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敵。臺守楊必大率先稱降,囦與推知州事王玨不 奉旨,伯顏以偏師徇之,城陷,火侵學宮,囦端坐而死。」

王玨從子賓

按《臨海縣志》:「玨字叔寶,號大觀。初生時,父夢人遺雙 玉,故名。登咸淳戊辰進士,授國子博士。德祐丙子,權 知台州事。伯顏南下,玨與兵部侍郎仙居陳仁玉集 義民,增陴浚隍,堅壁以守。力不能支,乃以郡章屬楊 芳春,大書『忠烈』二字於門,投左池以死。元兵既入,欲 得玨首,其從子賓泣曰:『父死國,忍復殘之耶』?」乃衣公 冠袍,據玨座俟,取其首以去。

何雲子嵩

按《紹興府志》雲:「字仕龍,諸暨人。德祐間,北兵至,傾貲 倡義築柵率鄉人抵禦,不支,與其子嵩並死於難。」

孫璹

按《寧波府志》:「璹,侍郎願質子。德祐中,知臨海縣,奉母 在官。元兵至,母子俱陷難死。」

丘必明

按《南雄府志》:「必明,咸淳辛未進士,累官韶州僉判。德 祐丙子,元兵逼海關,時東莞勇士熊飛領兵與元師 戰,敗還韶。元師攻城,城陷,必明被執不屈,元師殺之, 白血飛流。韶人哀其忠節,立祠祀之。」

宋應龍 褚一正 胡拱辰

按《宋史忠義傳》:「應龍館生通兵,出入行陳三十餘年, 為諮議官,寓泰州。德祐二年六月甲寅,大兵至泰州, 裨校孫貴、胡惟孝、尹端甫、李遇春開門迎降,應龍與 其妻自縊於圃中。是時提刑諮議褚一正,字粹翁,廬 州人,武舉進士,督戰高沙,被創,竟歿於水。知興化縣 胡拱辰,縣破亦死之。」

高應松

按《宋史忠義傳》:「應松,開慶元年進士。繇衡州教授通 判廣德軍,召為國子監丞,權禮部員外郎,翰林權直。 北兵自湧金門入,舉朝奔竄,從官留者九人,應松其 一也。遷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尋遷權工部侍郎,進端 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從瀛國公至燕,絕粒不語, 越七日卒。」

魏亨中

按《衢州府志》:「亨中,至元丙子起義兵,從陳宜中浮海 以死。至正十三年,太原趙起岩來尹邑,按《圖志》得唐 魏謨、宋趙抃、江景房、程俱、鄒補之、趙汝標及亨中七 人。因學東有亭三間,遂葺以奉祀。魯貞為記。」

張雲

按《吉水縣志》:雲「敢勇軍將官,從文丞相勤王,丞相奉 使拘留北營,雲引眾歸鄉里。城已降,雲不勝憤。丙子 七月,引部軍夜襲營前,擊殺北軍數百人,不測其眾 寡,與戰於南柵門外,適北軍經過者來援,雲表裡受 敵。天明赴江飲,北軍衝擊之,雲遂溺而死。」

吳觀 陳非熊弟非羆 非彪 非虎 子圭 壆 姪墦 坑

按《紹興府志》:「觀字叔大,新昌人。嘗為稽山書院山長, 與邑人陳非熊皆業儒,有氣節。元兵入淛東,恭帝北 轅,檄報相對慟哭,即與協謀,奉宋宗室趙節,使圖恢 復。集義勇千餘,繕城固守,力戰而死。非熊弟非羆、非 彪、非虎,子圭、壆,姪墦坑數十輩皆被害,惟子壎留新 昌獲免。」

蔡蒙吉

按《廣東通志》:「蒙吉,程鄉人。生而穎異,八歲能誦《五經》, 十二應童子進士,授韶州司戶兼司法。值元亂,楊執 中檄權梅州總管。德祐二年,元招討使易正陷梅州, 蒙吉被執,使其下陳一元守之,因罵曰:『吾死國爾,寧 事汝邪』?暴其尸三日,顏色如生。一元異而瘞之。明年 三月,文天祥復梅州,始具棺殮,還葬於鄉。」

高申甫

按《僊居縣志》:「申甫,字宜卿,由武科除景陵令,多惠政。 元兵至,率民力戰,死之。」

胡敬方

按南昌郡乘敬方,分寧人,任臨江路僉判。「元兵至,率 眾死守,屢拒戰,誘之不肯降。及城破,元將張弘範執 至瑞州,擁橋不屈而死。弘範函其首而去,家人以身 歸葬焉。」

欒鳳元

按《揚州府志》:「鳳元,高郵人。任諸暨知縣。方國珍叛,總 制謝再興潛約襲城,執鳳元,不屈,與妻王素英俱被 害。州人收其屍,葬苧蘿山。」

韓璧

按《萬年縣志》:「璧歷任至松江府推官。松江城破,儕輩 往往竄伏。觀成敗,璧獨赴水死,子亦繼溺。」

鮑廉

按《處州府志》:「廉,龍泉人,侍郎鮑度兄,知臨江軍,守城 而死。子志及志大,俱登第。」

林同 劉仝祖

按《福建通志》:「同字子真,福清人。性慷慨好義。時元兵 將入,同以其先世遹龍圖學士,埏知杭州,瑑直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