也。若知止侔魯山,固當 不貪一鎮,況魯山梁之舊地,梁即本朝蕃臣,若以始 末言之,魯山自合歸國,云以尋常之土,易己骨肉之 親,使臣猶謂不可,何以聞諸朝廷?」陳文帝慚恧久之, 乃曰:「前言戲之耳。」自是接遇有加常禮。及杲還,命引 升殿,親降御座,執手以別。朝廷嘉之,授大都督、小載 師下大夫,治小納言。復聘於陳。中山公訓為蒲州總 管,以杲為府司馬、州治中,兼知州府事,加使持節、車 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及華皎來附,詔令衛公直督元 定等援之。與陳人交戰,我師不利,元定等「並沒。自是 連兵不息,東南騷動。高祖患之,乃授杲御正中大夫。」 後四年,遷溫州刺史,賜爵義興縣伯。大象元年,徵拜 御正中大夫,復使於陳。二年,除申州刺史,加開封儀 同大將軍,追爵為侯,邑一千三百戶。除同州司會。隋 開皇元年,以杲為同州總監,進爵為公。俄遷工部尚 書。二年,除西南道行臺兵部尚書。尋以疾卒。子運,大 象末,宣納上士。杲兄長暉,位至儀同三司。

袁敞

按《周書蕭察傳》:「袁敞,陳郡人。祖昂,司空。父士俊,安成 內史。敞少有器量,博涉文史,以吏部郎使詣闕,時主 者以敞班在陳使之後,敞固不從命。主者詰之,敞對 曰:『昔陳之祖父,乃梁諸侯之下吏也,棄忠與義,盜有 江東。今大周朝宗萬國,招㩦以禮,若使梁之行人在 陳人之後,便恐彝倫失序,豈使臣之所望焉』?主者不」 能屈,遂以狀奏。高祖善之,乃詔敞與陳使異日而進, 還以稱旨。遷侍中,轉左民尚書。從蕭琮入隋,授開府 儀同三司,終於譙州刺史。子謐、謙。

伊婁謙

按《隋書》本傳,「謙字彥恭,本鮮卑人也。其先代為酋長, 隋魏南遷,祖信,中部太守。父靈相,降二州刺史。謙性 忠直,善辭令。仕魏為直閣將軍。周受禪,累遷宣納上 士、使持節、車騎大將軍。武帝將伐齊,引入內殿,從容 謂曰:『朕將有事戎馬,何者為先』?謙對曰:『愚臣誠不足 以知大事,但偽齊僭擅,跋扈不恭,沉溺倡優,耽昏麴 糵。其折衝之將斛律明月,已斃讒人之口。上下離心, 道路仄目。若命六師,臣之願也』。」帝大笑。因使謙與小 司寇拓拔偉聘齊觀舋,帝尋發兵。齊王知之,令其僕 射陽休之責謙曰:「貴朝盛夏徵兵,馬首何向?」謙答曰: 「僕憑式之始,未聞興師設復,西增白帝之城,東益巴 丘之戍,人情恆理,豈足怪哉!」謙參軍高遵以情輸於 齊,遂拘留謙不遣。帝克并州,召謙勞之曰:「朕之舉兵, 本俟卿還,不圖高遵中為叛逆,乖朕宿心,遵之罪也。」 乃執遵付謙,任令報復。謙頓首請赦之。帝曰:「卿可聚 眾唾面,令知愧也。」謙跪曰:「以遵之罪,又非唾面之責。」 帝善其言而止。謙竟待遵如初。其寬厚仁恕,皆此類 也。尋賜爵濟陽縣伯。累遷前驅中大夫。大象中,進爵 為侯,加位開府。高祖作相,授亳州總管,俄徵還京。既 平王謙,謙恥與逆人同名,因爾稱字。高祖受禪,以彥 恭為左武候將軍。俄拜大將軍,進爵為公。數年,出為 澤州刺史。清約自處,甚得人和。以疾去職,吏人攀戀, 行數百里不絕。數歲,卒於家,時年七十。子傑嗣。

夏侯端

按《唐書》本傳:「端,壽州壽春人,梁尚書左僕射詳孫也。 仕隋為大理司直。高祖微時,與相友。大業中,討賊河 東,表端為副。端邃數術,密語高祖曰:『玉床搖,帝坐不 安。晉得歲,真人將興,安天下之亂者,其在公乎?但上 性沈忌,內惡諸李。今金才已誅,次且取,公宜早為計』。 帝感其言。義師興,端在河東,吏捕送長安。帝入京師」, 釋囚,引入臥內,擢祕書監。李密之降,關東地未有所 屬,端請假節招諭,乃拜大將軍,為河南道招慰使。即 傳檄州縣,東薄海,南揵淮二十餘州,遣使順附。次譙 州,會亳、汴二州刺史降王世充,道塞無所歸,計窮彷 徨,麾下二千人糧盡,不忍委端去。端乃殺馬宴大澤 中,謂眾曰:「我奉王命,義無屈公等有妻子,徒死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