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2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通州《卞三倉》,秩正七品。

有年倉      。富有倉。

廣儲倉      、《盈止倉》。

「及秭倉      」 ,「迺積倉。」

樂歲倉      、慶豐倉。

延豐倉

已上「九倉,各置監支納一員,正七品;大使二員,從七品;副使二員,正八品。」

足食倉      、富儲倉。

「富衍倉      」 及《衍倉》。

已上「四倉,各置監支納一員,正七品;大使二員,從七品;副使一員,正八品。」

「河倉」 ,一十有七,用從七品印。

館陶倉      「舊縣倉。」

陵州倉      、「傅家池倉。」

已上各置「監支納一員,從七品;大使一員,從八品;副使一員。」

秦家渡倉     、尖塚西倉。

尖塚東倉     、長蘆倉。

武強倉      、夾馬營倉。

上口倉      、唐、宋倉

唐村倉      、安陵倉。

四、「柳樹倉     」 、「淇門倉。」

伏恩倉

以上各置「監支納一員,從八品;大使一員,從九品;副使一員。」

直沽廣通倉,秩正七品,大使一員。

《滎陽》等綱,凡三十:曰濟源,曰陵州,曰獻州,曰「白馬」 ,曰滏陽,曰完州,曰「河內」 ,曰「南宮」 ,曰「泝莒」 ,曰「霸州」 ,曰「東明」 ,曰「獲嘉」 ,曰「鹽山」 ,曰「武強」 ,曰膠水,曰「東昌」 ,曰「武安」 ,曰「汝寧」 ,曰修武,曰安陽,曰開封,曰儀封,曰蒲臺,曰鄒平,曰中牟,曰膠西,曰衛輝,曰濬州,曰曹、濮州。每綱皆設押綱官二員,計六十員,秩正八品。每編船三十隻為一綱,船九百餘隻,運糧三百餘萬石,船戶八千餘戶,綱官以常選正八品為之。

又按《志》:「海道運糧萬戶府,至元二十年置,秩正三品, 掌每歲海道運糧,供給大都。達魯花赤一員,萬戶一 員,並正三品;副萬戶四員,從三品;經歷一員,從七品; 知事一員,從八品;照磨一員,從九品;鎮撫二員,正五 品。」其屬附見:

海運千戶所,秩正五品。達魯花赤一員,千戶二員,並正五品;副千戶三員,從五品。若溫、台,若慶元、紹興,若杭州、嘉興,若崑山、崇明、常熟、江陰等處,凡五所。而平江又有海運香莎糯米千戶所。

世祖中統二年始立軍儲都轉運使司又敕近倉官轉漕

按《元史世祖本紀》:「中統二年秋七月辛酉朔,立軍儲 都轉運使司,以馬力合乃為使,周鍇為副使。九月丙 子,敕今歲田租輸沿河近倉,官為轉漕,不可勞民。」

至元三年六月丙子立漕運司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四年春正月戊午,立開元等路轉運司。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八年。二月己亥。罷諸路轉運司。入總管府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十四年春三月癸巳,以行都水監兼行漕運司 事。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十五年六月甲戌,罷漕運司,以其事隸行中書 省各路總管府。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十九年。設南北兩漕運司及江浙行省漕運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九年冬十月丙申。設南北 兩漕運司。庚戌。命游顯專領江浙行省漕運。按《食 貨志》。「是年十二月。立京畿江淮都漕運司二。仍各置 分司。以督綱運。每歲令江淮漕運司運糧至中灤。京 畿漕運司自中灤運至大都。」

至元二十年,立都漕運司。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年八月丁未,濟州新開 河成,立都漕運司。」

至元二十三年,以張瑄、朱清為海道運糧萬戶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乙丑,中書 省臣言,「朱清等海道運糧以四歲計之,總百一萬石, 斗斛耗折,願如數以償,風浪覆舟,請免其徵。」從之。遂 以昭勇大將軍沿海招討使張瑄明威將軍管軍萬 戶,兼管海道運糧船朱清並為海道運糧萬戶,仍佩 虎符。

至元二十四年五月壬寅,用桑哥言,置上海、福州兩 萬戶府,以維制沙不丁、烏馬兒等海運船。十一月甲 寅,命京畿濟寧兩漕運司分掌漕事。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