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1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刀斫之,且罵且前,亦見殺,一家死者二十餘人。贈南 陽路判官。時襄陽錄事司達魯花赤塔不台,字彥暉 者,元統元年進士。魏王軍汝亳,塔不台來供餉。王嗜 酒,輕戰備。一夕,賊劫王,王臥未能起,為所執。塔不台 馳騎奪王,亦為賊所得。比明,見賊酋王拜乞活,塔不 台以足蹴王曰:「猶欲生乎?」賊復屈其拜,塔不台拒而 詬之,且與縛者角,遂支解。

張俊

按《山東通志》:「俊,順帝時為山東行樞密知院,性沈靜, 有智謀,善用兵。有兵攻益都,俊悉力拒守,城破,攜妻 子投井死。」

于德文 齊都

按《山東通志》:「德文,順帝時為山東宣慰司副使。有兵 攻益都,城破,德文與僉事齊都皆不屈而死。」

馮文舉

按《雲南通志》:文舉,四川什邡人。初舉鄉試,授漢州學 正達魯花赤。燕僚佐,以一手致酒,文舉不受,隱去。次 科登進士第,仕雲南儒學提舉。至元間,明玉珍攻雲 南,城將陷,文舉謂其妻曰:「『某受國恩,愧不能退賊,今 有死而已爾。光州馬中丞孫女也,其從之乎』?馬氏曰: 『夫以義亡,妾生何益』!」遂焚香北拜,俱縊於學宮。

侯彥直

按《四川總志》:「彥直,雅州人,為忠翊校尉。至元間,王虒 寇州,彥直引兵力戰於名山。兵少力弱,為賊所擒,罵 不絕口,遂遇害。」

許輔

按《濟南府志》:「輔,字良佐,臨邑人。至元中,授青州路總 管。己亥歲,受詔勤王,戰歿於陣。」

傅成

按《濟南府志》:「成,齊東人。由儒士任學訓。致仕時,平章 之叛,使召成為主謀,成堅守臣節,辭不從,使者取其 首而去。」

劉鶚子運

按《吉安府志》:「郡守劉鶚,字楚奇,永豐人。皇慶中,以薦 辟,累官翰林修撰,國史編修。元季,紅巾盜起,擢江州 總管,寇不敢犯。奉命守韶六年,屢卻強寇。後分兵討 洞獠,贛寇數萬猝至,戰守月餘,力盡城陷,被執不屈, 囚於贛之慈雲寺。自分必死,乃書衣裾,有『忠節既無 慚,清風自千古』之句。遂六日不食而死。子運,字導元」, 時為元帥府經歷,僉元帥事,同戰死。

羅仕顯

按《廣東通志》:「仕顯,高州石城人。其先世居汴。有羅廷 玉者,以文學仕宋,授武翼郎、石城簿,因家焉。仕顯以 世功襲武德將軍,授廉州路同知。至正九年二月,海 寇犯合浦,帥府移檄廉、瓊高化兵討之。仕顯會諸郡 兵,追至澄邁之石渠港。時寇艘阻水,按兵嚴守,可計 日就擒。總師者不善料敵,督兵速戰,義士張友明等」 逞勇先登。俄頃,瓊兵先敗,走不可止。賊乘勝攻殺,官 軍大潰,唯仕顯及化州通判游弘道、《石龍簿》木《蘗飛》 力戰而死。仕顯年十九,邦人慟之。

張友明

按《廣東通志》:「友明,吳川人。至正九年,海寇合浦,逼瓊 山。宣慰司檄化州路通判游弘道,以友明為義士,同 會兵追寇於澄邁之石渠港。時寇死戰,友明為先鋒 與戰。俄而海南番兵赴水走,寇乘勝四合,諸兵皆潰, 惟友明力戰而死。」

游弘道 木蘗飛 羅武德

按《廣東通志》:「弘道,江西人。至正間化州通判,廉而不 苛。九年,海寇犯合浦,宣司檄四郡合兵討之。弘道出 己貲購賞,率義士七百餘人,海船數十艘,直抵澄邁。 時寇糧將盡,可計日受降,弘道請堅壁以俟主帥不 從,急使戰。俄而官軍悉潰,弘道與石龍簿木蘗、飛廉 同知羅武德、先鋒張友明戰死,郡人繪其像祀之。」

納速剌丁子寶童 海魯丁 西山驢

按《元史忠義傳》:「納速剌丁,字士瞻,其父馬合木,從征 襄陽,以勞擢濬州達魯花赤,因家大名。納速剌丁起 身鄉貢進士,補淮東廉訪司書吏。丁母憂,服闋,補兩 浙鹽運司掾,復辟掾淮東宣慰司。至正十年,賊發真 州,納速剌丁以民兵往襲之,獲賊四十二人。已而泰 州賊大起,鎮南王府宣慰司請參議軍事。納速剌丁」 建議築四城,立外寨,揵堤穿河,募兵與賊抗。行省檄 其提戰艦六十、海舟十四,上下巡捕,以固江面,且護 蒙古軍五百往江寧。道遇賊,斬擊二百餘級,生獲十 八人,遂抵龍潭而還。未幾,出邏江上,賊突至,馳船來 鬥,納速剌丁手射死三十賊,奪其放火小船二百,賊 因遁走。俄復據龍潭口,又擊走之,追斬三百餘級。其 子寶童擒首賊陳亞虎等及其號旗。捷聞,賞賚良渥, 且召納速剌丁還真州,而賊犯蕪湖,南行臺檄使來 援,乃以兵赴。及至,賊船已薄岸,遂三分戰艦縱擊之, 賊奔潰,俘斬甚眾。賊不得渡江者多,納速剌丁之功 也。因留守蕪湖江口。泰州李二起行省,移之捍高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