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3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焉。」

《李渭傳》:渭字湜之,貴州思南人。年十五,養痾小樓。父 富見其箕踞,誨以毋不敬,渭竦然少間,請曰:「若妄念 何?」父曰:「思無邪而已。」自是服膺弗替。

《陳于陛傳》。「于陛字元忠,大學士以勤子也,加太子少 保。終明世,父子為宰輔者,惟南充陳氏。」

《丁士美傳》:「士美字邦彥,擢吏部左侍郎,以父老,屢請 終養,不許。居常鬱鬱曰:『惡有為人子不獲養其親者。 及聞父訃,深自咎責,不可以為人。遂哀毀成疾,居家 二年卒』。」

《馮夢禎傳》:「夢禎字開之,選庶吉士。沈思孝、鄒元標皆 以諫張居正奪情,被杖遠戍。夢禎哭而送之郊,歸則 仰屋直視,氣奮眥裂。其父適至京邸,慮其及禍,謂曰: 『吾老矣,不忍見壯子流血丹墀也,盍從我歸』?夢禎遂 請急去。」

《彭澤傳》:「澤字濟物,蘭州人,為徽州知府。澤將遣女治 漆器數十,使吏送其家。澤父怒曰:『吾以澤居官為天 子,愛民節財,乃今數月未聞善政,而以官物來家即 貧,不可荊布遣嫁耶』?」趣焚之,襆被徒步,竟詣徽州。澤 大驚,出迓目吏負其囊,怒曰:「吾負此數千里不為疲, 今此數武,汝不能耶。」既入,杖澤堂下,杖已,持裝竟去。 《翟鑾傳》:「鑾字仲鳴,官至少傅。鑾子汝儉、汝孝,與其師 崔奇勛、所親焦清同舉進士,京師口語藉藉。嵩遂屬 給事中王交、王堯日,劾其有私弊。帝怒,下其章吏部、 都察院。鑾上疏辨,多引西苑入直自解。帝益怒曰:『鑾 被劾待勘,敢先瀆擾耶?二子縱有才,何至與其師並 進。所司其議罪以聞。卒勒鑾父子、奇』」勛、清及分考官 編修彭鳳、歐陽㬇「為民」而下主考少詹事江汝璧及 鄉試主考諭德秦鳴夏、贊善浦應麒詔獄,並杖六十, 褫其官。

《姜士昌傳》:士昌字仲文,丹陽人。父寶。士昌五歲授書 至「惟善」以為寶,以其為父名也。輒輟讀拱立,師大奇 之。

《蔡毅中傳》。毅中字宏甫,光山人。父光,臨洮同知。毅中 五歲通孝經。父嘗問:讀書何為,對曰:「欲為聖賢耳。」少 有志性。

《周順昌傳》:「順昌字景文,倪文煥誣以贓賄,忠賢矯旨 逮下詔獄斃之。長子茂蘭,字子佩,生有至性,痛父慘 死,刺血書疏,詣闕愬冤,莊烈帝為動容,更上疏請給 三世誥命,且建祠賜額,帝悉可之。茂蘭好學砥行,不 就廕敘,國變後,隱居不出。」

《馮恩傳》:「恩字子仁。幼孤家貧,母吳氏苦志教育。比長, 知自力學。嘉靖五年進士,擢南京御史。十一年,彗星 見,詔求直言。恩乃備指大臣得失,論張孚敬、方獻夫、 汪鋐之奸。帝大怒,下錦衣獄,移刑部,坐死。長子行可 年十三,伏闕訟冤,日夜匍匐長安,遇見冠蓋者過,輒 攀輿號呼乞救,終無敢言者。恩母吳氏擊登聞鼓訟」 冤,不省。又明年,行可上書請代父死,不許。其冬,事益 迫,行可乃刺臂血書疏,自縛闕下,謂:「臣父幼而失怙, 祖母吳守節教育,底於成立,得為御史,舉家受祿,圖 報無地。乃私憂過計,欲為陛下作一吠奸之犬,而頓 忘逆鱗之戒,遽陷大辟。祖母吳年已八十餘,憂傷之 深,僅餘氣息。若臣父今日死,祖母吳亦必以今日死。 臣父死,臣祖母復死,臣煢煢一孤必不獨生。冀陛下 哀憐,置臣辟而赦臣父,苟延母子二人之命。陛下僇 臣,不傷臣心,臣被僇,不傷陛下法,謹延頸以俟白刃。」 上覽之惻然,乃戍邊徼。穆宗即位,錄先朝直臣恩已 七十餘,即家拜大理寺丞,致仕,復從有司言,旌行可 為孝子。

《李希孔傳》:「希孔字子鑄,三水人。好學,敦孝友。舉萬曆 三十八年進士,忽心動,告歸。歸數日,父卒,不飲酒茹 葷者三年。」

《高岱傳》:「岱字魯瞻,會稽人。紹興失守,即絕粒祈死,子 諸生朗坐守之,閱八日不死。忽一日而朗泣拜父前 曰:『兒不能待矣,請先之』。岱瞠目曰:『有是哉!若乃能先 我』。朗攜巾服泛小舟,紿舟子曰:『當出海禱神』。視去岸 遠,北面再拜,躍入海。舟子急挽之,不能脫,囓舟子臂 始得下。舟人又入水救之,捽其巾,朗躍出水面,正巾」 而沒。岱聞之曰:「兒果能先我乎?」自是不復言,數日亦 卒。

《霍子衡傳》。「子衡字覺商,南海人。」唐王聿自立於廣 州,起為太僕寺卿。未幾,廣州失守,子衡召妾莫氏及 三子應蘭、應荃、應芷語之曰:「《禮》云:『臨難毋苟免』。若輩 知之乎?」三子齊應聲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筆大書「忠 孝節烈之家」六字,懸之中堂;易朝服,北向拜;又易緋 袍謁家廟,先赴井死,妾從之。應蘭偕其妻梁氏、又一 女繼之;應荃、應芷偕其妻徐氏、區氏又繼之,惟存三 孫延宗祀。有小婢見之,亦投井死。

《主信傳》:「信,陝西寧州人,遷真陽知縣,出撫土寇。會流 寇猝至,被執,謾罵不屈,斷頭剖腹而死。閱四日,其子 來覓,猶舒指握子手,若相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