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3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吳澄傳》:「澄生三歲,穎悟日發,五歲夜讀書至旦,母憂 其過勤,節膏火,不多與,澄候母寢,燃火復誦習。」 《廉惠山海牙傳》:「惠山海牙幼孤,言及父輒泣下。獨養 母而家日不」給,垢衣糲食,不以為恥。母喪,哀毀過禮, 負喪渡江,而風濤作,舟人以神龍忌屍為言,即仰天 大呼曰:「吾將祔母于先人,神奈何阨我也。」風遂止。 《伯顏不花的斤傳》:伯顏不花的斤之援信州也,嘗南 望泣下曰:「我為天子司憲,視彼城之危急,忍坐視乎! 吾知上報天子,下拯生民,餘皆無可恤,所念者太夫 人耳。」即日入拜其母鮮于氏曰:「兒今不得事母矣。」母 曰:「爾為忠臣,吾即死復何憾!」鮮于氏,太常典簿樞之 女也。伯顏不花的斤因命子也先不花奉其母間道 入福建,以江東廉訪司印送行御史臺,遂力守孤城 而死。

《孫轍傳》:「轍字履常,幼孤,母蔡氏教之知警策,自樹立。 比長,學行純篤,事母甚孝。」

《楊賽因不花傳》:賽因不花,初名漢英,邦憲子也。生五 歲而父卒,母田氏,攜至上京,見世祖于大安殿,帝呼 至御榻前,熟視其眸子,撫其頂者久之,乃諭宰臣曰: 「楊氏母子孤寡,萬里來庭,朕甚憫之。」遂命襲父職,賜 名賽因不花。

《靳德進傳》:「德進父祥,金末兵亂,與母相失,母悲泣而 盲,祥訪得之,舐其目,百日復明,人稱其孝。」

《奧敦世英傳》:世英倜儻有武略,由萬戶遷德興府尹。 時金經略使苗道潤率眾欲復山西,世英與戰,克之, 將盡殺所俘,其母責之曰:「汝華族也,畏死而降,此卒 伍爾,驅之死戰,何忍殺之耶。」遂止。

《岳柱傳》:柱字止所,自幼容止端嚴,性穎悟,有遠識。方 八歲,觀畫師何澄畫陶母剪髮圖,岳柱指陶母手中 金釧詰之曰:「金釧可易酒,何用剪髮為也。」何大驚,即 異之。岳柱天資孝友,母弟久住早卒,喪之盡哀,母郜 氏亦常稱之曰:「吾子古人也。」

《拜降傳》。拜降父忽都卒,時拜降生甫數月,母徐氏鞠 育教誨甚至,每曰:「吾惟一子,已童丱矣,不可使不知 學。」顧縣僻左,無良師友,遂遣從師大名城中,官至資 國院使。母徐氏卒,遂奔喪於杭。時酒禁方嚴,帝特命 以酒十甖,官給傳致墓所,以備奠禮。初,徐氏盛年守 節,教子甚嚴。比拜降貴,事上于朝,特旌其門。及老,見 拜降歷官有聲譽,喜曰:「有子如是,吾死可瞑目矣!」拜 降居喪盡禮。

《李忠傳》:「忠,晉寧人,幼孤,事母至孝。大德七年,地大震, 郇保山移,所過居民廬舍,皆摧壓傾圯。將近忠家,分 為二,行五十餘步復合,忠家獨完。」

《阿沙不花傳》:「阿沙不花者,康里國王族也。初,太祖拔 康里時,其祖母苫滅古麻里氏新寡,有二子,曰曲律、 牙。牙皆幼,而國亂家破,無所依,欲去而歸朝廷。念無 以自達,一夕有數駝皆重負,突入營中,驅之不去,乃 發,視其裝,皆西域重寶。遂驅馳載二子越數國至京 師。時太祖已崩,太宗立,盡獻其所有,帝深異之。居二」 年,聞國中已定,謁帝欲歸。帝曰:「汝昔何為而來,今何 為而去?」且問其所欲,對曰:「臣妾昔以國亂無主,遠歸 陛下。今賴陛下威德,聞國已定,欲歸守墳墓耳。妾惟 二子,雖愚無知,願留事陛下。」帝大喜,立召二子入宿 衛而禮遣之。後十三年復來,則二子已從憲宗伐蜀 矣。逮至和寧,聞憲宗崩,諸將皆還,而二子獨後,心方 以為憂。過一古廟,因入禱焉,若聞神語,連稱「好好」,而 不知其故。問其國人,通漢語者,知為吉語。還至舍,則 二子已至矣,遂留居焉。

《姚天福傳》:天福拜御史時,其母戒之曰:古稱公爾忘 私,委質為臣,當罄所衷,以塞其職,勿以未亡人為卹, 俾吾追蹤陵母,死之日猶生之年也。天福亦請於憲 府曰:「監察責當言路,有犯無隱,苟獲譴乞,不為親累。」 或以聞,帝嘆曰:「巴兒思母子雖生今世,其義烈之言, 當於古人中求之。」

《虞集傳》:集父汲,娶楊氏,國子祭酒文仲女。集三歲即 知讀書。歲乙亥,汲挈家趨嶺外,干戈中無書冊可攜, 楊氏口授《論語》《孟子》《左氏傳》、歐蘇文,聞輒成誦。比還 長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則已盡讀諸經,通其大義矣。 文仲世以《春秋》名家,而族弟參知政事棟,明於性理 之學,楊氏在室,即盡通其說,故集與弟槃皆受業家 庭,出則以「契家子」從吳澄遊,授受具有源委。

《武用妻蘇氏傳》:「蘇氏,真定人,徙家京師。用疾,蘇氏刲 股為粥以進,疾即愈。生子德政,四歲而寡。夫之兄利 其資,欲逼而嫁之,不聽。未幾夫兄舉家死,惟餘三弱 孫,蘇氏取而育之。德政長,事蘇氏至孝。蘇氏死時,天 大旱,德政方掘地求水,以供葬事。忽二蛇躍出,德政 因默禱焉。二蛇一東一北,隨其地掘之,果得泉。有司」 上其事,旌復其家。

《張正蒙妻韓氏傳》:「何氏者,處之龍泉縣,季銳妻也。因 避兵於邑之繩門巖。賊至,何氏被執,欲污之,乃與子 榮兒、女回娘投崖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