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2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夜夢昔年神和子告之曰:「頭瘡勿疑,不是死病。」及覺, 語道士文正之嘗收得鄭韶處士贈《神和子歌》,因索 而閱之,益異其事。公乃建大閣,上下十四間,號《仙游 閣歌》,至今刻石存焉。公離蜀日,以一幅書授蜀僧希 白,其上題:「須十年後開。」其後公薨於陳,凶訃至蜀,果 十年啟封,乃乖崖翁幀子一幅,戴隱士帽,褐袍絹帶, 其傍題云:「依此樣寫於仙遊閣。」兼自撰乖崖翁真贊 云:「乖則違眾,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徒勞丹 青,繪寫凡質。欲明此心,服之無斁。」至今川民皆依樣 家家傳寫。

《青箱雜記》:乖崖張公詠尹益部日,李順黨中有殺耕 牛避罪亡逸者,公許其首身,拘母十日不出,釋之。復 拘其妻,一宿而來。公斷云:「禁母十夜,留妻一宵,倚門 之望何疏,結髮之情何厚,舊為黨惡,因又逃亡,許令 首身,猶尚顧望。」就命斬之。於是首身者繼至,並遣歸 業,蜀民由此安居。

公平順賊之明年,復有劉旴相繼叛命,公命討平之。 既而凱旋,忽有持首級來者,公曰:「當奔突接戰之際, 豈暇獲其首?此必戰後斫來,知復是誰?」殿直段倫曰: 「如學士之言,真神明。當時隨倫為先鋒,入賊用命者, 皆中傷被體,何嘗獲首級?」公乃先錄中傷之人,而以 持首級者次之,於是軍伍歡躍。

公布衣時,素善陳摶,嘗因夜話,謂摶曰:「某欲分先生 華山一半,住得無?」摶曰:「餘人則不可,先輩則可。」及旦 取別,摶以宣毫十枝、白雲臺墨一劑、蜀牋一角為贈。 公謂摶曰:「會得先生意,取某入鬧處。去日珍重。」摶送 公回,謂弟子曰:「斯人無情於物,達則為公卿,不達為 王者師。」公常感之。後尹蜀,乘傳過華陰,寄摶詩曰:「性 愚不肯林泉住,強要清流擬致君。今日星馳劍南去, 回頭慚愧華山雲。」

《澠水燕談錄》:張忠定公詠知通進銀臺司,并州有軍 校笞他部卒至死,獄具奏上,法官謂非所部,當如凡 人。公執奏之曰:「并接羌胡,兵數十萬,一旦因一卒法 死一校,卒有輕所部之心,且生事,不若杖遣之,于權 宜為便。」上如法官議。不數日,并卒怨本校,白晝五六 輩提刀趨喧爭前,刺校心胸,狼籍尸下,遂竄去。朝廷 方以公向所執為是。

《宋史馮繼業傳》:「繼業字嗣宗,大名人。父暉,朔方節度, 封衛王。繼業幼敏慧,有度量,以父任補朔方軍節院 使,隨父歷邠、孟及再領朔方,皆補牙職。周廣順初,暉 疾,繼業圖殺其兄繼勳。暉卒,遂代其父為朔方軍留 後。以郊祀恩加靈州大都督府長史,遷朔方節度、靈 環觀察、處置、度支、溫池榷稅等使。恭帝時,繼業既殺」 兄,代父領鎮,頗驕恣,時出兵劫略羌夷,羌夷不附,又 撫士卒少恩,繼業慮其為變,以太祖居鎮日嘗得給 事,乃豫徙其孥闕下。建隆初來朝,連以駝馬、寶器為 獻。開寶二年,賜詔獎諭,拜靜難軍節度使。三年,改鎮 定國軍,吏民立碑頌其遺愛。太平興國初來朝,封梁 國公,留京師。明年,卒,年五十一,贈侍中。

《楊昭儉傳》:「昭儉為晉翰林學士,時驕將張彥澤鎮涇 原,暴殺從事張式,朝廷不加罪。昭儉與刑部郎中李 濤,諫議大夫鄭受益抗疏論列,請置之法。疏奏不報。 會有詔令朝臣轉對,或有對事,亦許以不時條奏。昭 儉復上疏曰:天子君臨四海,日有萬機,懋建諍臣,彌 縫其闕。今則諫臣雖設,言路不通,藥石之論不達於 聖聰,而邪佞之徒取容於左右。御史臺紀綱之府,彈 糾之司,銜冤者固當昭雪,為蠹者難免放流。陛下臨 御以來,寬仁太甚,徒置兩司,殆如虛器。遂令節使慢 侮朝章,屠害幕吏,始訴冤於丹闕,反執送於本蕃。苟 安跋扈之心,莫恤冤抑之苦。願回睿斷,誅彥澤以謝 軍吏。」由是權臣忌之。會請告洛陽,不赴晉祖喪,為有 司所糾,停官。

《王審琦傳》:「審琦子承衎,字希悅,開寶中,授閑廐使,面 賜紫袍金帶,纔十二歲。太平興國中,出監徐州,遷六 宅使,領昭州刺史。咸平中,兩賜川峽傳詔,慰撫官吏, 經略蠻洞。連知延、代、并三州,皆兼兵馬鈐轄,改尚食 使。鳳翔張雍病,命承衎代之,徙涇州,授西上閤門使, 改領永州刺史。景德中,真宗以天水近邊,蕃漢雜處」, 擇守臣撫治。擢承衎知泰州,徙知天雄軍。大中祥符 初,進秩東上閤門使。承衎病足,在大名不能騎,政多 廢弛。及代,賜告家居,表求解職,不允。以久不朝請,求 近郡,改左武衛大將軍、知壽州。二年,卒,年四十九。承 衎頗涉學,喜為詩,所至為一集。曉音律,多與士大夫 遊,意豁如也。初,審琦鎮壽春,承衎生於郡廨至卒亦 於其地。人咸異之。

《燕翼貽謀錄》:「唐末藩鎮諸州,聽命帥府,如臣之事君, 雖或因朝命除授,而事無巨細皆取決於帥,與朝廷 幾于相忘。太平興國二年三月,右拾遺李翰極言其 弊。太宗皇帝始詔藩鎮諸州直隸京師,長吏自得奏 事,而後天下大權盡歸人主,潛消藩鎮跋扈之心。今 長吏初除,替滿奏事,自此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