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史大夫納合寧以下十七人,皆朝臣之選,而琦以有 論議預焉。時左司都事元好問領講議,兼看讀陳言 文字,與琦甚相得。崔立變後,令改易巾髻,琦謂好問 曰:「今日易巾髻,在京人皆可,獨琦不可。琦一刑部譯 史,襲先兄世爵,安忍作此?今以一死付公,然死則即 死付公,一言亦剩矣。」因泣涕而別。琦既至其家,母氏 方晝寢,驚而寤。琦問:「阿母何為?」母曰:「適夢三人潛伏 梁間,故驚。」寤仁卿跪曰:「梁上人鬼也。兒意在懸梁,阿 母夢先見耳。」家人輩泣勸曰:「君不念老母?」歟母止之 曰:「勿勸,兒所處是矣。」即自縊,時年四十餘。琦性沈靜, 好讀書,知古今事。其母完顏氏,以孝謹稱。

楊沃衍 劉興哥

按《金史忠義傳》:「沃衍,一名斡烈,賜姓兀林荅,朔州靜 邊官莊人,本屬唐和迪剌部族,少嘗為北邊屯田小 吏,會大元兵入境,朝命徙唐括族內地,沃衍留不徙, 率本部族願從者入保朔州南山茶杞溝,有眾數千, 推沃衍為招撫使,號其溝曰府,故殘破鎮縣,徒黨日 集,官軍不能制。又與大兵戰,連獲小捷,及乏食,遂行」 剽刦,官軍捕之,拒戰不下,轉走寧、隩、武、朔、寧邊諸州, 民以為病。朝廷遣人招之,沃衍即以眾來歸。時宣宗 適南遷,次淇門,聞之甚喜,遂以為武州刺史。武州屢 經殘毀,沃衍入州,未幾而大兵來攻,死戰二十七晝 夜不能拔,乃退,時貞祐二年二月也。既而朝廷以武 州終不可守,令沃衍遷其軍民駐岢嵐州。以武州功, 擢為本州防禦使。俄升岢嵐為節鎮,以沃衍為節度 使。仍詔諭曰:「卿於國盡忠,累有勞績,今特升三品,恩 亦厚矣。其益勵忠勤,與宣撫司輯睦,以安軍民。」沃衍 自奉詔,即以身許國,曰:「為人不死王事,而死於家,非 大丈夫也。」三年,奉旨屯涇、邠、隴三州。沃衍分其軍九 千人,為十翼、五都統,「親統者十之四。」是冬,西夏四萬 餘騎圍定西州,元帥右都監完顏賽不以沃衍提控 軍事,率兵與夏人戰,斬首幾二千,生擒數十人,獲馬 八百餘匹,器械稱是,餘悉遁去。詔陝西行省視功官 賞之。興定元年春,上以沃衍累有戰功,賜今姓。未幾, 遙授通遠軍節度使,兼鞏州管內觀察使。是冬,詔陝 西行省伐宋。沃衍與元帥左都監內族白撒、通遠軍 節度使溫迪罕婁室、同知通遠軍節度使事烏古論 長壽、平西軍節度副使和速嘉兀迪將兵五千,出鞏 州鹽井,至故城,逢夏兵三百,擊走之。又入西和州,至 岐山堡,遇兵六千,凡三隊,遣軍分擊,逐北三十餘里, 斬首四百級,生獲十人,馬二百匹,甲仗不勝計,尋復 得散關。二年正月,捷報至,上大喜,詔遷沃衍官一階, 遙授知臨洮府事。三年,武休關之捷,沃衍功居多,詔 特遷一官。元光元年正月,遙授中京留守。六月,進拜 元帥右監軍,仍世襲納古胡里愛必剌謀克。二年春, 北兵遊騎數百掠延安而南,沃衍率兵追之,戰於野 豬嶺,獲四人而還。俄而兵大至,駐德安寨,復擊走之。 未幾,大兵攻鳳翔,還,道出保安,沃衍遣提控完顏查 剌破於石樓臺,前後獲馬二百、符印數十,詔有司論 賞。初,聞野豬嶺有兵,沃衍約陀蒲胡土門以步軍會 戰。胡土門宿將,常輕沃衍,至是失期,沃衍戰還,會諸 將欲斬胡土門,諸將哀請,乃釋之。時大兵聲勢益振, 陝西行省檄沃衍清野,不從曰:「我若清野,明年民何 所得食。」遂隔大澗,持勢,使民畢麥事。正大二年,進拜 元帥左監軍,遙領中京留守。八年冬,平章合達、參政 蒲阿由鄧州而西,沃衍自豐陽川遇於五朵山下,問 禹山之戰如何,合達曰:「我軍雖勝,而大兵已散漫趨 京師矣。」沃衍憤云:「平章、參政蒙國厚恩,握兵柄」,失事 機,不能戰禦,乃縱兵深入,尚何言耶?《三峰山》之敗,沃 衍走鈞州,其部曲白留奴呆,劉勝既降,請於大帥,願 入鈞招沃衍。大帥質留奴,令勝人鈞,見沃衍,道大帥 意,降則當授大官。沃衍善言,撫慰之使前,拔劍斫之 曰:「我起身細微,蒙國大思,汝欲以此污我耶?」遂遺語 部曲後事,望汴京拜且哭曰:「無面目見朝廷,惟有一 死耳!」即自縊。部曲舉火,并所寓屋焚之,從死者十餘 人。沃衍死時年五十二。初,大兵破西夏,長驅而至,關 輔千里皆洶洶不安,雖智者亦無如之何。沃衍與其 部將劉興哥者,率兵往來邠、隴間,屢戰屢勝,故大軍 猝不能東下。興哥,鳳翔虢縣人,起於群盜,人呼曰「熱 劉」,後於清化戰死,大兵至,酹酒以弔;西州耆老語之, 至為泣下。

馮延登

按《金史忠義傳》:「延登,字子俊,吉州吉鄉人。世業毉。延 登幼穎悟,既長,事舉業。承安二年,登詞賦進士第,調 臨真簿,德順州軍事判官。泰和元年,轉寧邊令。大安 元年秋七月,雹害稼,民艱於食,延登發粟賑貸,全活 甚眾。貞祐元年,補尚書省令史,尋授河中府判官,兼 行尚書省左右司員外郎。興定五年,入為國史院編」 修官,改太常博士。元光二年,知登聞鼓院,兼翰林修 撰。奉使夏國,就充接送伴使。正大七年十二月,遷國 子祭酒,假翰林學士承旨,充國信使。以八年春,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