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0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後能安之。若但繡其鞶帨,又安能美七尺之軀哉?非 甥輩有可以追古人之才,老舅不出此語也。未緣趣 席,千萬強學自重。

《北歸與外甥柳閎》
蘇軾

展如外甥人來,得書,知奉太夫人康寧,新婦、外孫各 無恙。北歸萬里,無足言者。獨不見我令妹賢妹夫此 心如割,介夫何負?亦早世,念之痛不去心。數年豈賢 雋厄會耶?相見當一慟以寫之,茲不一一。

《魏甥恪字序》
朱熹

《商頌》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溫恭朝夕,執事有恪』。作 之言為也,恪之言敬也。夫人飽食逸居,而無所作為 於世,則蠢然天地之一蠹也,故人不可以無作,然作 而不敬,其所作也,終無成矣。魏氏甥茂孫,善讀書,能 講說,然余患其無作為之志,恪敬之心,因其來請名 字也,名之曰恪,而敬作字之恪也。其敬聽余言,毋怠」 毋忽。「乾道二年正月二十有一日,朱熹仲晦父書。」

《劉甥瑾字序》
前人

古之君子,學以為己,非求人知也。故從師親友以求 先王之道,心思口講而躬行之,既自得於己矣,而謙 虛晦默,若無有焉。今之人則反是。是以譬之古之君 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後之人則以石為玉,而又 衒之也。劉氏甥瑾,自其先大父大夫公而予之名矣, 將冠以其父命來求字。予字之曰「懷甫」,告之以古人 「之意,瑾也。勉旃,毋以石為玉而又衒之也。」朱熹《仲晦 父書》。

甥舅部藝文二

《秦風渭陽二章》

晉公子重耳出亡在外,穆公召而納之。時康公為太子,送之渭陽而作此詩。

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何以贈之?路車乘黃。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

《答棗腆詩》
晉·歐陽建

按:建,石崇甥。此詩文義是《贈石季倫藝文》,云《答棗腆詩》,或誤也。

於鑠我舅,明德塞違。俾扞東藩,在徐之邳。載播其惠, 載揚其威。濟寬以猛,方夏以綏。光啟先業,增曜重暉。 咨余沖人,艱苦攸離。過庭無聞,頑固匪移。實賴茲誨, 導之軌儀。仰遵嘉訓,俯蹈明規。如葛斯蔓,如樛斯垂。 我遘君子,仰之彌高。巖巖其高,即之惟溫。居盈思沖, 在貴忘尊。縱酒嘉讌,自明及昏。無幽不研,靡奧不論。 『人樂其量,士感其敦』。

《戲題示蕭氏甥》
唐·王維

「憐爾解臨池,渠爺未學詩。老夫何足似,弊宅倘因之。」 蘆筍穿荷葉,菱花𦊰鴈兒。郄公不易勝,莫著外家欺。

《奉送六舅歸陸渾》
前人

伯舅吏淮泗,卓魯方喟然。悠哉自不競,退耕東皋田。 條桑臘月下,種杏春風前。酌醴賦《歸去》,共知陶令賢。

《送十五舅》
王昌齡

「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夕浦離觴意何 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送秦侍御外甥張篆之福州謁鮑大夫秦侍御與大夫有舊》
劉長卿

萬里閩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煙。轅門拜首儒衣 弊,貌似牢之豈不憐。

《贈別從甥高五》
李白

「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璵璠。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 能成吾宅相,不減魏陽元。自顧寡籌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擲,如繩繫窮猿。櫪中駿馬空,堂上醉人喧。 黃金久已罄,為報故交恩。聞君《隴西行》,使我驚心魂。 與爾共飄颻,雲天各飛翻。江水流或卷,此心難具論。 貧家羞好客,語拙覺辭繁。三朝空錯莫,對飯卻慚冤。」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闊。蓄積萬古憤,向誰得開豁。 天地一浮雲,此身乃毫末。忽見無端倪,太虛可包括。 去去何足道,臨岐空復愁。肝膽不楚越,山河亦衾裯。 雲龍若相從,明主會見收。成功解相訪,溪水桃花流。

《醉後贈從甥高鎮》
前人

「馬上相逢揖馬鞭,客中相見客中憐。欲邀擊筑悲歌 飲,正值傾家無酒錢。江東風光不借人,枉殺落花空 自春。黃金逐手快意盡,昨日破產今朝貧。丈夫何事 空嘯傲,不如燒卻頭上巾。君為進士不得進,我被秋 霜生旅鬢。時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兒重廉藺。匣中 盤劍裝䱜魚,閒在腰間未用渠。且將換酒與君醉,醉」 歸託宿吳專諸。

《澧上精舍答趙氏外生伉》
韋應物

遠跡出塵表,寓身雙樹林。如何小子伉,亦有超世心。 擔書從我遊,攜手廣川陰。雲開夏郊綠,景晏青山沈。 對榻遇清夜,獻《詩》合《雅音》。所推苟禮數,於性道豈深。 隱拙在沖默,經世昧古今。無為率爾言,可以致華簪。

《答趙氏生伉》
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