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2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落數千里,部長十餘輩,在巢保疆者,宣、鎮則青把都 兄弟,未嘗東窺薊、遼,而兀慎、擺腰五路之在新平,馴 服猶故;在西行牧者不他失,未嘗窺莽捏,而大成比 妓則又歸巢獨先。今以一人之罪,概絕諸部,消往日 之恩,開將來之隙,臣未見其可。今史二外叛,屢犯邊 疆。若令順義王縛獻以著信,然後酌議市賞,在我固 未為失策也。」議遂定。尋加少保,仍召理戎政。順義王 果縛史二來獻,復款如故。初,閱邊,給事中張棟言洮、 河之衄,殞將喪師。洛為其所輕,故東西移帳自便。太 僕寺丞徐琰復詆洛掩耳偷鈴,乞處分以除誤國之 罪。棟再疏劾洛欺罔,給事中章尚學亦請令洛回宣、 大。至是,撦力克歸。棟又言:「火真亂首,順義亂階,洛宜 除兇雪恥,乃虛詞誘敵,而重利媚之。今火真依海為 窟,出沒如故,洛輒侈然敘文武勞。乞敕所司毋徇洛 請。」洛乃謝病歸。尚書星言:「洛無重利,啗敵事,且有威 望,不宜久棄。逾三年」,官軍與番人夾擊把爾戶於西 寧,大破之。星復奏洛收番之功,再詔起用。當時以洛 有物議,卒不推也。卒,贈太保,諡襄敏。洛之總督宣大 也,廣西人蔣遵箴為文選郎中,喪偶,因王篆以求洛 女妻焉,遂介篆見張居正,致節鉞,以是為御史辛志 登、許守恩、給事中白希繡等所攻。三封告成,七鎮頗 寧息。然洮河之役,兩副總兵先後被殺,辱國挫威,洛 仍主款。雖順義東歸,而寇輕邊將益甚。其後卒釀《哱 拜》之亂。

劉應節

按《明外史》本傳:「應節,字子和,濰人。嘉靖二十六年進 士。授戶部主事,歷井陘兵備副使,兼轄三關。三關屬 井陘道自此始。四十三年,以山西右參政擢右僉都 御史,巡撫遼東。母喪歸。隆慶元年,起撫河南。俺荅寇 石州,山西騷動,詔應節赴援。已,寇退,會順天巡撫耿 隨卿坐殺平民充首功逮治,改應節代之。建議永平」 西門抵海口,距天津止五百里,可通漕。請募民習海 道者赴天津領運,同運官出海達永平。部議以漕卒 冒險不便,發山東、河南粟十萬石儲天津,令永平官 民自運焉。四年秋,進右副都御史,巡撫如故。旋進兵 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譚綸總督薊、遼、保定軍 務。奏罷永平、密雲、霸州采礦。又因御史傅孟春言,議 諸鎮積貯,當計歲豐歉。常時以折色便軍,可以積粟; 凶歲以本色濟荒,可以積銀。又明年,建議通漕密雲。 上疏曰:「密雲環控潮、白二水,天設之以便漕者也。向 二水分流至牛欄山,始合通州運艘至牛欄山以上, 陸運至龍慶倉,輸輓甚苦。今白水徙流城西,去潮水 不二百武,近且疏渠植壩,合為一流,水深漕便。舊昌 平運額共十八萬石有奇,今止十四萬,密雲僅得十 萬。惟賴召商一法,而地瘠民貧,勢難長恃。聞通倉粟 多紅朽,若漕五萬石於密雲,而以本鎮折色三萬五 千兩留給京軍,則通倉無腐粟,京軍沾實惠,密雲免 僉商。一舉而三善備矣。」報可。給事中陳渠以薊鎮多 虛伍,請核兵省餉。應節上疏曰:「國初設立大寧,薊門 猶稱內地。既大寧內徙,三衛反覆,一切防禦之計,與 宣、大相埒。而額兵不滿三萬。倉卒召外兵,疲於奔命, 又半孱弱。於是議減客兵,募土著,而游食之徒,饑聚 飽颺。請清勾逃軍,而所勾皆老穉,又未必安於其位。 本鎮西起鎮邊,東抵山海,因地制兵,非三十萬不可。 今主客兵不過十三萬而已。且宣府地方六百里,額 兵十五萬;大同地方千餘里,額兵十三萬五千。今薊、 昌地兼二鎮,而兵力獨不足。援彼例此,何以能守?以 今上計,發精兵二十餘萬,恢復大寧,控制外邊,俾畿 輔肩背益厚,宣、遼聲援相通,國有重關,庭無近寇,此 萬年之利也。如其不然,集兵三十萬,分屯列戍,使首 尾相應,此百年之利也。又不然,則選主客兵十七萬, 訓練有成,不必仰藉鄰鎮,亦目前苟安之計。今皆不 然。徵兵如奕棋,請餉如乞糴,操練如摶沙,教戰如談 虎,邊長兵寡,掣襟肘見。今為不得已之計,姑勾新軍 補主兵舊額十一萬,與入衛客兵分番休息。庶軍不 告勞,稍定」邊計。部議行所司清軍而補兵之說,卒不 行。萬曆元年進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總督如故。 進南京工部尚書,召為戎政尚書,改刑部。錦衣馮邦 寧者,太監保從子,道遇不引避。應節叱下之,保不悅。 會雲南參政羅汝芳奉表至京,應節出郭與談禪,給 事中周良寅疏論之,遂偕汝芳劾罷。卒贈太子少保。 初,王宗沐建議海運,應節與工部侍郎徐栻請開膠、 萊河,張居正力主之。用栻兼僉都御史以往,議鑿山 引泉,計費百萬。議者爭駁之。召栻還,罷其役。栻,常熟 人,累官南京工部尚書。

郭應聘

按《明外史》本傳:「應聘,字君賓,莆田人。嘉靖二十九年 進士。授戶部主事,歷郎中,出為南寧知府,遷威茂兵 備副使,轉廣東參政。從提督吳桂芳平李堊元,別擊 賊首張韶南、黃仕良等。遷廣西按察使,歷左右布政 使。隆慶四年,大破古田賊,斬獲七千有奇。已,從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