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0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歸,當以此刀還汝伯也。」呼延平又將超母子奔於呂 光。及呂隆降秦,超又隨涼州民徙於長安。

《宋書高祖本紀》,「高祖奉武陵王遵為大將軍,承制大 赦天下,惟桓元一祖,後不在赦例。初,高祖家貧,嘗負 刁逵社錢三萬,經時無以還逵,執錄甚嚴。王謐造逵 見之,密以錢代還,由是得釋。高祖名微位薄,盛流皆 不與相知,惟謐交焉。桓元將篡,謐手解安帝璽紱,為 元佐命功臣。及義旗建眾,並謂謐宜誅,惟高祖保持」 之。劉毅嘗因朝會問謐璽紱所在,謐益懼。及王愉父 子誅謐從弟,諶謂謐曰:「王駒無罪,而義旗誅之,此是 剪除勝己,以絕民望。兄既桓氏黨附,名位如此,欲求 免得乎?」駒,愉小字也。謐懼,奔于曲阿。高祖牋白大將 軍,深相保,謐迎還復位。

《王鎮惡傳》:「鎮惡年十三而苻氏敗亡,關中擾亂,流寓 崤澠之間。嘗寄食澠池人李方家,方善遇之,謂方曰: 『若遭遇英雄主,要取萬戶侯,當厚相報』。方答曰:『君丞 相孫,人才如此,何患不富貴?至時願見用為本縣令 足矣』。」後隨叔父曜歸晉,客居荊州。頗讀諸子兵書,論 軍國大事,騎乘非所長,關弓亦甚弱,而意略縱橫,果 決能斷。廣固之役,或薦鎮惡於高祖,時鎮惡為天門 臨澧令,即遣召之。既至與語,甚異焉,因留宿,明旦謂 諸佐曰:「鎮惡,王猛之孫,所謂將門有將也。」高祖將北 伐,轉鎮惡為咨議參軍,行龍驤將軍,領前鋒。將發,前 將軍劉穆之見鎮惡於積弩堂,謂之曰:「公愍此遺黎, 志蕩逋逆,昔晉文王委伐蜀於鄧艾,今亦委卿以關 中,想勉建大功,勿孤此授。」鎮惡曰:「不剋咸陽,誓不復 濟江而還也。」鎮惡入賊境,戰無不捷,邵陵、許昌,望風 奔散。破虎牢及柏谷塢,斬賊帥趙元。軍次洛陽,偽陳 留公姚洸歸順。進次澠池,造故人李方家,升堂見母, 厚加酬賚,即版授方為澠池令。

《黃回傳》:「回,竟陵郡軍人也。臧質為郡,轉齊帥,隨質于 梁山,敗走向豫章,為臺軍主謝承祖所錄,付江州作 部,遇赦得原。回因下都,於宣陽門與人相打,詐稱江 夏王義恭馬客,鞭二百,付右尚方。會中書舍人戴明 寶被繫,差回為戶伯,性便辟勤緊,奉事明寶,竭盡心 力。明寶尋得原赦,委任如初,啟免回,以領隨身隊統。」 回後為都督、南兗州刺史。回既貴,祇事明寶甚謹,言 必自名,未嘗敢坐。躬至帳下及入內,料檢有無,隨之 供送,以此為常。

《孔靖傳》:「靖字季恭,名與高祖諱同,故稱字。初,虞嘯父 為征東將軍會稽內史,季恭初求為府司馬不得。及 帝定桓元,以季恭代為內史,使齎封板拜授季恭相。 季恭便舟夜還,至即扣扉告嘯父,并令掃拂別齋,即 便入郡。嘯父本為桓元所授,聞元敗,震懼,開門請罪, 季恭慰勉,使且安所住,明旦乃移。」

《毛脩之傳》:「脩之父謹,為梁、秦二州刺史。脩之有大志, 及父為譙縱所殺,高祖表為龍驤將軍,配給兵力,遣 令奔赴。又遣益州刺史司馬榮期及文處茂、時延祖 等西討,脩之至宕渠,榮期為參軍楊承祖所殺,承祖 自稱鎮將軍,巴州刺史。脩之退還白帝,承祖自下攻 之,不拔。脩之使參軍嚴綱等收兵眾,漢嘉太守馮遷」 率兵來會討,承祖斬之。時文處茂猶在巴郡,脩之遣 振武將軍張季仁將五百兵繫處茂等。荊州刺史道 規又遣奮武將軍原導之領千人授脩之節度。脩之 遣原導之與季仁俱進。時益州刺史鮑陋不肯進討, 脩之下都上表曰:「臣聞在生所以重生,實有生理可 保。臣之情地,生途已竭,所以未淪于」泉壤,借命于朝 露者,以日月貞照,有兼映之輝,庶憑天威,誅夷讎逆。 自提戈西赴,備嘗時難,遂使齊斧停柯,狡豎假息,誠 由經路有暨,亦緣制不自己,撫影窮號,泣望西路。益 州刺史陋始以四月二十九日達巴東,頓白帝,以俟 廟略。可乘之機宜踐,投袂之會屢愆。臣雖效死寇庭, 而理絕救援,是以束骸載馳,訴冤象魏。昔宋害申舟, 楚莊有遺履之憤,況忘家殉國,尟有臣門,節冠風霜, 人所矜悼。伍員不虧君義,而申胥不忘國艱,俟會佇 鋒,因時乃發。今臣庸踰在昔,未蒙宵邁之期,是以仰 宸極以希照,眷西土以灑淚也。公私懷恥,仰望洪恩, 豈宜遂享名器,比肩人伍,求情既所不容,即實又非 所繼。「但以方仗威靈,要須綜攝,乞解金紫寵私之榮, 賜以鷹揚折衝之號,臣之于國,理無虛請。自臣涉道, 情慮荒越,疹毒交纏,常慮性命隕越。要當躬先士卒, 身馳賊庭,手斬凶醜,以攄莫大之釁。然後就死之日, 即化如歸,闔門靈爽,豈不謝先帝于元宮!」高祖哀其 情事,乃命冠軍將軍劉敬宣率文處茂、時延祖諸軍 伐蜀,軍次黃虎,無功而退。譙縱由此送脩之父伯及 中表喪,《口累》並得俱還。

《謝方明傳》:「方明隨伯父吳興太守邈在郡,孫恩寇會 稽東土諸郡皆響應。吳興民胡桀郜驃破東遷縣,方 明勸邈避之,不從。賊至被害,方明逃竄,遂免。初,邈舅 子長樂馮嗣之及北方學士馮翊仇元達,俱往吳興 投邈,並舍之郡學,禮待甚簡。二人並忿慍,遂與恩通